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刽子手曹文诏(1 / 2)

陈东逃往路上被曹文诏手下的军卒强行征调。

曹文诏一路浴血奋战,击败了无数的盗贼,自然也避免不了自身的伤亡,所以路上会强行征调一些看上去有把子力气的成年男人。

明末中后期,卫所制度已经形同虚设,募兵制也开始衰弱,明军将领有所损失的情况下,都会强行补充兵员,然后大浪淘沙,活下来的人会被列入正式编制内。

几个月下来陈东靠着自小开始学的枪法才保住了性命,也是被伍长看上带在了身边。

想要在战场活下来,有武艺还不够,最好的办法就是有一个老兵带着,这样活下来的概率才会大大增加。

他不是没有想过逃跑,但想要逃跑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在他亲眼看着几个逃兵被砍头的那一刻,这个想法也被他掐灭了。

就算是成功逃了出去,又能如何呢?

河北已经是遍地流民,到处是响马,还有农民军肆虐。

跟着大明的军队,总比跟着农民军好强不少。

如今整个天下也就江南还算是和平,逃往江南对他来说不算是困难,但这不是他追求的。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既然上天给到他这么个机会,怎能不牢牢抓住呢。

急促的马蹄声传来,打断了正在思考的陈东。

“捷报,前锋军斩敌五百!”传令兵呼喊着迅速往后传去。

“伍长,前面是哪里?”陈东凝眉问着身边的有些兴奋的伍长道。

伍长王五笑道:“这都前面就是湫头镇了,立功的机会来了,我再积累点军功就能升队长了。”

五人为伍,五十人为队,五百人为司,千人为哨,三千为一营,守备的统兵数量,以一营为限,大多数情况下不多于三千人。——《明代省镇营兵制下守备初探》

他穿越之前就是在写小说,写小说翻阅历史文献是最基本的,所以对明末的历史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如果所料不错的话,此地就是曹文诏的葬身之地。

湫头镇外,满目疮痍,空气之中弥漫着血腥味儿。

低矮的镇墙形同虚设,镇内镇外尸横遍野,镇内已经烧起冲天的大火。

镇内到处都是衣不蔽体的男女老少,零星散落的房屋中,生还的孩童此起彼落,摇晃着倒在血泊中的父母,可惜的是无论他们多么用力,都不能将人给唤醒。

这里已经成为了人间炼狱,民众要承受的不只是农民军的抢掠。

曹文诏带领的军兵同样是一路搜刮,不然怎么养得起他那些强壮勇武的家丁。

所谓的家丁,就是将校的私兵,家丁只为主将卖命。

他们往往都吃着军中最好的食物,拿着足额的军饷,装备着最好的武器跟盔甲,家人也能够受到妥协的照顾。

最开始豢养家丁,费用最初都是由将领自掏腰包负责,随着家丁制的盛行,也就得到了朝廷的认可,由官府给予粮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