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河北群星(1 / 2)

“第七名,是袁绍的谋士,与荀彧、诸葛亮一样,是三国时的著名智囊,他就是沮授。”

“袁绍手下的谋士不少,但是沮授明显高于众人一筹,沮授在战略战术方面都极富有远见,可惜,他和陈宫一样,未遇明主,不然一定可以一展抱负。”

“沮授最开始是在韩馥手下韩馥让冀州给袁绍时,沮授也因此成为袁绍部下。”

“当初汉献帝掏出长安,沮授就曾劝他迎汉献帝,抢在其他诸侯前面挟天子以令诸侯,但袁绍没干,结果第二年曹操就迎接刘协,挟天子以令诸侯了。”

“后面,袁绍下令让四个儿子各据一州,沮授反对,认为久必生乱,袁绍又没听,结果隐患再次埋下,后来在袁绍死后,他四个儿子自相残杀,倒是不出沮授所料。”

“袁曹操大战时,沮授提出了众多建议,随便用一个,袁绍也不至于失败,但袁绍就离谱的全都没有用。”

“沮授献三年疲曹之计,袁绍没听,官渡之战,沮授劝谏袁绍别让颜良独自领军,袁绍不听,结果颜良被关羽阵斩,沮授劝袁绍他分兵前进,袁绍不听,沮授建议袁绍打持久战,袁绍不听,淳于琼驻守乌巢,沮授建议换人,并派蒋奇支援,袁绍还不听,结果乌巢失守,粮草付之一炬,袁绍成功地避过了沮授所有正确建议,最终大败,沮授则被曹操擒获。”

“不是说袁绍雄据四州之地,带甲百万,怎么如此不听良言啊!”

刘备简直感到震惊,这袁绍完美错过了一切对自己有利的计策,这也太让人无语了!

“这就是一百多万头猪一起上,都能拱死曹操了,这袁绍真是个废物!”

张飞“呸”的啐了一口,对袁绍表示了极其强烈的鄙视。

“可惜沮授誓死不投降曹操,曹操也感叹‘孤早相得,天下不足虑’,足见沮授只能,最终沮授求仁得仁,被其所杀,是在可惜,如果不是因为遇到一个袁绍,他的计策得以实施,那他的排名肯定在前三之列,可惜他的计策没有成功实施的案例,我们只能猜测他的计谋成功的影响,但却没有实际案例,故而排名不高。”

“真义士也!”

关羽在听到沮授誓死不降曹操,也不由得向沮授献上了自己的敬意。

“若得此人归心,胜似其他!”

刘备也感叹起来,毕竟一个忠心耿耿的大才如能效忠,绝对能有极大的改变。

“东汉末年,袁绍是最有实力的诸侯,他手下人才众多,沮授、田丰、审配、逢纪、许攸等人谋略都不输于曹操谋士,也有审配这种死守孤城面北而死的忠臣,最终落败,就是因为不纳良言。”

“而第八位谋士,也是袁绍手下的谋士,许攸,许子远,比起田丰、沮授,这小子的人品太差,但在在战术单项上,他有着比田丰、沮授更充分的表现。”

“许攸作为叛徒反叛了袁绍之后,袁绍迎来了真正的噩梦,因为许攸他他太熟悉袁绍这边的情况了,随随便便的一个计策,就能打在他袁绍要害上。”

“而此前,许攸发觉曹操缺粮,建议袁绍奇袭许都,若能成功,几乎能让曹操受灭顶之灾,其战术眼光可谓又准又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