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港岛金像奖66(2 / 2)

按照北美电影市场的票房分配规则,1000万票房,发行方最少也能分到300万。

再加上远期收入与票房分成大致相等的录像带租赁市场,这部《致命身份》有希望为发行方,在北美攥取600万美刀的利益。

600万美刀,和100万美刀,傻子都知道怎么选。

虽然想要赚到600万美刀,需要花费比只赚100万美刀的版权费,多两倍、三倍,甚至更长的时间。

但是,能赚得更多,多花点时间也值得。

运河制片给了赵山河这边的制片方,两个结款方式,一是干净利落地拿一笔版权买断费——运河制片给《致命身份》的欧美版权,开出了400万美刀的打包价。

这个出价,已经比《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的欧美版权收益分成,多了150万美刀。

《致命身份》的制片费,是《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的10倍,达到了1500万港币。

400万美刀的欧美版权买断费,折合3120万港币,已经是制片费的两倍多。

单靠这笔买断费,已经能让投资方大赚一笔了。

不过,赵山河在和汪家卫商议之后,决定还是选择第二个结款方式——按照协商好的分成比例,从《致命身份》的欧美票房中,收取相应的分成。

这样也会让《致命身份》后续收益的回款时间延长,但是大概率赚得更多。

反正《致命身份》回头就会在港岛上映,港岛票房分成,再加上亚洲范围内的版权费,能让影片的制片费,收回大半,欧美版权收益延后一些时间,影响不大。

用了两天的时间,和运河制片签订好了《致命身份》的合作协议,赵山河才和汪家卫一起,返回港岛。

巩利、李丽真、柳青云等人已经先行返回。

《致命身份》只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上拿到了一个奖,看似比《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在戛纳得的四个奖,差了许多,但是内行人都知道事情不能这么算。

尤其是对赵山河来说,《致命身份》的一个奖,要比《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的四个奖,分量更足!

在此之前,《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和《色即是空》的票房成功,已经让赵山河成为港岛电影圈的商业片新贵导演。

港岛做为一个完全的商业化社会,大家最看重的是赚钱能力。

赵山河能让投资人赚钱,自然能得到投资人的青睐。

电影圈的同行,对这个内地来的小子,来港短短一年,就取得这么多成绩,都颇侧目。

港岛电影,做为华语电影的中心,其实非常的保守。

这一点在港岛电影金像奖上,体现得最明显。

港岛电影金像奖规定,评奖影片,必须是港岛电影!

内地电影、宝岛电影,哪怕拍得再好,质量再高,不符合港岛电影的定义,就无法参加港岛电影金像奖评选。

这样的规定,在港岛电影金像奖成立之初,影响还不算大,因为这个时期,港岛电影就是华语电影的代表。

但是,随着港岛电影的衰落,宝岛电影和内地电影先后崛起,尤其是内地电影市场复苏之后,港岛电影金像奖的保守规定,让它这个曾经的华语电影最重要的奖项,逐渐沦为港岛电影自娱自乐的奖项,地位被边缘化。

港岛电影金像奖针对内地影片、宝岛影片无法参与评选的情况,后来设立了一个所谓的“最佳亚洲华语电影”,但是也没能挽救它被边缘化的命运。

赵山河执导的三部影片,完全符合港岛电影的定义,不过他内地人的身份,却令港岛电影金像奖组委会,有点犯难。

1996年的港岛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定于4月28日举行,最迟2月底,就要公布各个奖项的提名名单。

《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不论是在戛纳载誉归来,还是在港岛上映后的票房成绩,都是本届港岛电影金像奖的提名大热门。

入围最佳电影、最佳女主角,没有任何问题。

让港岛电影金像奖组委会犯难的是,该不该给赵山河最佳导演提名。

如果单以《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的质量论,给赵山河一个最佳导演提名,没有任何问题。

宝岛电影金马奖就给了赵山河最佳导演提名。

得不得奖另说,给个提名,是对赵山河最基本的尊重。

让港岛电影金像奖组委会犹豫的,是赵山河内地人的身份。

不要说港岛尚未回归,原时空,就是港岛回归之后,港岛电影金像奖的最佳导演提名名单,也要到2003年,才第一次出现内地导演的名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