第六十七章 烈火焚身67(1 / 2)

到了山洞前,二人只在洞外静静观察,不敢断然入内。洞内黑漆漆的一片,似乎有一股淡淡的烧焦的气味,不仅如此,还能够感受一股微微热力,时不时地扑面而来。

不会是什么厉害的妖兽吧?二人担心起来。

不过随后便打消了这股念头,如果是比四级妖兽还厉害的存在,那么在山洞口的二人肯定会被此妖兽知晓,既然洞内并无任何动静,那么说明此地定然藏着不简单的东西。

于是二人大胆起来,小心朝着山洞里面探索。不走不知道,二人一路往前摸索,已行进一炷香的时间,却还未走到地步,反而是感觉越走越热,越走洞口越深,越往下,仿佛是走进了地底一般。

又是一炷香的时间,二人才看到些许的红光,想来应该快接近此洞穴的底部了。

二人不曾想,如此平平无奇的一个山洞,竟然如此之深邃。

终于又是半炷香的时间,二人终于走到了底部,只感觉热气冲天,如果不使用法力护体,都快要变成蒸熟的鸭子一般。

至洞穴底部边缘处,乃是一环形石崖,红光充盈,显得此地非常明亮。二人定眼朝下望去,只见崖壁下数十丈乃是地壳熔岩,看不清楚全貌,只冒出的热气让二人多看两眼都觉得双目如同火灼一般。

原来这里乃是一个火山,那洞也不知道是怎么形成的,直通至此地。这熔岩的热力可不简单,二人离其数十丈都觉得快要融化了一样,此地的热力比上广教门的熔炼池可厉害百倍不止,若是跌落下去,只怕是金丹强者也会化为飞灰。

忽的一声巨大嘶吼,响彻崖壁,边缘处的碎石都被震得跌落了下去,二人身躯一个踉跄,魂魄都差点离体。这等嘶吼之声二人从未听过,只觉是天雷降下一般,惊人无比。

“人类修士?”巨大的声音贯穿入耳,二人听得心惊肉跳,说二人是人类修士,难道是妖兽?竟然有妖兽能够说话?

“既然来了,就下来陪本尊聊聊吧,本尊在此多年,属实寂寞的很呐。”随后一声大吼,二人便全身一软,身体不由自主得跪下了,冷汗从后颈部直流脊背,这是何等强大的灵力,从内心深处二人便产生了深深的恐惧,此妖厉害之极。

随后从崖底漂浮上两个光圈,将二人包裹住,二人毫无力气抵抗,只能任由这光圈将二人带下。

随着二人落下,周身热力越来越大,但光圈的包裹却让二人毫发无损,甚至在圈中目视周围一切还不觉得双目灼热。

终于已接近熔岩处,映入二人眼帘的是一只巨大身躯,细看之下分明是一只狐妖,其全身赤红,共有九只尾巴,像一座小山峰似地卧在熔岩之上。

二人从未见过体型如此巨大的妖兽,二人在它身前,只等同这妖眼一般大小,光看这巨大身躯,二人便已瑟瑟发抖,根本无法与其对视,更何况这九尾妖兽眼睛如同锐芒一般犀利,漆黑的眼珠仿若藏了千万把利剑一般透出光亮,实是吓人。

“本尊在此数百年了,终于能有人来陪本尊说说话。”此妖开口便让黄沐风惊住,能自称本尊还在此地数百年年,究竟是什么厉害的妖兽。

“不知妖兽前辈在此修炼,我等小辈实是无意打搅。”黄沐风丝毫不敢看其眼睛,只低头颤抖地说道。

“哼,什么妖兽人类,只要是强者便是尊。你们一定好奇为何本尊身在此地吧?本尊早前与一白龙争斗,不敌于它,才躲入这下三天之中疗伤,不知不觉竟已过去数百年之久。”

“下三天?”黄沐风疑惑地小声自语道。

没想到此九尾妖耳朵极其灵敏,说道:“不错,你等低阶人类修士哪里知道这世间共分三层,下三天便是你们身处的地方,在这之上还有中三天,上三天,一共成为九天。”

“上三天的灵气质量可不是你们下三天能比的,而且修为每升到一定境界,便会被这天地之力强行送去上界。”

二人头一次听说这修仙界还分三层的说法,只知道境界的划分是从上古流传下来的,有典籍可循。

随后此妖又说到:“本尊是上三天的九尾火狐,为避免白龙那厮追杀,没办法只能使用秘术降临此地,躲避规则的力量,待本尊痊愈,定要回上三天中找那白龙报仇。”

“九尾火狐?难道说传说中的灵兽?”秦思雨心念道。

“你们是不是很奇怪,为什么本尊懂你们人类的语言。妖兽族类修炼至进入中三天的境界便会开启灵智,大约等同你们人类出窍期修为,而在上三天中,无论是人是妖,都是彼此的竞争对手,根本不再有种族之分。”

黄沐风没想到竟然能听到这种骇人听闻的话,在上三天之中,所有的人或者妖,都是自己的对手,而自己所需做的就是将所有对手斩杀,掠夺对方的修真资源,方能修为更进一步。

“两个人类小辈,能有缘见识到本尊,也是你们的福气。”

“九尾前辈为何要躲在此地疗伤?为何不选择在中三天?”黄沐风不解道。

“哼,你以为本尊不想么,本尊身受重伤,修为也跌落了,若是在中三天,遇到你们人类的化神后期修士围剿,只怕也自身难保,唯有在此,方能不被白龙那厮觉察,它定想不到本尊会躲在下三天之中,而且以它的能力想要到下三天来定要付出巨大代价,不可能停留多久,而且这每界都宏大无比,它怎找得到本尊。”

黄沐风心想:“能力敌化神后期修士围攻,难道这妖兽是合体期以上的境界?”

“而且本尊既为九尾火狐,自然是以火为食,以火养灵,此地正是下三天中为数不多的地火灵力充沛的地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