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墨家没有欠钱不还的巨子136(1 / 2)

李献看中的地方位于崇明门到崇明门内大街之间的两个街区。左侧挨着北辽使馆,右侧挨着御街。

当年这里也曾繁华过,某个夜里有人纵火,一把火烧毁了那些雕栏画壁。彼时天下还在乱哄哄的,汴京的主人不怎么良善,原主人们纷纷逃出汴京城。

一群流民见这里无人,便自发聚居,今日弄个地窝,明日弄个茅草屋,没多久,生机重新在这块被烧的焦黑的土地上绽放。

直至大宋立国,这块地方依旧是贫民窟。有权贵想来这里买地建宅子,可看看臭烘烘的街道,再看看脏兮兮的邻居,顿时什么心情都没了。

就这样,汴京城出现了一个奇景,一方面宅子贵的要命,宰辅都直呼住不起。可另一方面,这两个街区的贫民想卖宅子却少有人问津。

李献令人去试探过,报价从四百贯到七百贯不等,文彦博用算数平均了一下,大概是六百贯一家。而那两个街区有两百二十九家,大约需要十三万八千贯。

毫无疑问,把李献卖了都不值这个钱。

“把墨学全卖了也不成。”文彦博挠挠头,“弟子在想,怕是官家也会头疼这笔钱。”

别看赵祯是帝王,可钱袋子在太后那儿,他想花钱也得有个数。

所以,外援可以不用计算在内。

“弟子家中有些钱,不过不多。”文彦博算是准备破家为先生了。

“犯不着。”

李献说道:“挣钱其实和兵法一个样,都是琢磨人心。人心趋利,你琢磨到了对方的心思,自然挣钱就是个轻松写意的事儿。”

“弟子拭目以待。”文彦博没招了。

李献指指案几上自己在写的书。

文彦博心不在焉的看了一眼,就看了个章节目录。

李献进宫,太后第一件事是板着脸,“缺钱?”

“还好,臣找到了挣钱的法子。”李献说道:“臣想收购崇明门到崇明门内大街那两个街区的民宅,还请太后恩准。”

“那个地段……”太后蹙眉,罗崇勋马上就令人寻来了汴京城的地图。

“这边是北辽使馆,这边是御街。”太后问道:“这片老身记着是穷人住的地方吧?”

“太后法眼无差。”李献笑道:“那地方开封府多年来一直想拆了,可加起来要十余万贯之多,朝中也不肯出这笔钱。如今臣想着,能否把那片地方买下来,给自己弄个买卖。”

“买卖……确定不会亏钱?”太后看着他,“那可不是小数目。”

“臣不是来哭穷的。”李献知晓太后也不可能帮自己,“臣只需太后恩准,剩下的事臣一力承当,好歹要为东京城去了这块狗皮膏药。”

提及这个,太后也深恶痛绝,每逢外藩使者来汴京城,看到那两个街区都会摇头。鸿胪寺和吏部的官员咬牙切齿的建议把那块地方拆了,当做是操练的校场也比当下更好。

可谁敢?

“几百户人家没个着落,史册中写着好看?”太后告诫道:“老身不知你想弄什么,但就一个,不要闹出大事来。否则会有无数饿狼顺势把你撕为碎片。这一点,伱应当很清楚。”

“是。”

看着他告退出去,太后突然很好奇他怎么弄到十三万八千贯钱。

赵祯也很好奇,甚至为此和皇后打赌,李献定然会去骗人。

“不会!”皇后却是坚定的挺李派,“定远侯身为墨家巨子,自然爱惜羽毛。”

李献回到家中,没多久就来了个客人。

“听闻巨子要借贷?我等在汴京城别的没有,钱不少。不说九出十三归,十二如何?”来人叫做郭盼,李献看了范集一眼。

范集等人到了汴京城后,便开始搜集城中的各种信息。

“郎君,此人是汴京城最大的高利贷头目。”范集看向郭盼的眼中带着杀意,“王公贵族都得寻他借钱。这些年此人手中,至少数十条人命。”

“原来是郭富豪。”李献眯着眼,“高利贷本侯没兴趣。”

大唐官方都在放高利贷。地方官甚至到了没有高利贷就活不下去的地步。许多地方官府都靠着放高利贷来维持运转。所以大宋只是小弟。

郭盼微笑,“十三万八千贯,放眼整个汴京城中,除去小人之外,侯爷别想寻到这笔巨财。”

“那么,若是寻到了呢?”李献把玩着手中的玉佩,这还是赵祯送的。

“若是侯爷寻到了……”郭盼微笑道:“若是年利钱为四成或是低于四成,小人愿意承担一成。若是借不到……”

“我给你一成。”

四成,就是年利率40%。

若是成功,那就成了30%。

“侯爷爽快,可愿签订契约?”郭盼笑道:“侯爷无需担心官府干涉。”

“好。”

随即二人签订了契约。

郭盼拿着契约起身,眼中多了傲然,“半个月内,我等着侯爷的好消息!”

李献摆摆手,眼中再无此人的存在。

出了老鸦巷,郭盼对身边的随从说道:“告知那些放贷的,谁敢放给定远侯,那便是老子的死敌,不死不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