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男人的花花肠子25(1 / 2)

赵山川二十来岁便出门打工,过去十来年,走遍了大江南北,涨了不少见识。

但是,赵山河说的什么写剧本、拍电影、做导演,赵山川仍然听得迷迷糊糊,不过大致的意思,也算听懂了。

简而言之,就是赵山河的才华被港岛的大老板看中了,要飞黄腾达了。

赵山川当初,之所以在结婚之后,仍然愿意任劳任怨的支援赵山河读书,就是认为他读书有天赋,能靠读书走出农村。

赵山川早早出门打工,见了世面,开了眼界之后,比在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的父母,更知道读书的重要性。

对他们这样无权无势的农家子弟来说,读书是唯一能改变命运的方法。

赵山川自己没有读书的天赋,家里出了一个读书种子,他力所能及的给些帮助,心甘情愿。

赵山河读了大学,毕业之后工作分配到长安那样的大城市,虽然不算大富大贵,但是对农村人来说,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了。

全家,全族,乃至全村,过去这些年,都以赵山河为傲。

赵山河前两年回老家过年的时候,村里大队有点什么大事小情,大队书记拿不定主意,会来征求他的意见。

赵山川这两年在羊城打工,他们工厂的老板,就是港岛人,道听途说了不少港岛的事情。

现在得知,赵山河已经混到了港岛,让他由衷地为赵山河感到高兴。

拍着赵山河的肩膀,连声说道,“好,好。”

学识有限,笨嘴拙舌,说不出什么漂亮的夸奖言语,心情激动之下,情不自禁地红了眼眶。

赵山河能够感受到,赵山川对他纯粹的兄弟之情,庆幸自己这一世的家人,如此淳朴。

咧开大嘴,笑容灿烂道,“大哥,咱们家今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赵山川连连点头道,“会越来越好的。”

赵山河上午从港岛出发,来到赵山川打工的工厂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现在临近春节,厂里大部分的员工,已经提前返乡过年,剩下的都是像赵山川这样,火车票买的时间比较晚的。

厂里的领导,也基本上都各自回家,准备过年了,像赵山川这样中途脱岗的事情,留守的领导大都不会太计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当然,这也是因为赵山川在厂里干了两年多,一向任劳任怨,勤勤恳恳,给领导的印象非常好。

据小道消息,等过了年返岗之后,赵山川有可能被提拔成小组长,脱离一线,跻身领导行列。

兄弟两个在工厂门口聊了好久,主要是赵山河捧哏,让赵山川介绍他过去几年在各地打工的经历。

等到下午六点,厂里下班,赵山河的大嫂李芳下工,赵山川进厂区把李芳叫出来,三个人一起下馆子。

李芳看到赵山河,也十分亲热。

李芳也是农村人,和赵山川一样,初中读了一学期年辍学,结婚之前一直在家里帮父母做农活。

和赵山川结婚之后,本来是要跟着他一起出门打工的,但是很快怀孕,便留在老家养胎待产,生下大妮儿之后,喂养了一年。

大妮儿满周岁断奶,留在老家,交给爷爷奶奶带,李芳跟着赵山川一起出门打工,又很快怀了第二胎。

那个时候,老家计划生育查得严格,李芳怀二胎,为了能顺利生下来,就不好在老家养胎,只能跟着赵山川在外边。

当时,恰逢赵山河念高中,学费生活费主要靠大哥赵山川支援。

赵山川一个人的工资,既要照料怀孕的妻子,又要支援赵山河,有点捉襟见肘。

好在大妮儿有爷爷奶奶照顾,不需要赵山川费心,不然情况会更艰难。

那段时间,李芳怀孕,情绪不太稳定,还因为支援赵山河读书的事情,和赵山川发生过争吵。

赵山河虽然不知道大哥大嫂因为自己吵架的事情,但是对那两年家里的困难情况,却印象深刻。

李芳生下二胎之后,被计生办罚款,不交罚款就要拘留赵山川。

家里多方筹措,才凑够了罚款,交了上去,让家里欠下了几千块钱的外债。

那些外债,压了赵家好几年,直到赵山河大学毕业,分配了工作,拿了工资,每个月从工资里挤出100块钱寄给父母,主要也是为了还债。

这两年,外债还清,赵山川和李芳换到羊城来进厂打工,家里才算缓过劲儿来。

不过,赵山河每个月给家里寄100块钱,成为惯例,一直没有停。

父母和大哥赵山川本来不想要,赵山河坚持给,父母就暂时收下,帮赵山河存着,准备等他结婚的时候再拿出来。

赵家父母,虽然是没有什么大见识的农民,但是把三个儿女都教育得很好,虽然过得不富裕,但是对待儿女基本做到了一视同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