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俊杰会(1 / 2)

随着赖管事的一声,“礼成。”

江钧开口说道:“诸位亲朋,江某才疏学浅,还望诸位亲朋大展文采,赏小儿一个表字。”

江钧话语落下,就立马有人奉承道:“子约兄实在是太过谦虚了,谁人不知道子约在朝中担任的礼部尚书,祖上更是有文昌公这样的大才,这取表字之事,除了子约兄还能有谁呀。”

此人座位是在兰亭最外围,不难看出,此人是溜须拍马之辈。

只不过此人所说的也是实话,表字本就应该是父母赐予孩儿的东西,哪能让他人代取,若是用此巴结,或者是父辈文采不佳那自当另说。

亭中众人是一阵附和,等江濯已经觉得跪的有些膝盖痛了,江钧才觉得差不多了,于是开口说道:“那江某就在诸位亲朋前丢脸了。”

说完这话,众人又是一阵恭维,江濯觉得自己膝盖实在受不了,江钧终于说话了。“濯者,清也,就取一个源清,还望你勿要忘记唯有源清才可清濯在世。”

“孩儿谨记。”江濯朗声道。

江钧点点头,双手拍了拍江濯的肩膀说道:“起来吧。”

江濯立马起来,揉膝盖这种不好看的事情,当然是不能做的。

江濯刚站起来,向着各位叔叔伯伯拜礼。

见到江濯这样的动作,刚刚那位溜须拍马之辈,又开口说道:“子约兄,我观江濯侄儿天庭饱满,眉似宝剑,眼若日月,鼻如高山这面相可不多见,古朴相经记载这般面相者不是圣贤就是雄主。”

眼前人对于江濯面相说话,没有人反对,只不过江濯实在有些难绷,因为眼前人头发花白都和自己奶奶差不多了,还叫自己父亲兄长,实在是让江濯受不了。

“莫若兄,犬子相貌不过平平,怎受得了您这般夸奖。”江钧说得虚心,但是脸上的笑容是当初不住的。

杜预笑着说道:“受得住,受得住。”

这时候江濯的舅舅陈蒙说道:“兄长,今日高朋满座,青年俊杰到来的也是不少,不如就在这兰亭之中组一个俊杰会,让他们相互间讨教一番君子六艺之射、数、乐、书四类。”

“唉,子明,你也不是不知,京都常言道我家男儿是清明白丁,醉酒诗仙。要是讨论这些,只怕会贻笑大方。”江钧笑着推脱道。

“唉,子约兄何必谦虚,昨日我听吾儿在荣郡王府上,那是醉酒成诗,如今醒着文采又能差到哪里呢。”史莫若说道,“还望子约兄不要退让。”

话说完,亭中又是一阵附和。

江濯表示自己就看着他们几人在这里表演,江钧还特意考自己功课,暗示自己早做准备。

“这,这。”江钧一顿一顿的说道。

“兄长,今日俊杰会后,排名如何都是虚名,无需纠结。”陈蒙继续劝说道。

几番劝说,江钧才叹一声气说道:“子明,濯儿可是你的侄儿,你也不怕丢了你这个戍京监察使的脸面。”

“哈哈,不会,不会。”陈蒙说道,“我相信濯儿。”

【叮,支线任务:拔得头筹,每一位皇帝都需要少年成名,积累声望,在今日俊杰会拔得头筹。任务奖励:弓射、书法加一级。】

好家伙,现在好像不得不这么做了。

江钧一声令下,立马有人在亭外的院子,又添了十几张桌椅给今日宾客家的公子坐。

江濯在赖荣的引导下来到了自己位子前,一旁是江濯的书童蛐儿磨墨。

待众多公子哥坐下后,等待着兰亭内的人给出题目。

江钧坐在主位,转头看向场中一位德高位重的王爷说道:“还望恭王爷出题。”

恭王爷看着了众人的眼光,然后又看向亭外的景色说道:“就以今日聚会为题吧。”

随着赖管事将题目报出来,江濯心中暗叹一句,抱歉了书生,借你兰亭集序一用,不用多时江濯便就停笔了。

“天盛三年,岁在己丑,暮春之初,会于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茂林修竹,春兰芳草;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随着赖管事将手中诗文读了出来,一时间席间没有一人说话,都在细细品味文中的聚会欢乐之情和对生死的豁达。

席上的达官贵人,让他作诗可能做不出来,但是让他们欣赏文章,他们一个个都是有眼光的。

“好文章呀,好文章呀。”席间一位当世大儒岑昇咬牙皱眉,口中不断念道。

岑昇是这席间少有可以不卖江钧脸色的存在,是大齐王朝所有读书人都要崇拜的人,当今朝上的文渊阁博士。

岑昇站起身看着摆在最中间的纸张上的文字,结合着文章内容,让岑昇这样的存在也高看一眼文字,“书写也是极好。”

江濯的书法是三级,这是江濯自穿越到现在唯一一个有认真练的东西。

“此文一出,余下文章不必再看。”恭王爷大胆说道。

江濯等一些才子站在亭外,但也能听到了亭中的人话语。

恭王爷话说完,众人都表示无异议,江钧还极为谦虚的说道:“我大齐王朝才俊繁多,还是要再看看其他人的文章的。”

于是乎,众人也都看了其他人的诗歌,赋乐,词曲等都觉得没有自己面前的序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