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自讨苦吃(1 / 2)

曹化淳明显是在自讨苦吃。

这颗红薯最初为福建长乐人陈振龙所知,他于马来岛上看到“朱薯被野地覆盖,可熟而如豆”,于是欲把它的种子带回中国,以救济百姓食物。

他先在自己家里种了一块地,发现效果很好后,他向福建总督金学增介绍,而老金也很爽快,很快就在福建种植了。

这么多年来,除了福建,其他地方都在遭受灾难,其他地方都是如此。

不过,由于金巡抚病重,他的接班人又忙于清剿海盗,所以,他在临终前,将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这件事上。

也是因为他的眼力不够,才被大明的人发现了。

朱由检看着幕僚眼中精光一闪,便知此事好做。

“传令下去,这些赤色的红薯,被册封为‘金薯’,而这些‘白薯’,被册封为‘陈薯’。

命两人各自带八百兵马,从内宫抽调六百人,依照金氏所著《海外新传七则》,将魏氏等地的逆田地,在春天试种,以防大灾。

福建有一处地方,命人在此修建了一座“原番薯祠宇”,并题写:“金、陈、田、田、名山、花瓣、香”。

朱由检看着满朝文武,哈哈大笑道:“臣子们,多谢皇上上隆恩!”

“奖励?你叫什么名字?”

“我是财团的人,陈浩。”

“哎呀!好,你们两个,都是今年的状元。”

不好,这家伙一时高兴,闯了大祸!

“殿下,这绝对不行!”

“哪里哪里。”

“主人,这件事情,还需要从长计议!”

诸如此类的话,让朱由检有些下不了台。

钱谦益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特恩举这两个人,让他们去参加这次的科举,结果这两个人,连县考都考不上,真是岂有此理!

若是能考出中会士,便可以免于科举,进入翰林做一个普通的书生。

接下来的两天,御史们的奏章还在继续。

最终,钱谦益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让这两个人去考科举,然后在他们的名字后面,加上一个“伪”的名字,这样,这两个人的名字,就能让御史大人满意了。

不仅如此,刘鸿训还特别郑重其事的叮嘱朱由检,让他下次说话小心点,不要乱说话。

哎,说好的帝王威武呢?

大明这位皇上,简直就是个软柿子,人人都在背后指指点点。

但朱由检,却很享受这种气氛。嘿嘿!

等红薯的事情解决了,他们就开始裁员了,为了给他们安排更好的工作,户部还专门给皇帝拨了四十万两银子,作为他们安排和试验红薯的费用。

皇宫中解雇了七成左右的官员,但他们都很知足,也很可靠,朱由检也很大方,将皇田交给了张彝宪管理。

张彝宪就是靠着田妃,才让朱由给他争取到了这份好差事。

皇庄和逆田加起来,有四十万多亩地,十几万人。

金薯和陈薯的培育,也是国家政策,就算没有腐败,也足够他衣食无忧了。

再说了,他也没办法完全杜绝腐败,但既然有三年的时间,那就算了。

要是真的解决了饥荒,不但不会因为他的贪腐,还会为他写一本书。

这一忙,就是一个多月。

春闱重启,钱谦益,温体仁,周延儒三人,一人为主考官,一人为辅考官。

朱由检刚刚松了一口气,洗衣店里就发生了一件很严重的事情。

浣衣衙门的衙门,大多是管着那些从宫里退休的衙门,而那一位,正是那一位客氏死去的衙门。

由于被解雇的下人,都被安排到了皇庄,因此,张彝宪就成了总管。

但自从他出去监督种植红薯后,洗衣店里的人手就越来越少,那些外国人也越来越蠢蠢欲动。

一日午夜,一个年迈的丫头,发出了一声撕心裂肺的尖啸。

尼德兰的牧师,范·,曾经因为猥亵侍女而差点被人用皮鞭打死。

要不是有曹化淳指点,老哥说不定已经被封为圣人了。

从这件事上来看,这家伙应该是个落魄的贵族。

她歪着脑袋,像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成熟妩媚,凹凸有致的身段,怪不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