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徐静雅的华丽转身30(1 / 1)

厂长姓沈,是个大孝子,对老爹的救命恩人徐静雅感激涕零,对栽培恩人的学校也是千恩万谢。这会儿见徐静雅离开,忙不迭追了上去,欲再次表达谢意。校长拉住沈厂长,示意徐老师有课,由她去吧。然后郑重其事道:“最重要的还是做好宣传,弘扬徐老师这种见义勇为,救人于危难的精神,以彰显人民教师的优秀品格。”在场的其他校领导纷纷点头称是,两位记者刷刷记着采访笔记。校长拉开了话茬子,继续说着学校是如何抓教师队伍思想建设,做好师德师风教育。他告诉记者,“目前徐静雅虽还只是个代课老师,但对自己从来都是高标准严要求,体现出较高师品师德。”沈厂长很诧异地问校长,“这么优秀的老师,为何不把这个'代'字去掉?”校长眉心微皱,“这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有政策上的原因,程序上也得有个过程。”沈厂长是个讲究实际的人,也是个行动派,他追着校长说,“政策也好,程序也罢,归根结底还得看这人够不够格,而徐老师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具备了人民教师资格,接下来就得看你们怎样把她转代为正,成为正式的人民教师!”校长虚与委蛇,打着哈哈,“学校会努力争取。”说罢,抬手看了看手表,一副送客的表情。大家纷纷离场走出办公室。沈厂长却固守原地,扯住徐静雅代课老师转正的话题不放,一定要校长给个转正时限的回应。校长两手一摊,无奈地说:“我哪有这个能耐,学校只能打报告给教育局,争取给学校转正名额,学校才可操作。”说罢,又握了握沈厂长的手,“不过,我会尽最大的努力去争取,不会亏待做好事的徐老师。”沈厂长合掌致谢,继而又道,“我相信好人会有好报!”

学校争取给徐老师转正的消息已经传出,其它几个代课老师心里开始活泛起来,有羡慕,有嫉妒,也有不服。那个张学兵生怕学校成就了徐静雅转正的好事,更不把他放在眼里,于是走门串户,在代课老师中拱火:教正课的代课老师都不能转正,徐静雅,她一个教副课的代教咋就能转正?教师资格凭的不是做一两件好人好事,凭的是教书的资历,学历,能力,以及在教育岗位上所承担的重任。“你们都是教语文,数学,英语主课的老师,是学校教学上不可或缺中坚力量。徐静雅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美术课代教,在学校也是个边缘人,她有何资格转正!”那些个眼巴巴等着转正的代课老师,经张学兵这么一挑唆,不满,不平,不甘的情绪风起云涌,他们纷纷向学校领导抗议,甚至联名向教委告状。学校里一时间兵荒马乱,校长办公室这个才闹罢,那个又上场,一时间,正常教学也没法进行。校领导班子紧急会议,暂停徐静雅转正一切事宜。校长曾经言之凿凿要为徐静雅申请转正名额的保证也就不了了之,没了后文。徐静雅原本就不是为了转正而救人的,这会儿得知自己转正无望,内心并无波澜,只是觉得这代课老师不能再做下去,不能窝在学校永远地边缘下去。可生活还得继续,丢了学校的工作,她与侄女的一日三餐该如何维持?

万般无奈之下,徐静雅找到沈厂长想请他帮忙寻个工作,只要够她和侄女温饱即可。沈厂长听了此话火冒三丈,拎起电话打给校长,大骂学校领导言而无信,让好人心寒。校长哼哼哈哈,打着马虎眼,然后不再理会。沈厂长气的摔了电话,想着自家老爹的救命恩人,不仅因此没受到奖励,反而丢了饭碗。怒从心起,“太不公平,太不地道,太不像话!”他骂骂咧咧,难平心头之愤。半晌他才回过神来,迫在眉睫的是解决恩人的工作问题。忽地,一个念头闪过,厂里技术部门正准备招聘丝绸图案设计人员,徐静雅是美术老师,专业对口,有绘画功底,丝绸图案设计肯定能够胜任。

想到这,沈厂长心头一喜,80年代初企业效益好,待遇比机关事业单位强,况且图案设计是技术部门属厂里管理层,工资待遇高,劳动强度低,很适合徐静雅。

“这份工作难道不比教师强?他们还当是块香饽饽,不过就是个“教书匠”嘛!”沈厂长如此这般向徐静雅介绍丝绸图案设计工作的种种益处,生怕徐静雅不情愿,又将其与教师工作两项进行比较。生计当前,徐静雅没有更多的选择,一转身从一个代课教师变成了红旗丝绸厂的图案设计技术员。先跟着师傅学,了解丝绸图案设计工艺,又赴苏州,上海等地丝绸厂学习,不足一年,就能独当一面。徐静雅是个勤奋且又爱动脑子的人,她虚心学习,潜心研究,将自己的绘画技能运用到丝绸图案设计上,把绘画从纸上挪到丝绸上。她根据丝绸图案设计与绘画的不同特点,在图案色彩,构造,及处理方法上大胆创新,按照市场的要求和丝绸的特性,通过精心描绘和印制工艺,把自然界美的形象展现在丝绸上。

闲时,她依旧带着侄女去野外写生,画山间老树苍松,绘溪边细草小花。忙时,她便取材这些画作运用到丝绸图案设计上,以或浓或淡的笔触,在丝绸上绘出含蓄,柔美,雅致的具有中国画韵味的图案。比如溪边细草小花,便以轻松欢快的结构,采取嫩绿明快的中浅线为主的色彩,以流畅,舒展的粗细线条和多种彩点及小块面,刻画出活泼多变野草小花,表现出它们在雨露阳光下的无限生命力。而设计老树苍松的图案则以盘结曲折的构造,沿着中深色用红棕带黑的色彩,多用皱笔勾勒,滞泄相间,凸现苍松老干的挺拔刚毅。尤其在画面和谐以及与印制工艺结合上,徐静雅下足了功夫,还写出《论丝绸图案设计之结构》和《浅论中国诗画意境在丝绸图案设计中的运用》论文,并在长三角丝绸纺织协会上交流。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时间徐静雅便在丝绸图案设计上崭露头角,于江浙一带丝绸行业里名声鹊起。自然而然地徐静雅便走上了红旗丝绸厂的领导岗位,成了分管技术与营销的副厂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