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章、唐琨乍到识瑶丽 学长做东反主宾(1 / 2)

诗曰:“

初阅不知言所意,再读已是字间人。

愁心纭绕丝千缕,痴恋缠绵水两萍。

但愿前尘还入梦,相思浮世续牵情。

离歌一曲琴弦断,芳草天涯何处寻?”

唐琨脱了外套,轻手轻脚地在靠床里面躺下,生怕吵醒他的父亲。学生床一人睡觉尚可,两个人睡觉就比较拥挤了。

今天晚上,为了给他父亲省一个晚上的旅馆费,唐琨与他父亲一起挤睡一张学生睡的铁架子床。

这是唐琨与他父亲自上次从一张床睡觉到分开睡觉之后,到现在已经过去十七年了。

今天晚上,是父子两人十七年来,再次同床睡觉。

在唐琨小时候的印象里,他两岁以前,就没有见到过他的父亲,不知道他还有个爸爸,头脑里也没有爸爸这个概念。

后面懂事以后,唐琨听他母亲告诉他,他父亲在他两岁以前,一直在镇里面一个锰矿上挖锰,平常很少有时间回家。

那时候唐琨的妹妹还没有出生,他小时候跟着他母亲睡觉,一直是他母亲晚上搂着他睡觉的。

结果有一天,他父亲从锰矿回来,唐琨虽然是同他们睡在一张床上,但是他晚上醒来后,却发现他被一个人放到了床的另外一头。

他睡了一会儿,感觉到床上太吵闹。为表示抗拒,他黑灯瞎火里,一个翻身坐起来,溜下床,跑到房间外面,赌气站着不肯上床睡觉。

任他父母怎么叫他回床上睡觉,他左右就是不肯。

他父亲那次回家,也是因为辞了锰矿挖锰的工作回来的。唐琨父母看唐琨不肯睡觉,感觉就很尴尬。

于是一家人商议,连夜将他抱到他奶奶床上,以后由他奶奶带着他睡觉。

再大一点,唐琨就与他家兄唐越一起睡厢房,再后来就到学校寄宿,一周难得回家一次了。

读了高中以后,则开始一学期回家一次了。

两岁的唐琨,自从他父亲从锰矿回家的那个晚上开始,就此告别了他母亲晚上抱着他睡觉的幸福生活。

一些书籍上都说,小孩子三岁以前的记忆都会被大脑封存,也就是小孩子长大成人后,三岁以前是没有记忆的。

但在唐琨这里,这条规律却对他不适用。

唐琨父亲从锰矿回来这年,刚刚是他两岁。这件事情,就给了唐琨一个非常清晰的时间坐标。原来小孩子两岁的事情,也是能记得的。

不记得的事情,只是平常的事情不重要,没有时间坐标,所以就容易混淆,就以为不记得了。

而一旦三岁以前的事情,对小孩子来说,如果他感觉到对他很重要,又有清晰的时间坐标标识的话,那他也是能刻骨铭心地记得住的。

此后十七年的今天,因为要省一个晚上的旅馆费用,他们两父子终于又睡到了一张床上。

唐琨看着鼾声如雷的父亲,已经白发满头,心头感觉酸酸的。

第二天早上,唐琨父子两人再各吃了一碗方便面泡煮鸡蛋。

上午九点钟左右,高吉平来到宿舍。

“伯伯,你们现在跟我去交学费办手续吧!”

唐琨父子看他来了,连忙站起来。“好的,好的!”唐琨连忙应答。

“我叫高吉平。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唐琨,唐伯虎的唐,昆明的昆字,前面多一个王字旁。”

唐琨父子随高吉平走出宿舍后,他站着环顾了一下四周。

让他感觉到大失所望的是,他的学校竟然坐落在天低城郊外的一个山坡上面。

因学校地势高俊,就可以看到学校三面环山,一面是农田。

“老乡,我在读高中时的古城三中,还是在古城的城南,学校也也不至于处于这么偏僻的农村里的呀!

这样也是大学,那以后毕业的学生能融入到城市里面去吗?”唐琨疑惑地问高吉平,心里的失望溢于言表。

高吉平看唐琨站在那里环视,就早看出了唐琨的心思,听他这样问,就劝慰他:

“我当初来,也和你一样的心情,那时候我对学校的地理位置感到非常不满意。我甚至还想过要退了学,回高中去再复习一年,考个环境好一些的大学。

后来我想,我是来读书的,又不是去城市享受生活的。然后就自我安慰,好的大学也有差的学生,差的学校也有好的学生,我要在我们这个学校争取做个优秀的学生。”

唐琨听了,感觉有理,对高吉平的成熟理智感到钦佩。

在总务处的财务办公室窗外,唐琨交了学费和一些其他费用,高吉平又带他交接了户口转入手续和团组织手续。

因学校决定军训不举行了,迷彩服也就不需要了。高考前因已经做过体检,上学后体检这一项就免掉了。

学校主要考虑到并轨早期,学生们开始需要自负学费,有意为大家省钱,这为学生们节约了很大一笔费用。

高吉平带唐琨去食堂办公室办饭卡,唐琨父亲在食堂门口等他。

办充饭卡的工作人员,是学校总务后勤处食堂办公室的瑶丽。

唐琨第一眼见到她,顿时感觉到整个食堂办公室都明亮起来了!

只见她二十出头,穿一件粉色西装,里面配一件雪白的衬衫,留着一头乌黑的长直黑发,如瀑布一般自然顺垂地披到后肩,将她俊美艳丽的条型脸蛋衬托得腮如新荔,肤如凝脂。

唐琨看得呆了一呆,心想:“在这么偏僻的山坡上,怎么也有这么漂亮的老师在这里工作!”

“瑶会计,给我这位新生老乡办一张食堂的饭卡。”

瑶丽在接过高吉平交给她唐琨的办卡资料后,瑶丽注意到了这个资料上叫唐琨的新生,人很帅气,但却在呆呆傻傻地在看着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