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以战养战之法(2 / 2)

简雍、程普、韩当、张世平、苏双、田畴几人也都异口同声道。

“好,我意已决,率军前去与黄巾军决战,夜袭黄巾营寨,二弟三弟,德谋义公,此战需你等奋力向前,宪和、子泰、世平、苏双留在此地以为后援。”

刘备手掌一拍案几,作战计划已定。

“此出征之际,当浮一大白!”

刘备忽然觉得少了点什么。

“就是,岂能无酒!”

张飞闻言,直接跑去抱来了一坛美酒。

“来来来,这是俺老爹当年留下的美酒,今日必要一醉!”

“好!诸位,今日一醉,明日上阵!”

刘备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干!”

诸人也在刘备的带领下,饮酒作歌。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酒至半酣,简雍哼唱起了那首《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关羽在听到了简雍的哼唱之后,也跟着哼唱了起来。

届时,屋外狂风大起,刘备有感而发,凭栏仗剑,弹剑高声唱出了四百年前汉高祖的佳作。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好气概!”

众人纷纷称赞起来,是夜,欢饮达旦,尽显豪情。

翌日,涿县城外。

此时刘备已经身披盔甲,腰悬长剑,骑乘骏马,威风凛凛。

在他身后,依次跟随着关羽、张飞、程普、韩当带领的一千余骑兵与两千名步兵。

而涿县百姓听闻刘备出兵与黄巾贼决战,都来到了城外,扶老携幼相送,家中有余粮的,也都将粮食都赠给军卒,很多的老人甚至是把自己的孩子也都送入刘备营中当兵,使得刘备军力增至三千人。

毕竟,涿县官府兵马一直按兵不动,丝毫不提剿贼之事,刘备是自行招募义军抵抗黄巾军,保护家园,他们自然感激。

“乡亲们,承情了,备此去定然剿除黄巾军,还乡亲们一片太平!”

刘备见百姓如此,大受感动,下马躬身行礼。

“我等走后,还望几位能各司其职。”

刘备对留守涿县的几人说道。

“主公必然马到成功!”

简雍、田畴、苏双、张世平抱拳齐声说道。

“好,承你吉言!”

刘备说罢,便带队前往大兴山,准备埋伏黄巾军。

这是刘备第一次打仗,他的内心十分紧张。

但他不能显露出来,因为他的紧张要是让大家看出来,只怕其他人会更紧张。

统帅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整支军队。

刘备正想要做点什么来激励一下士气,但思来想去,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这时,他突然想起来那他他们结拜之时光幕中所放的歌曲。

“这一拜……生死不改,天地日月壮我情怀!”

而身后的关羽听到刘备唱歌,就跟着也唱了起来。

“长矛在手……刀剑生辉……看我弟兄……迎着烽烟大步来!”

汉朝虽然流行的是乐府诗,但是论起节奏旋律与朗朗上口的程度,以及对情感的调动性,还是无法与之相比的。

随着刘备和关羽极富有感情的唱起来之后,也有几个士兵学着一块儿唱了起来,到了最后,全军都在唱着这首《这一拜》。

嘹亮的歌声响彻原野,不仅驱散了这些人对战斗的恐惧,而且还让他们每个人的心中都荡起了一股英雄豪气来!

所谓“回肠荡气”,概莫如是。

两个时辰之后,刘备率军抵达大兴山。

大兴山山脉绵延百里,现在黄巾军的大军已经到达大兴山南侧,能够看到南边山脚下他们烧村而发出的黑烟。

刘备在大兴山北侧,只要一天,黄巾军就可以到达此地,时不我待,需要尽快布置。

刘备是本乡本土人,熟悉大兴山的地形,直接开始了任务分配。

“云长,派出的斥候可曾回来?”

刘备询问起来。

“斥候已归,他探得那黄巾军大军,已在山南山谷中安营扎寨,尽皆在山谷之中,正在喝酒吃肉,快活的很,哼,全是自百姓处抢夺的粮食!”

关羽回答道。

这支幽州黄巾军从南向北一路上烧杀抢掠,毫无军纪可言。

黄巾军失败的一大原因,就是他们打着起义军拯救百姓的旗号,而各地的黄巾军却根本无法约束部队,反而纵兵劫掠,害民不浅。

这样的做法,也让短短九个月内获得大江南北相应,规模空前的黄巾起义慢慢失去了群众基础。

“那山谷本是湖泊干涸而成,三面环山,只有一处出入口,犹如一只大瓮,他们在其中,正好瓮中之鳖!”

刘备迅速布置人物,“云长、翼德,入夜三更之时,你二人率领骑兵人披软战,马摘銮铃,冲入黄巾大营,直冲中央大帐,斩杀其黄巾渠帅。”

“我与德谋、义公率领大部在后面掩杀,那些黄巾军突然受席,在夜间不知我军数量,又死了首领,必然心神大乱,我等再引诱其投降,大事定成!”

“好计谋!”

刘备的战略部署,在场众人挑不出一点毛病,于是各司其职,依计行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