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秋初陌上初逢君(四)(1 / 2)

“姬先生,这里没有别人,我们都随意些。”纪深模样闲适地坐在台阶上。

“诺”见状,姬於隔着三米的距离,跪坐在大殿之上,双手轻放在大腿上。

纪深合眸,不知在思索什么,姬於也低着头,眼睛定定看着眼前的地面,似是第一次发现玉石铺成的地面竟是这般好看似的。

片刻,纪深开口说道:“姬先生,这次召见先生,是有些事情想要询问先生。”

“诺,圣上请讲。”姬於心中隐隐猜到是因为什么。

“姬家数百年来,一直为纪家卜卦解疑。数次事关帝国命运的走向,姬家出力不少。”纪深缓缓说道。“先祖曾在留下的训诫之中有过交代,姬家只要不是谋逆的大罪。不管姬家何时想要退隐山林,经商也好,安心耕读也罢。两家之间终究还是能善始善终的。”说话间,纪深身上的甲胄轻轻作响。

闻言,姬於再不能淡定地跪坐着,双手撑地,花白的头颅重重磕在地面上。“微臣代表姬家叩谢皇恩,姬家世代司职于皇家,绝无二心。”

姬於深知,纪深的话等于给姬家一道护身符,令随口出。不存于纸面的承诺,往往才是真正有用的。

“七年前,姬先生,是你卜卦,派人密信于朕:内忧不决,国将不国。”纪深一边说道,一边起身,双手附后。

“正是姬先生的这一封信,才使朕下定决心,以雷霆的手腕解决隐患。于公,姬家忠心耿耿,数次建功于国。于私,即使朕有所打算,但也正是姬先生的一番话,提前助朕解决了这个麻烦。”纪深眼神平静,直视前方,目光似乎穿透关着的宫门,看见千万里之外的国境。

姬於的头始终紧紧贴在地上没有接话,他知道圣上还未说完。

“朕记得幼年时,先皇常常带朕在御花园,在宫中漫无目的的行走。见到什么便聊什么,朕现在想来,很多治国的心得便是从这一次次的闲谈中告诉朕的。”纪深眼中闪过一丝缅怀,先皇酷爱书法,身上文人气质更胜于帝皇的气质。

“先皇曾告诉朕,世间万物万事,皆有法度规律可循。立国若想千世万世,规矩应当合情合理。但先皇最后也告诉朕一句话。”纪深回头,眼睛看向姬於。

“直觉,朕的直觉告诉朕,大秦帝国来到了它的分岔路。”纪深淡淡说道,仿佛谈论的不是事关大秦广阔的疆域与无数百姓的事,而是问对方中午吃什么。

“因此朕想先问问姬先生,可曾有卦象?”纪深问道。

姬於定了定心神,开口说道:“圣上所言,本是姬家本职之事。只是圣上所问,事关国体,恳请圣上应允微臣多几日的时间。”

“姬先生所言本就是常理,朕给姬先生一旬的时间,待有结果了,你同家中的门房说一声便是。”纪深似乎早就猜到会这般,摆了摆手说道。

纪深的话让姬於内心掀起了惊涛骇浪,自家的门房又怎会?可姬於表情不敢显露一丝,语气平稳地应道:“诺。”

----------------------------------------------------------------------------------------------------

“姑娘,不能再往前了。”距离避暑宫大约五百步的距离,伍长停了下来,回头对东若三人说道。

避暑宫下职守的龙骁营的军士显然也注意到了几人,伸手扬了扬,便有五人朝几人走来。

“谢过诸位。”东若屈膝,轻声说道。

伍长抱拳,没有再多言,等着远处几个同袍过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