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饥民=士兵(2 / 2)

他们已经没了家园田地,只剩了一条命,多活一天是一天,多活一刻是一刻,谁能给他们活路,他们就跟着谁走。

而这样一来,刘备不仅获得了兵卒,这一举动让他获得到更多的,是人心。

而原本在路上扶老携幼准备逃亡外地避难的涿县父老,此刻也都驻足观看。

不知人群里面谁大喝一声,“屋舍田地皆在此处,先人坟冢也在此处,背井离乡,今生何时能再回?男儿大丈夫,死则死矣,不走了,算我一个!”

“正是!故土难离啊!老夫虽不能上阵杀敌,愿带本族老少相助!”

“然也!故土自己不守,难道拱手相让黄巾!”

只有神州大地上的人,才知道“故土难离”这四个字的份量,涿县父老如不是被逼无奈,看不到希望,谁愿意背井离乡?

眼下,希望就在眼前,又怎能不云集响应。

“乡亲们,咱们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大不了还有这条老命啊!和黄巾军拼了!”

即便是苍髯老者,此刻都已经挺直了腰板,一脸的威武之色。

“备!谢过诸位!”

刘备把脸上的泪水擦拭掉,向涿县父老乡亲重重一拜。

“真仁义君子也!”

百姓们纷纷称赞。

刘备亲自招兵,不过短短一天,已经登记造册了约有两千人的士卒。

刘备他自己现在就是最大的金字招牌。

“怎如此多!”

刘备有些惊讶,前两日还一个人招募不到,现在这么多人一下冒出来,他都不习惯。

“大哥,因我等施粥,四方饥民百姓感大哥之仁德,纷纷前来!”

关羽在一旁解释道。

“是啊,自古凡立大业者,无不以民为本,民心不可欺,更不可弃,我等躬行仁义,必能成就一番大业!”

刘备看着那些在领粥吃的百姓,心中对于他那份仁德之心的信念,也更加的坚定了起来。

就在此刻,张世平骑快马一路狂奔而来,一脸的焦急之色。

刘备见到张世平前来,也是有些诧异,和关羽迎了上去。

“世平何来?”

张世平下马之后都来不及行礼,就开口道,“祸事了,主公,那黄巾军……”

“且慢!进帐内细说。”

刘备阻止了张世平的发言,因为外面还有很多来应征的百姓,要是听到什么消息,影响军心,保不齐会吓跑很多人。

到了帐篷里面,张世平才开口,“主公,祸事了,适才买办钢铁时,偶遇一相识行商,他说如今幽州黄巾数量已过八万!”

“八万!”

听到了这个数字,刘备和关羽也是瞬间被震撼。

“不是五万?”

刘备追问道。

“原是五万,但并州黄巾军被并州刺史丁原击败,三万残部行至幽州,与幽州黄巾合兵一处,已是八万余众。”

张世平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整个人都不淡定了,一脑门子的汗,现在这个情绪同样让刘备也不淡定了。

“八万,八万……”

刘备原地转了两个圈,心说五万人本就不好对付了,现在又变成了八万。

“我等孤军,只怕难以抵挡八万人马,需要援军!”

即便是关羽,此刻也是愁容满面。

刘备突然开口,“有了,涿县官府兵马至少有六七千,若能得官兵支援,未尝不能一战。”

“可涿县官府至今没有兵马调动,如何能叫其动兵相助?”

张世平这几天也留心了官府的动向,可是官府就像是死人一样,对即将到来的黄巾军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只是张贴了朝廷下令剿贼的告示,却未出一兵一卒。

“我与他都是汉室宗亲,我去求见他,求他发兵相助,他看在同时汉室宗亲的份上,也许会帮忙,他也是朝廷官员,若涿县陷落,必然难辞其咎,有岂会坐以待毙,涿县存亡,正是与他仕途息息相关,想来必然出兵相助。”

刘备虽然这么说,但张世平脸上依旧是愁容满面。

他不知道事情是否能如刘备所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