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往事(2 / 2)

夏天农村做饭都比较早,二人来时村长家刚做好早饭,在村长的极力邀请下,二人也都落座。

“我给你介绍一下,”周桥对着村长说道,“这是殷郁,你应该还记得吧。”

听到殷郁两个字,村长的瞳孔猛地缩了一下,十年的十年足以消磨掉很多人或事,可是对于殷郁,就像是一阵风吹散了沙,显示出了事物原来的面孔,仿佛在他面前坐着的还是那个悲伤的男孩。

“记得记得,咱们村就这一家姓殷,我当然记得。”

往事泛起心头,往前追溯二十多年前,殷郁还没出生的时候。屯村还有着殷家两兄弟,老大叫殷福,老二叫殷寿。

殷福为人忠厚老实,热心热肠,平时喜欢到各家去串门,碰见邻里乡亲谁家有困难,总是能帮一把就帮一把,村子里就属他人缘最好,结婚的时候大半个村子都去贺喜,娶的媳妇也是踏实肯干,没人不说好。

殷寿反而是个反面中的反面,偷奸耍滑,作奸犯科,平时就喜欢跟着一帮狐朋狗友鬼混,自己的庄稼也不种,把地包给了别人,不是喝酒就是打牌,整个村子没有说他好的,最后好不容易让人给说了个媳妇儿,也是跟殷寿一样的货色,好吃懒做,两个人真是王八看绿豆,看对了眼儿。

本来两个兄弟结婚后都分了家,因为脾气合不来,平时也都井水不犯河水。

可就在殷郁出生时,母亲难产,最后虽然小的保了下来,可殷郁也因此出生时就没了母亲,还算殷福平日里人缘好,家里有奶的都愿意给殷郁喂一口,谁知道刚断奶,殷福就在地里干活的时候不小心掉进了一口老井里,由于当时附近也没人,殷福呼天喊地也没人来救,等到大家发现的时候,殷福早就丢了性命。

刚断奶的殷郁因此成了孤儿,谁来抚养成了个问题,按理说应该过继给殷寿,可是大家都不放心,但是不放心又能怎样,毕竟是是殷郁的亲叔叔,打断骨头连着筋呐,就这样,殷寿给殷郁领回家,成了自己的儿子。

在殷郁的记忆中,自己从没有感受到快乐。可在外人的眼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在村民的集体记忆中,殷郁从来没有笑过,从没有跟同龄人在一起玩耍过,大人们平常在外面见到他,跟他打招呼,他也总是怯生生的,一声不吭,像只受了惊的动物。

而其中原因呢,大家都能猜出个一二三来,虽然殷寿家住的很偏,除了几个牌友外也基本上没什么人愿意给他来往,但是偶尔也有人听到院子里经常传来男女的咒骂声,鞭打声,以及摔啤酒瓶子的声音。

因为常年没有自己的孩子,殷寿便把责任都推到了殷郁的身上,说他是扫把星,不但克死了自己的父母,而且害得自己没有孩子,是不是自己过几天也要被他克死,这时候殷郁往往一声不吭,任其咒骂,直到他骂累了上床睡觉。

村民们也都知道这孩子可怜,平日里看见他穿的破破烂烂的,也都拿自己家孩子的衣服给他穿,看见他身上一片一片的伤,也都拿药膏给他擦拭。

也有人上门说过,说好歹是你自己的亲侄子,你再没有孩子,你还指望着殷郁养老送终呢,谁知道一听见这话,殷寿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说道,他克我也就算了,你也搁这咒我,说罢就给人轰出了屋子。

至此,再没人上门去说,也许大家都认为,再说又能怎么样呢,毕竟是个外人,依旧改变不了什么。

本来日子也就在这于心不忍的一天天中过去,直到有一天,大家忽然发现有好多天没见过殷郁了,都担心不会被殷寿打死了吧,于是结伴来到殷寿家。

去的时候殷寿正在一个人在家里喝闷酒,听到村民们的质问,他晕晕乎乎的回答道,

“这狗养的,兔崽子,白眼狼,给老子的钱偷光,跑……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