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厨房三件套49(1 / 2)

别小看这些东西,这可是每家每户必备的厨房用品,个体不大,价格也不贵,买起来不心疼。

更关键的是装油的油罐有了,装盐的盐罐有了,装调料的调料罐不能只买一个吧,辣椒粉需要一个,胡椒粉需要一个,孜然粉需要一个……光曾兰花知道的调料就有一百零八种,家庭常用的也有不下十种,你单单买一个,其他的调料往哪放?

爱做饭的你,光想想这些就够糟心的。

买!

必须买买买!

这样才能抚平你这颗食人间烟火气的心。

价格反正便宜。

但是买多了,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

曾兰花见曾大武猜出来了,也不含糊,但是她还是得藏着掖着点,因为她这个年纪,才九岁,很多方面太吃亏了,有话都不能直说。

有些话放在她十九、二十岁的时候,她能够直接说出来,“我要卖的就是厨房三件套。”

九岁的她只能说,“我见妈做饭的灶台上缺这些,就想着能不能烧一套出来,希望妈能用得上。”

说出来的话还得拐弯抹角,可怜兮兮。

曾大武听得点头,“不止你妈这里,你阿娘那里也用得上。”

曾大武走街串巷卖陶,已经算是一个合格的业务员,作为一个合格的业务员,往往能从一些小事上嗅到商机。

曾大武觉得不只他家,其他家也用得上。

他的直觉就是:这个一个商机,至于大不大,他现在还不能预见。因为他刚成为业务员,阅历和见识摆在这里,不容他预见。

他内心有些激动地看向沈师傅,“你说,这可不可以批量生产?”

曾兰花只是抛出了一个引子,后面接下来的具体事项曾大武同志都在考虑了。

沈师傅皱眉,“别看这些罐子小,它们可不好烧。”

他说的不是做,而是烧,曾大武这个业务员兼生产厂长顿时明白了,这些罐子的难度在于怎么烧制。

只要不走极端,陶器的烧制都好烧,也就是说,只要器皿不是太大或者太小,在这中间,是很容易烧出来的,很容易得到成品。

水缸因为体型巨大,在烧制的时候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很容易导致塌腰、裂肚或者开底。

水缸的价格也昂贵,一个可以顶上二十几个菜坛子,烧坏了一个不得心疼死。

这些小罐子烧坏了一个倒是不用心疼。

“它们难的不是在于火候,火候对它们来说倒是其次,只要不用猛火……”沈师傅继续说。

对于拥有火灵根的曾兰花来说,火候根本不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内,她不是学会了控火术嘛,最近已经能够运用得炉火纯青。

“它们难的而是在于摆放,油罐和盐罐大一点,还好说,调料罐个头小,叠放在龙窑里,极容易倒塌,它自己倒了没什么事,还会祸及到其他。”沈师傅的声音继续在耳边响起。

曾大武觉得这是一个问题,很大的问题。

因为要批量生产,他绝不允许塌窑的出现。

塌窑是很恐怖的,有时候中间的一两排倒塌了,会祸及一大片,导致下面的全塌,龙窑是依据地势所建,从低到高,梯形结构。

曾兰花也很清楚,要是仅仅下面的塌就好了,至少上面的陶器是好的,但是在一个窑里,会发生连锁发应。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