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草长莺飞31(1 / 2)

自江濯离京之后,江濯母亲陈夫人便就日日礼佛,不敢稍有怠慢,江奶奶也是时常去祖宗祠堂为江濯求福,萧宓则在自己园中时常望着西边太阳发呆。

同年秋初,江濯平定西北都护府,江钧收到了陈蒙来信,信中说了江濯在战场上七进七出,勇猛无比。

同年中秋,陈夫人夜梦之中梦到了有异族人前来找江濯与她索命,大惊之下醒了过来。

数天后,江府内多了一个代发修行的尼姑,意为家中人求福。

同年冬,和山发动战争,江濯独挑大梁,原以为很快就能回来的江家人,心再一次提了起来,这一年江家过得并不安心。

好在这一场战斗结束的奇快无比,战后的会议环节也是一面倒的存在,江濯准备回京了,与此同时江钧和陈夫人都动了为江濯娶妻的想法了,毕竟江濯已经十九了,只是战场上回来的江濯,又没有受了丢胳膊这种伤,所以也被一些人家拒绝了。

草长莺飞,江濯奉命回京述职,江府内外一片喜庆,在京都外百里远的路上都有江家下人等着自己公子回来,第一时间回去禀报老祖宗江濯是否安好。

去时春意已浓,归时春意初发。

随着第一个江家下人远远看到了江濯威风凛凛的坐在那匹红色宝马上,立马昼夜不停,回去禀报老祖宗,江濯如今情况。

当荣禧堂内,江奶奶听到了下人说江濯是满面春光,没有一丝伤痕,于是就脸上的笑意就更浓了。

“濯儿娘,怎么不见她?”江奶奶见堂内不见陈夫人,于是问道。

江濯的堂嫂,这个江府管内事的主,陈明珠站了出来说道:“今日来这里的路上遇到姑母,说是要去佛堂礼佛还愿,感谢菩萨将濯哥送回来。”

听到这话,江奶奶没有再言语什么,自己的这个媳妇虽不在身前服侍,但是心中是疼爱自己宝贝孙子,那就这样算了吧。

江濯行军不慢,因为在那年冬天与和山的战斗中,江濯的骑术到了三级,所以当最远的江家下人回到府上的时候,江濯已经率领队伍回到细柳营中,然后一人回兵部提交兵符,述职。

武官回京述职,向来如此,不可能让江濯带着军队从大门走进京城的,除非你谋反了。

兵部见到是江濯出现,一些留着山羊胡子的人都没有任何为难的将江濯的事情办完了,随后江濯得到了回家休息几日,五日后陛下在皇觉寺为他接风洗尘。

江濯有些不懂这其中道理,出了兵部的门,就被自己下人围了上来,在最前面的是自己伴读书童蛐儿。

蛐儿凑上前,看着穿着银色铠甲,英武非凡的自家公子说道:“公子,你可算平安回来了,你不在府上的日子里,我可想公子了。”

蛐儿说着还抹上了眼泪,江濯伸手摸摸了这个与自己同岁人脑袋,好像在安慰他,没有领到奖赏江濯只当是陛下有意重赏,没有放在心上,于是说了一句回府。

随后江濯就骑着马儿,走在路上,蛐儿在前面牵着马,在前面一群江家下人敲锣打鼓,放鞭炮,告诉京都城中人,江家少爷江濯回来了。

一瞬间风光无限,江濯坐在马上,有些不适应。

这要是让丹冬、牛千等军中之人见到了,恐怕要惊掉下巴,因为在他们眼中,江濯是沉默寡言、雷厉风行、武艺高强、箭术非凡……总之不是如今这副模样。

这份不适应没有持续多久,江濯就有些享受他人不明所以看自己的眼光了,毕竟是富家子弟,平时走在路上总是少不了他人多看了几眼。

京中恭王府的一个高楼上,恭王赵朔远远看着江濯方向,对着自己身侧的儿子赵明说道:“明儿,你对江濯如何看。”

赵明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父亲说这件事情,想自己与他交际不多,但都是京中之人,于是开口说道:“一年前,江濯还被京中人耻笑醒时为白丁,现如今却成了名满京都的少年将军了,是一个将才。”

恭王赵朔看着回头深深的看向自己儿子,在这个没有外人的场所,赵朔眼中只有失望,自己的这个儿子眼光怎么如此短浅。

“不骄不躁,一身正气,治军有方,这样的人到你口中就只有将才这一点可以拿出手。”赵朔给出了自己评价。

赵明没想到江濯在自己父亲面前有如此高的身价,于是赶忙低头表示自己错了。

“好好与他接触吧。”赵朔说道。

赵朔说完就离开了高楼,留下赵明站在楼上看着远处的江濯。

与此同时在荣郡王府内,赵启有些奇怪的看着出现在自己面前的妹妹与自己的王妃,“怎么到我这里来了。”赵启放下手中的书籍说道。

荣小郡王妃看了一眼羞涩的赵碧瑶,在他耳边说了些什么,等赵碧瑶走出房门,王妃才走到赵启身边,附身交耳说话。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