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得胜归(2 / 2)

士卒还没说完,刘焉就厉喝一声,“别说了,岂有此理!”

刘焉气的冒烟,一个织席贩履之徒,凭什么比自己更受百姓爱戴?

百姓还想让他主掌涿县,真是岂有此理!

他刘焉是奉天子令掌涿县事,他刘备算什么东西!

“邹靖,速速给我去拦住百姓,不许他们出迎!”

刘焉生这么大的气,无非是因为百姓对刘备的爱戴。

他才是涿县的父母官!涿县百姓从没有对他这样过!

邹靖听得心惊肉跳,尴尬道,“主公,这不好吧……”

邹靖是明事理的,说句不好听的,刘备大破黄巾,保卫了涿县,刘焉都得感谢刘备,要不然刘焉弃城而逃,绝对要受到朝廷责罚。

“主公,依我看,这刘备能以几千兵马破黄巾数万,足见是个人才,大人屡屡被刘虞、公孙瓒相欺,都因为手下无兵马良将,若能收刘备为己用,岂不美哉?”

邹靖的话使盛怒的刘焉清醒了不少,刘焉眉头一皱,摇了摇头,“只怕他怀有异心,且手握兵马,难以控制啊!”

刘焉觉得刘备击破黄巾军,收黄巾兵马,实力已经不逊色于刘虞,他自己怎么可能控制的了?

“主公,他现在兵马大增,粮草如何自给自足?必然要靠涿县供给,不如主公给他粮饷,他为主公征战,如何?”

邹靖的这个主意,刘焉倒是觉得不错,原本紧绷着面部渐渐舒缓下来。

“此计甚善。”

“既然如此,主公不如也去见见那刘玄德?”

刘焉闻言,又甩了脸子,“什么?要我去迎他?他也配!我乃涿县太守,岂能屈尊降贵!他该来拜见我才对!”

说罢,刘焉便拂袖而去,留下邹靖原地嗟叹。

“如此心胸,岂能成就大事,尚不自知啊……”

邹靖作为刘焉部下,虽然要忠于刘焉,但是平心而论,他对刘焉此人,并不看好。

反而是这个新鲜出炉的刘玄德,在他看来,却是个英雄!

而刘备在回涿县的道路上,也遇见了三老黎公所率领的百姓队伍,那可真是夹道相迎,绵延数十里。

刘备见状,连忙跳下马背,飞速迎了上去。

领头的黎公与刘备是旧识,当初刘备叔父刘元起与黎公都做过县吏,还曾接济过刘备母子。

“黎公,烦劳您老人家前来,备实在难以领受!”

刘备一躬到地,而黎公则是抓住了刘备的手说道,“玄德啊,你自幼就是我看着长大的,如今你保卫了家乡父老,我真为你高兴啊!只可惜我元起老哥看不见你今日成就了!”

刘备听黎公所说,也想起了自幼接济他们母子的叔父刘元起,不由得鼻子一酸。

当年叔父刘元起自己的微薄薪水,除了要养家糊口外,还要避着妻子偷偷接济刘备母子,刘备年轻时四处游师访友,家中老母也是亏得叔父帮忙照看。

可惜刘元起早已去世,看不到今日刘备的风光了。

“备自当去父母与叔父坟前祭拜,黎公,乡亲们,备不辱使命,已击败黄巾军,大家自此可高枕无忧了!”

刘备振臂高呼起来。

百姓纷纷献上了猪羊酒肉劳军,刘备坚决不收,百姓硬是要给,最后刘备还是收下了百姓的一片心意。

由于刘备的部队基数瞬间扩大到了原先的数倍,刘备叫关羽、张飞、程普、韩当把这些黄巾军降兵分为四部分,驻扎在城外。

这些黄巾军新近投降,不能缺少防备,所以关张等四人都得住在军营里面看着,只有刘备可以张飞庄上歇息。

“主公,恭喜啊!”

等到刘备回到张飞庄园时,简雍、田畴、张世平、苏双全都在门外恭候多时了。

“哈哈哈,同喜同喜,苏双,世平,来,速速进屋,有要事相商!”

刘备左手抓住张世平,右手拉住苏双,眼神示意简雍和田畴,进了客厅之内。

“此战我军收降黄巾军青壮两万余,还有两万余老弱,你们替我想想,这些老弱如何处置?”

刘备现在对于这些老弱的去留问题头疼。

要说把他们原地解散,两万多人这数量可当真是不少,而且他们是老弱,并不是废物,还有一定的战斗力,如果解散之后,因为没有生计聚在一起又啸聚山林,那可就又祸害老百姓了。

可留着这些人,他们战斗力又不强,白吃干饭,属于“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当然,还有一条路,就是把这些人全都杀了,根除后患,但刘备自然是干不出来这种残忍的事情。

张世平和苏双倒是没有想办法,而且迅速的开始了口算。

作为商人,他们所关注的,是这两万青壮和两万老弱一天能消耗多少粮食和军饷

“主公啊,这可不好办,我粗算了一下,这四五万人要是都留下,不算军饷,没有战事,一天两顿饭,一天一升米,也要四五万升粮食!”

张世平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按照这个吃法,要不是刘备得到了涿县父老自发的资助粮草和他们从黄巾军那里得来的缴获,现有的粮饷都撑不过十天。

“主公,这样耗费太大了,看来我二人要去一趟中山,把全部家产带来,否则难以支持开支啊!”

苏双面露难色,作为一个商人,他和张世平全部家底给刘备填窟窿,也做多支持半年。

所以,虽然他没有表态,但是他和张世平绝对不赞成留下那两万多老弱,因为耗费甚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