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汉,是怀柔四海的汉90(2 / 2)

安抚好了乌桓骑兵的情绪之后,卢植也把刘备叫道一边询问,“你军中为何有如此多的乌桓人?且那乌桓人的少年首领,我看不是寻常人物。”

刘备一听,不愧是自己的老师,看人入骨三分,于是就把楼班的身世向卢植告知,把他是乌桓单于丘力居之子,因被蹋顿谋害而入汉地的事情说了出来。

“难怪他虽年幼,却在这些乌桓人中有如此威望,原来是丘力居之子!”

卢植没想到这个年轻的楼班竟然是乌桓的正统继承人!

“恩师,乌桓叛乱,一半是因为张纯蛊惑,另一半,是草原上遭了灾,前任乌桓校尉不加抚恤反而强征乌桓从军平定西北,又厚此薄彼,乌桓人实在难以生计,因而为之。”

在刘备看来,乌桓人其实与其说是自己反了,不如说是被汉朝给逼反了!

“此时张纯在北地为乱,以乌桓人为羽翼,若朝廷可以对乌桓从宽处置,妥善安置,想来必可瓦解张纯之军!”

刘备对张纯非常了解,他和乌桓蹋顿的势力加在一起十几万之众,而且盘踞在塞外,来去如风,不好对付。

如果能够让乌桓和他离心离德,无异于是断了他的一条臂膀!

“此言甚善,好见识!”

卢植听闻刘备所言,又是对刘备刮目相看,这眼光,简直是与他不谋而合!

“朝廷如今内忧外患,对张纯鞭长莫及,对乌桓叛乱一事,我必会向向朝廷奏明原委,征招乌桓中不愿从贼者入关内相助剿灭黄巾军,免自身之罪,瓦解张纯之力。”

卢植想要把乌桓人作为士兵带入平定各地黄巾的队伍里面,将愿意归附于大汉的乌桓人留在关内。

但是,想要朝廷免去先前他们叛乱的罪责,可没有那么容易,光是卢植上表,未必有用,让他们从军,也是让朝廷看到他们的诚意,也得给朝廷提供一些价值。

况且,从军征讨黄巾后,他们也有立功的机会,没准还能混个出身。

而各地抗黄巾的队伍,朝廷是不会克扣其军需的,待遇势必要强于先前朝廷强征乌桓人出兵。

“将军,我族人半数不愿跟随蹋顿与张纯结盟,与大汉为敌,若朝廷当真如此,我族人必然归心似箭,必不会附逆了!”

楼班听闻卢植所言,喜出望外,高兴的眉飞色舞,虽然他和蹋顿因继位之争不合,但他更怕的是在蹋顿的引导下,乌桓会走向覆灭。

毕竟蹋顿对汉朝的态度始终不好,与张纯一起反抗汉朝。

而楼班自来汉地后,久见中华之雄壮,地大物博,只恐蹋顿所作所为,会把乌桓带人万劫不复之境地!

原历史上,蹋顿相助袁氏,引得曹操北征乌桓,乌桓民族自此便渐渐消亡于历史长河之中!

“恩师,备也代乌桓百姓与我大汉边民百姓感谢恩师之德,我大汉,当有怀柔四海之心,对周遭列族,皆有包容之心,昔日秦统四海,汉定天下,我辈当怀宣帝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之心才是!”

刘备一边说,眼中一边闪烁着激动的神色,便如暗室中的耀眼明珠一般,光彩夺目。

而卢植听了刘备所言,虽然面上没有流露出来,但内心之中,已然是波涛汹涌!

这等话,是随随便便就能说出来的吗?

这等胸怀,是什么胸怀?

这是帝王的胸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