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升级做奶爸61(2 / 2)

照顾老人,有保姆,也不需要蓝洁莹特意做什么,只要每天和父亲见见面、吃吃饭、说说话,老人家就很满足了。

现在有了赵安蕾,蓝洁莹的父亲不仅有最疼爱的小女儿每天陪伴,还有小外孙女时时牵挂,精神头反倒比之前好了许多。

港岛尚未回归,内地居民要往来港岛,限制多一些,但是对港岛居民来说,来往鹏城,已经十分便利。

蓝洁莹的哥哥姐姐,以及小一辈儿的侄儿侄女、外甥外甥女,想要来鹏城探望蓝父,也很方便。

所以,蓝洁莹回港岛的时候,是一个人,再返回鹏城,变成了三个人。

不对,是四个人,赵山河也陪在一起返回鹏城。

赵山河和蓝洁莹的事情,之前没有给家里人说,蓝洁莹怀孕产女,赵家现在还都不知道。

就在赵山河考虑,怎么跟家里人说这件事情的时候,从大哥那里得到消息,赵爸赵妈要来羊城了。

赵山河早就想让父母来羊城,房子都给他们准备好了,但是他们之前一辈子生活在农村,担心来到大城市,做不了什么事情,帮不了子女,反倒要给子女添麻烦,只是在7、8月份,借着送孙女孙子、外孙来羊城的机会,平生第一次走出农村,来到羊城这样的大城市。

但是那一次,只在羊城住了十来天,看到儿女、孙辈都安顿好了,就吵着回老家去。

赵山河当时正在京城,参加《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内地上映的宣传活动,接到大哥赵山川的电话,赵爸赵妈已经订好了车票。

老两口第一次出远门,大哥二姐本来不太放心他们独自坐火车回老家,大哥要送他们回去,被赵爸赵妈坚决制止。

没有办法,只能把老两口送上火车,目送他们离开。

赵山河这边,临时调整了行程,先一步从京城赶回老家市里的火车站,接到老两口,再陪他们转县际、城乡班车,回到老家。

赵爸赵妈对赵山河特意为他们跑一趟,口中埋怨个不停,但是心里却十分熨帖。

去年(1995年)下半年,不只是赵山河,隔三岔五给家里打电话,大哥二姐那边,也至少每个星期给家里打一个电话。

反正老家的家里安装的座机,接听不花钱,赵山河、大哥赵山川、二姐赵玉萍这边打电话,也花不了几个钱。

赵山河不必多说,已经凭借《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的海外版权、港岛票房分成,初步实现了财务自由。

大哥的早餐店开起来之后,生意很好,和大嫂两个人忙不过来,把二姐和姐夫也叫了过来。

后来又在保留早餐生意的同时,开展午餐、晚餐业务,小店从早上四五点钟,能忙到夜里十一二点。

忙是忙,累是累,确实比在工厂打工挣得多。

多了很多。

增加午餐、晚餐业务之后,四个人也忙不过来,又聘请了一个专业的厨师,还添置了几个和面、搅包子馅的机器。

还把店铺旁边的铺面,也租了下来,扩大了经营面积。

挣得虽然和赵山河没法比,但是对农村出身、没太多文化,也没什么技能的进城务工人员来说,已经非常好了。

大哥赵山川,可以说已经初步完成了从打工人,向老板的转变。

虽然目前仅是一个小饭馆的小老板。

不只是赵山河想着尽孝,赵山河和大哥赵山川早有默契,老家的房子、责任田,都是大哥的,父母也跟着大哥养老。

赵山川之前只是个小小打工人,没有什么能耐,父母的年纪,也还没到养老的时候,反倒要为大哥照顾孩子。

现在,赵山川已经创业小有成绩,日子有了盼头,自然也不想让父母再在老家辛苦种地,想把他们接到羊城来享福。

赵山川知道自己说话,在父母那里不好使,就在每次给家里打电话的时候,撺掇大妮儿黑蛋儿,还有二姐家的小子,一个劲儿说想爷爷奶奶、姥姥姥爷。

大妮儿黑蛋儿可以说是赵爸赵妈一手带大了,老一辈都隔代亲,现在和孙女孙子远隔千里,怎么可能不想念?

前面上学的时候还好,现在大妮儿黑蛋儿都放了寒假,大哥大嫂每天忙店里的事情,忙得脚不沾地,实在分不出太多精力管孩子。

赵爸赵妈本来想着让大哥二姐,在三个小的放寒假的时候,把他们送回老家去。

大哥正想方设法让父母到羊城来,怎么可能这样做,借口忙得脱不开身,没办法送孩子回去。

赵爸赵妈没有办法,只能同意到羊城来帮忙照看孩子。

大哥得到父母的准话,立即让二姐回去,把老两口接了过来,也不管前面说的忙得脱不开身的事情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