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毕功一役(1 / 2)

放走那些俘虏时,任平率领的部队,距离甘泉宫已然不过四十里了。

方才他问过左右斥候,以俘虏的骑行估算,贰师将军李广利的部队应该就驻扎在甘泉宫外十五里,到二十里之间。

这个答案,和任平心中所想不谋而合,越是临近目标,其越是不急,甚至于他还下令,全军原地休息。

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任平要给那些放走的俘虏,一个回营的时间。

人心不定,这些俘虏未必都会回营,但只要有人回营,任平的攻心策略便可有成效。

当然其也不会太拖拉,拖得太久,别的变故不说,极有可能给贰师将军李广利留下斩杀归来俘虏的时间。

任平既要给这些俘虏留时间回营,还要用麾下大军逼迫贰师将军李广利疲于应对,无暇顾及其他,这样才有那些俘虏展现价值的机会。

这只是一步任平的闲棋,能成自然好,不成也无伤大雅。

这一次贰师将军李广利,派出少量骑兵袭扰自己,其自身暴露出来的问题太多,已足够任平受用的了。

收了北军部队后,任平就一直在看长安及其周边郡县的布防图。

其中北军分两部分,少部分在长安城内,主城防,大部分驻扎在骊山附近,围绕着骊山,有霸陵,新丰,南陵三个大县。

汉武帝派去调遣这三县兵马的使者已经被任平拦截砍了,没有皇帝召令,太子符节,这三县兵马是不敢妄动的。

除却那三县外,长安外还有鄂县,槐裹两县,这两县靠近宣曲宫,上林苑,当初任平收宣曲宫,上林苑之兵,立足不稳,没功夫搭理他们,但其一直没有收到两县之兵,向甘泉宫进发的消息,估计他们现在应该还没有和贰师将军李广利的部队合兵。

纵然是他们合兵,在兵力上,也是大不如任平这边的。

通过和太子密谈,以及问询多名麾下将领,任平可以大致判断出,贰师将军李广利所率领的部队士卒数量,最多不过一万五,纵然已经合两县之兵,也不可能超过二万。

按照任平前世的史书记载,汉武帝为了平叛,还下令召集了长安附近泾水,渭水上的船夫水手。

泾水距离甘泉宫近,此时水手应该已经到了,渭水在骊山,长安附近,那边的传令使节都被任平咔嚓了,所以不用担心。

在计算战力的时候,任平没有把泾水的水手当人看。

他们再是精壮,也不过是水手,仓促之间,空有兵刃,没有甲胄,两军一旦碰上,无甲之兵如何跟有甲之军对阵?

不过甘泉宫位于山间,若是让这些水手配合贰师将军李广利的部队守山,却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战力。

但任平现在就赌贰师将军李广利不会守山,他会明知其兵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依旧主动进攻自己,与任平在甘泉宫山下平原,展开大规模,大兵团,堂堂正正的会战。

任平此时不行军,也是在等派出去的探马,回报自己贰师将军李广利率军下山的消息。

之所以任平敢赌,倒不是他小看贰师将军李广利。

虽说这家伙是个二流将军,生平战绩,除了带十来万人去欺负欺负西域大宛外,便没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了。

纵然是欺负大宛,他也一次没欺负下来,还是二次攻伐方才拿下的。

纵然如此,两厢对比,贰师将军李广利的带兵经验,也要大大胜过任平,其如何不知,连任平都能看出来,只要其带着兵马在甘泉宫附近山中据守,任平必然短时间内极难攻下,时间一被拖长,任平这边的军心,就会有所浮动。

毕竟甘泉宫那边是真有汉武帝坐镇的。

双方士兵,虽然一开始,人心不定,可随着时间推移,汉武帝只要稍微露露面,贰师将军李广利的军心就会被彻底稳住。

一旦他们的军心稳住,任平这边的军心就要完蛋了。

其前世的历史上,太子刘据也是这么输的。

论带兵经验,任平比不上贰师将军李广利,但是论识人,任平自信不输于他,甚至还自诩高其一筹。

透过事情看本质,他们双方在哪里会战,根本不是任平,贰师将军李广利能够决定的。

真正能决定的人,是稳坐甘泉宫的汉武帝。

一个能喊出“寇可往,吾亦可往!”的皇帝,会坐视自己像乌龟一样蹲在甘泉宫,等着自己儿子的手下将领率大军来攻打自己么?

从那些俘虏神情可得知,现在的汉武帝还未公开在军中露面,这已经是他能做到的最大让步了。

到底年事已高,危机之秋,许多事难免要顾及一二。

“报!将军!逆贼李广利率军下山,已至我军二十里外!”

“好!”

任平闻讯当即拍地起身。

“传令各部,列阵行军,向逆贼之军,缓步推进!”

“诺!”

一声令下,三军雷动。

任平与李广利,合计差不多有五万人,在甘泉宫山下三十里外的平原,于征和二年七月十三日上午,对垒会面。

此时李广利的部队和任平的部队相距不过二三里。

李广利到底是老奸巨猾,其虽然被迫和任平打平原遭遇战,但他却并不是没有准备。

他抢先一步下山,在时间上占据了主动权,为得就是能够让自己麾下的两万士卒,可以在即将交战的平原上彻底展开。

这一点任平早有预料,但却无法改变,不论自己怎么赶路,动静都不会小,逃不过李广利的耳目,其总会先自己一步,在预设战场上布置好兵力的。

对方先前派出几百骑兵,袭扰任平部队,也是为了打乱任平部队序列。

本就是以纵打横,如果任平的部队序列再被冲散,那仓促之间,就很难在李广利的面前,形成有效战斗力了。

只不过李广利做梦也没想到,任平这个“绣花枕头”,会下令全军着甲而行,使得其一记妙手,沦为空谈。

人到一万,无边无垠。

第一次面对上万敌军,对方的旌旗,任平都数不清,你要说他此时不害怕,不紧张,那纯属扯淡。

任平很清楚,若不是自己还端坐在马上,恐怕此时他已经被吓得,连走路都不知道该先迈哪条腿了。

纵然心中万分惊惧,任平狠狠的咽了咽唾沫,面色竭力维持平静,前进的马蹄,不曾慢下半分。

在场所有人,他是为数不多,没有退路的。

李广利将部队平铺,意图很明显,就是要一个冲锋,以摧枯拉朽之势,压跨任平的部队。

虽然任平的部队多,但是展不开有啥用?

简单来说,就是双方现在一旦交战,一段时间内,任平要以先锋部队的五千人,应对李广利蜂拥而上的两万人。

只要他的五千人,稍微顶不住,漏出败退之势,其后面的两万五千人,立马便会兵败如山倒。

先锋部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任平决定亲自上。

太子殿下,此时已然被他安排在最安全的后军,一旦任平败了,太子也有时间,被人护送着退回长安城。

任平都自己上了,他的那二十名结义兄弟自然不能袖手旁观。

这些人中,有似罗愣娃那般自告奋勇的,也有如王小利这样被点到名后,沉默不语,呲牙咧嘴的。

可不管他们内心做何想,他们的命运,早在几日前结拜时,就和任平绑定在一起,此时想退缩也来不及了。

任平的战术部署很简单,第一排放一千盾牌兵,由罗愣娃统帅,第二排是一千名长矛手,有他自己统帅,第三排是一千名弓箭手,由王小利,冯辉共掌之。

后面两排是刀斧手,由他剩余的结义兄弟率领。

再之后则是阿古柏率领的数千宣曲宫,长水两地的胡骑。

“杀!”

两军相见,格外眼红,贰师将军李广利,比任平想得要果决,其在目光中出现任平大部队的那一刻,便下令向其冲杀过来。

与任平的布置不同,李广利麾下冲在最前面的,是其最精锐的着甲骑兵。

把骑兵安排在最前面,李广利目的和任平想得一样,他就是要一举冲垮任平的部队。

不过与任平不同的是,贰师将军李广利可没胆子冲锋在前,或者说抢先布局的他,不用身先士卒,这是战争对于占了地利者的奖励。

“随我冲!”

任平的举动让李广利大吃一惊,其没有想到,任平率领五千步卒,不乖乖原地等着,反而主动冲锋,想要和骑兵来个对撞。

如此战术,在李广利看来,无异于自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