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颖川二荀(1 / 2)

“无论如何,也要匡扶汉室!”

刘备握紧拳头,暗下决心,无论黄巾之乱后,大汉的天下变成一个什么样子,他都要尽自己所能,匡扶汉室!

“贾诩说完了,咱们就来说说第二个人,这位排名第二的人,他就是被称为‘王佐之才’的荀彧荀文若。”

“和之前毫无立场可言的贾诩贾文和相比,荀彧荀文若的立场就很坚定,从始至终,他都是在想拯救汉室的,可惜,他的方式方法并不正确,但是毋庸置疑,在三国前期的一众谋士之中,荀彧的计策能量巨大,而且他本身为曹操管理内政,丝毫不亚于汉初萧何,排名第二实至名归。”

“他是匡扶汉室的!”

刘备一听,立刻跳了起来。

没想到,在这知名谋士里面,还有一个“同道中人”。

“他叫什么来着?”

刘备问向其他几人,他光顾着高兴,把荀彧的名字给忘了。

“叫荀彧荀文若。”

田畴立刻回答道。

“荀彧,荀文若,且看他有什么本事。”

刘备低语道。

“荀文若一直是终于汉室的,他想要通过曹操的力量匡扶汉室,所以他也是对曹操不遗余力的帮助一直帮助,可以说他是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

“荀彧出身颍川荀氏,年少成名,被称为‘王佐之才’,董卓专权后,他先去冀州投靠了袁绍,但他看出来了胸无大志的袁绍不是明主,于是就转而投靠了曹操,此后他为曹操谋划十数年,荀彧最突出的就是他的战略,是个战略大家,堪称是曹操霸业中最离不开的一个人。”

“论本事,曹操占据兖州时,征讨徐州陶谦,张邈、陈宫乘机在兖州迎吕布反曹操,当时,后方空虚,而荀彧识破了张邈和吕布的阴谋,联合程昱保全了兖州三城,这才保住了的曹操基业。”

“当然,荀彧最厉害的还是他的眼光,当初汉献帝逃出长安返回洛阳时,荀彧力劝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从而在面对天下诸侯时取得了极大的优势,试想一下,天子在曹操手中,曹操自然是可以假托天子诏书勒令天下诸侯,此计对曹操可谓是居功甚伟。”

刘备听到了这句话,脸色瞬间变得难看。

前面刚说了荀彧是终于汉室的,本来刘备好有点惊喜,以为遇到一个同道中人。

但是当光幕说到了他劝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刘备就有些不满了。

虽然刘备对曹操不了解,但是结合光幕这么多次提及曹操这个人,刘备自己也大概猜出来了曹操的身份,他似乎是当时掌握皇帝的最大权臣,而且后来还有了不臣之心。

要是这么说,荀彧口口声声的说终于汉室,实际上不是把皇帝往老虎嘴里面推吗?

“这……也叫匡扶汉室?”

刘备有点不理解,是他对匡扶汉室有什么误解,还是荀彧另有深意?

“确实是匪夷所思……”

关羽也一脸的严肃,因为荀彧这个行为,你说他是匡扶汉室,太牵强了!

这就等于是你嘴上喊着救人,却一脚把人踢下河了。

“荀彧的所作所为,其实是想要借助曹操之手来扫清天下其他作乱的诸侯,最后剩下曹操一个,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以后,位极人臣,享受了过大的权力,同时也是看明白了天子软弱可欺,没有实力,渐渐的生出来了不臣之心,不再终于汉室。”

“他身为王佐之才,难道不知道,唇亡齿寒,他帮助曹操化身屠龙者,杀了肆虐在汉室江山上的其他恶龙,而曹操自己就会变成最大的那只恶龙,周公天下间只有一个,曹操不是,他下注压错了。”

听了光幕里面对荀彧的分析,刘备倒是宽慰了许多,毕竟了解了荀彧的心理动机之后,他才能明白荀彧确实没想作乱。

“这么看,这个人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不对,他起根上帮助那个曹操,就是已经错到家了,后面的所作所为根本弥补不了他这个错误!”

张飞罕见的异常清醒,直接就点出来荀彧思想里面本末倒置的错误,因为天子的权力和权威无论如何是不能被臣下分去的,无论臣子是忠是奸,风险都太大了!

“翼德竟能说出如此话来!”

程普听到了张飞这番话,确实是一矢中的,不由得对张飞刮目相看起来。

“俺老张虽然是个粗人,读书少,但是还知道这些事情,这个叫荀彧的,我看他本事还是有的,但是就是找错了人,要是跟着我大哥倒是不错!”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