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章、主任查房实选才 唐琨喷饭秦海虂(1 / 2)

下午离吃晚饭还有一段时间,唐琨的班主任,也是天低大学热动动力系的系主任廖天福来宿舍视看学生们的到校情况。

这时候,大家都不熟悉,陪着廖天福主任进来的的是隔壁宿舍,也是同班的同学周雄。

廖主任本来也没有叫他跟来,是他在廖主任在他宿舍查看了情况后,自告奋勇跟廖主任说:“廖主任,我去帮您给同学们介绍介绍!”

进门的时候,虽然人还没有进来,周雄就开口大声地说:“同学们快起来,这是我们的班主任,也是我们学校的机械系的系主任——廖主任,来看望大家了!我叫周雄,陪廖主任过来,给大家介绍介绍。”

唐琨听到班主任来视察了,赶紧从床上坐了起来,因没有穿好衣服,也就坐在床上跟廖主任打个招呼,叫了声:“廖主任好!”

廖主任点了点头,他对周雄的介绍很满意:“我刚才到我们班的三个宿舍走了走,察看了一下,大家到校的情况很好,今天基本上都到齐了!我们班一共三十人,前面二个宿舍每个房间都是十二人,你们这个宿舍是我们班最后一个宿舍,你们这个宿舍中间分隔成了里间和外间。宿舍是按八个人编制的,现在就你们四人。以后看有没有高年级班级的学生会搬进来。”

唐琨因在外间,就回答:“廖主任,我的手续办好了,其他三位同学不知道办的怎么样了。”

廖主任就说:“你们报到手续还没有办好的同学,明天抓紧时间去办好。明天下午,大家到第一教学楼的三楼305教室,这是我们班固定的教室,我再集合了全班同学把这个学期的任务安排一下。”

临去,廖主任对周雄说:“大家今天就好好休息,那我们就先去吧!”短短时间,廖主任就对周雄有了似乎是同行的认可。

周雄将廖主任送到宿舍的楼下,一路走,一路跟廖主任说:“廖主任,我很愿意为班级做一些事情,您有什么事情安排,需要您来宿舍传达的,我为您来回传达一下,免得您辛苦跑老远的路,来上上下下爬楼梯!”

“好好!”临别,廖主任对周雄说“周雄同学,你等一下回去,通知一下大家,明天上午去我们的305教室搞一下卫生。”

周雄见廖主任现在就让自己来传达他的决定了,喜不自胜,但仍不动声色地说:“那我先去宿舍门口的小卖部买几个拖把和水桶。”

廖主任从自己的钥匙串里解下一把钥匙,递给周雄,说:“这是教室的钥匙给你,那你现在去准备一下吧!”

周雄于是与廖主任说再见后,廖主任自个去了,周雄站着目送廖主任,看着他的背影说:“廖主任,再见!”

廖主任作为系主任,事务繁多。他这一行,也在观察,看哪个同学具有自发自动的组织和动员才华,是适合班长的人选。

班长人选定下来了,他以后在班上的会议上提个名,跟其他同学通个口风,让大家投票选他做班长。

班上其他班干部,交给他去考察和组阁具体人选。

廖主任边走边想:“周雄的这一番主动的表现和大方得体的介绍,很对我的心意。而其他同学,都还处于陌生人见面的拘谨和沉默中,明显是偏内向型性格,仅仅只有刚才坐床上,没穿衣服的那位同学跟他打了个招呼,但他也没有自我介绍,说明他想做班干部的动机也不强烈,还没有意识到这是非常好的自我表现机会。似乎也是埋头学习型的学生,也是不主动社交的类型。

‘锥处囊中,锋芒自露。’以我这么多年的带班经验,在刚开学的这两天里的班级权力真空期,凡是有强烈做班干部动机的学生,就会自发自动的来联系我。虽然他们的手段言行各有高下,但他们行动所表现出来的欲望和动机,不是他们经过修饰的言谈可以遮掩住的。”

“大学是社会的缩影,它不过是一个浓缩了的小型社会。”让同学们没有想到的是,开学第一天,自己还躺在床上享受着大学生活第一天充足睡眠的时候,班长的人选,就在班主任的走走看看中,在他心里就这么定下来了。

古代的读书人如想作官,考取了功名后,要他自己花钱去走动打点关系,去跑去要。既要显示出自己适合做这职位的才干,也要先对主管官员投之以桃,主管官员才会报之以李。

不过这样的用人方法,就会选到专门跑官要官,能搞关系,但不能干事的官油子。

有的读书人也有用奇招的,以诗词或才干先与某官员拉近关系,成为他的友人或幕僚之后,再由他举荐获得任职的。不过更多的是直接花钱打点关系。

因为读书人前期投入大,做了官上任之后,就会大肆捞钱,把前面的花销连本带利地赚回来。故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之说。

古代有的官员选人就会防止被考察的人刻意与自己拉近距离,反而认为这样的人动机过于强烈,心术不正。古代有很多官员选人要凭关系,也有官员选人是将人才放在一起充分竞争后再定。但大部分是任人唯亲,粘亲带故的裙带关系,依附关系占主流。

历史上的汉武帝启用征讨匈奴的大将军霍去病,就是他的小舅子,亲戚用在这样掌握兵权的岗位上放心。

霍去病后来也显示了他带军打仗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的卓越才华,建立了灭亡匈奴的丰功伟绩。

但以霍去病那么年轻的资历,如果没有与汉武帝是亲戚的这层关系,他想做到骠骑大将军,拜将封侯,那是万无可能。

象与霍去病同时代的李广将军,他统兵打仗虽然勇猛,但以结果为导向的站住,他确实不如霍去病。虽然有他运气不好的原因,他就是到死都没有得到封侯。所以后有“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个成语。

再看封建时代的科举制度,朝廷先用科举考试将有才华的读书人选拔出来。然后给他们一个名分和最基本的官员待遇,养着他们,等待朝廷有空缺的职务时以备调用。

清末民初吴恭亨在他的《对联话》中记载:清代某进士需次到省,老候补待官,然久无差委,于是除夕在自己的馆门上题了一春联:

“上联:十年宦比梅花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