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我要做导演(2 / 2)

这么高的制片成本,在1994年的华语影坛,只有大哥成能够超越。

国师张一谋拍摄《活着》,制片成本是3000万。

江文拍摄《阳光灿烂的日子》,制片成本是2000万。

墨镜王家唯,1994年拍摄《重庆森林》,演员用的都是当时港岛娱乐圈最红的人,个个片酬都不低,制片成本也只有1500万港币。

90年代中期,一般的港岛电影,制片成本都在1000万港币以下。

而像星爷主演的影片,大部分的制片成本,都是他的片酬。

1994年的星爷,在港岛影坛的地位,如日中天,单部片酬怎么也得四五百万港币!

《西游记101回》虽然是星爷自己的电影公司投资的影片,但是片酬该怎么算还得怎么算,6000万港币的制片成本,星爷一个人的片酬就能占1500万到2000万港币。

剧组的大部分演员、工作人员,都是港岛人,星爷的老搭档、黄金配角达叔,在港岛一次接拍多部电影,单部片酬也得有大几十万港币,现在为了拍《西游记101回》,要在西北呆三四个月,片酬少不了,和星爷肯定没法比,但至少也得一百多万港币。

港岛女演员的片酬,和男演员相差悬殊,同等级的女演员,片酬可能只有男演员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

这部《西游记101回》的四位主要女演员,目前在港岛娱乐圈,都称不上一线。

蓝洁莹出道早,资历厚,但是之前拍的多是TVB电视剧,接拍电影不多,在电影圈名气不大。

朱殷、莫文微、蔡绍芬,都才刚出道没两年,在港岛娱乐圈都还是新人,片酬不高。

但是四个人的片酬加起来,怎么也得一两百万港币。

再加上整个剧组大部分工作人员,都是港岛来的,拿的港岛工资,比西影厂的员工工资高得多。

一两百号人在西北戈壁滩上,人吃马嚼三四个月,花费也不少。

6000万港币的制片成本看着很多,实际上也不经花。

赵山河要自己当导演拍电影,肯定不会好高骛远的想着有几百万、几千万的制片费,第一部电影,在他看来,能有50万,就能搞起来!

华国目前的电影市场,处在低谷期,10亿的人口基数,电影总票房,还不如只有区区600多万人口的港岛。

像《活着》、《阳光灿烂的日子》这样投资两三千万的电影,根本不要想靠华国票房收回成本。

赵山河要拍电影,也没想着靠内地票房赚大钱。

90年代中期,在华国想要靠拍电影出人头地,最好的路子,是参加国外的电影节。

所谓的第五代导演,这些年之所以能在华国电影圈扬名立万,除了一个封小刚,其他大都走的是这个路子。

刚刚开始冒头的所谓第六代导演,也都是按照这个路子来的。

有现成的成功经验,不学白不学。

50万成本的电影,只要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上,随便拿个奖,版权费就能收回成本。

不过,赵山河不想拍那种用华国同胞的苦难,向西方人献媚的所谓乡土电影。

脑海中有几百部世界影坛经典电影,没必要在土里刨食儿。

而且,就算靠自己筹不到第一笔拍电影的资金,赵山河也不着急,现在才1994年,影视圈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大不了再等几年,等到煤老板富起来了,去忽悠他们。

盘算好多条后路,让赵山河心神大定。

今天早上起来之后,和大伙儿一起布置好《西游记101回》的开机仪式现场,赵山河得空上到镇北堡西部影视城的城门楼,很有闲情逸致的好好打量这个世界。

镇北堡西部影视城,建设基础是明朝清朝两座兵营,80年代初,开始成为影视剧的取景地,1993年9月21日正式创办成立影视城。

影视城现在的城门楼、城墙,都是明清时期的老建筑,在此历经了几百年的风雨。

影视城成立之后,城内仍然住有少量居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影视城,保障后勤做群演,生活也都过得去。

不差钱的《西游记101回》剧组入驻,对镇北堡西部影视城而言,绝对算是一个大机遇。

事实正是如此!

十几、二十多年后,改名为《大话西游》的电影,成为华语影坛的经典,镇北堡西部影视城靠着《大话西游》外景地的名头,游客络绎不绝。

此时的镇北堡西部影视城的相关人员,没有人有这样的远见,不过只凭接待《西游记101回》剧组,也能让大家过个肥年了。

开机仪式圆满结束,剧组的工作人员,立即进入到工作状态,开始为接下来的拍摄工作忙碌。

赵山河也跟着忙起来。

赵山河名为剧务,实际上就是个打杂的,明富胜没有给他安排具体的工作,只是把他当成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