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贵妃琅琊陈氏(一)39(2 / 2)

东若浅浅一笑,不怪冬林的想法,甚至于这个世界而言,冬林的想法才是正常的。

爱情远没有门当户对重要,即使没有什么感情,大家也将两家的联姻看作是壮大自己家族的重要手段。

总把春山扫眉黛,秋风渐凉,正是伊人独好时。

大秦德政十一年秋,这位文韬武略,不到而立之年便将大秦疆域远扩的帝皇,在过完二十七岁的生辰宴之后,第一次在宫外举行了隆重的册封大典。

帝都之中,帝都军营近万名精锐士卒已经接管了帝都都尉府御守帝都的任务。

尚未破晓,龙骁营近半军士已将德清坊至帝宫的坊市街道清空,硕大的凤辇,由三十六名宫中内侍抬起,凤撵前后,近千名宫中女官及内侍轻撒着数日前便从帝国气候湿润的蜀地运来的鲜花,中间夹杂着细小的金豆,洒向沿街的民众。

这一日,年轻的帝皇将迎娶琅琊陈氏,后宫也将迎来品级最高的贵妃娘娘。

随行的千名龙骁营军士将民众与凤辇隔开,凤辇所到之处,无数民众踮脚眺望,沿街的楼宇之间,不时有身着黑甲的军中高手从檐瓦之中跃过,护着辇中的贵妃娘娘。

大秦立国以来从未有的恩荣,使帝都的子民实在好奇极了,贵妃娘娘该是如何的倾国倾城,才能让文武双治的帝皇为其破例又破例。

即使过去很多年,远至帝国边境的蕃族,仍有民众不时议论这位享尽帝皇恩荣,深受子民爱戴的圣贤皇后是如何的风光,帝皇又为其入宫做了多少。

而凤辇之中的东若,却全然没有这般心思。只觉自己身上似乎背负了一座大山般沉重。昨日夜里,圣上又特意从宫中送来进贡的明黄翠珠,中间丝丝缕缕的明黄线条,与雅贵的金黄朝服正是相得益彰。

于是尚宫便将其别在朝服的腰间,使得东若已然觉得自己似乎如一具被沉沉压住的木偶般。

东若端坐在凤辇之中,外边是如山海般的欢声。丝绒铺就的凤辇底,东若丝毫感受不到颠簸。

马蹄声声,中间夹杂着铠甲摩擦的声音,距离东若很近。东若猜想是这些时日值守在姬家门口的帝皇近卫。

直到现在,东若仍然觉得自己似乎是在做一场梦。梦醒了,自己便还在老君阁门口的石阶上,方才自己只是打了个盹。

不知什么时候,凤辇外的声音似乎小了,除了随同的女官低声的与军士说些什么外,便再无其他声音。

东若感受着座下凤辇的移动,“冬林,秋叶,我们到哪儿了?”东若听到外边似乎没有了声音,便小声询问一直跟在凤辇两边的冬林秋叶。

冬林听得凤辇内的询问,小声地回道。声音太小,东若听不清楚,又不好再次询问,队伍之中,数个上了年龄的老尚宫,一言一行,皆是宫规礼制,东若这两日听的实在是头疼,可又知道这是人家的职责所在,不好再说什么。

就在东若只觉自己腰肢就要撑不住时,凤辇停了下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