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的短命鬼长命百岁了_分节阅读_第433节(2 / 2)

  时间:永和八年七月十五,丑时二刻。

  地点:四条巷,郑府府邸。

  人物:数名手拿宽刀的黑衣人,以及郑府一百八十人。

  事件经过:

  黑衣人事先踩点,在郑府几口井里尽数下了蒙汗药,等整个府邸陷入昏睡时,便开始有条不紊的进行屠杀。

  所到之处,几乎没有遇到抵抗。

  只有三处地方例外。

第435章 过程

  第一处郑老大的院子——

  郑老大不知道是警觉还是什么,突然在睡梦里惊醒过来,光着脚,赤手空拳便迎了上去。

  最后身中六刀,倒地身亡。

  第二处是郑老四的院子——

  郑老四和几个同僚喝酒回来,因为天气炎热,就命下人在院子里架了张凉榻。

  夜里睡得迷迷糊糊时,听到外头的动静,他提起刀冲出去,却因为酒喝太多,体力不支,最后被一刀封喉。

  最后一处例外,是东北角的海棠院——

  海棠院住着郑老将军第五个儿子,人称七爷的郑唤堂。

  郑唤堂父子不知何故,没有中蒙汗药,并且与黑衣人做了殊死搏斗,结果双双死在黑衣人的刀下。

  郑唤堂的发妻,还有女儿,则在大火中丧生。

  大火冲天,映红半边夜空,引来打更人和巡街卫队的注意,等他们赶到时,郑府血流成河,黑衣人不知去向,而火势则越来越大。

  火还没有扑灭,消息已经一路加急送到了宫里。

  皇帝从睡梦中惊醒,震惊之余立刻调动一千亲卫军参与灭火,并下令全城戒备。

  四九城的九大城门尽数布控,所有百姓连同皇亲贵戚在内,只许进,不许出。

  随即,锦衣卫,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尽数赶到现场,展开一寸一寸地毯式的搜查。

  与此同时。

  五城兵马司协助锦衣卫,对四九城里的每一户人家进行入户搜检,包括城里的每一个明渠、暗渠。

  案发后的第五天,锦衣卫终于找到了两件关键的证物。

  第一件证物——半块象牙腰牌。

  案卷上不仅有对这半块腰牌的详细描写,甚至临摹了图案。

  它原本是一块整的,被刀砍成了两半,这一半落在地上,被火烤得焦糊,根本看不出原本的面目。

  但值得欣慰的是,这腰牌上用刀阴刻了字,经过工部能工巧匠的复原,那个字是:吴!

  这件证物是在郑老四尸体边的灰烬里找到的。

  杀手的腰牌,不会显露在外面,要么是藏在腰间,要么是藏在怀里。

  很显然郑老四与人相搏的时候,大刀砍过去,正正好砍在腰牌上,腰牌无声裂开,落了半块下来。

  而象牙这东西,只有大齐的皇室才配拥有。

  第二件证物——是一块巴掌大的,薄薄的牛皮。

  这件证物是仵作在郑家五子郑唤堂的肚子里找到的。

  郑唤堂致命一刀正中小腹,里面的肠子都翻出来了。

  仵作替他敛尸的时候,想把肠子放进去,却在腹腔里面找到了这一块巴掌大的、染血的牛皮。

  案卷上也详细地记录了刑部和大刑寺还原案发时的场景。

  郑家父子提刀与黑衣人相斗,年仅八岁的孩子被刀刺中,倒地身亡。

  郑唤堂疯狂的冲过去,却被几个黑衣人围攻,最后倒在儿子的身旁。

  杀手以为他死了,便去屋里找剩下的母女俩。

  谁知郑唤堂却还没有死透,他一寸一寸的,艰难的往前爬,爬出一条长长的痕迹。

  他想爬到儿子身边,握一握儿子的小手,不想在儿子身旁发现了这一块不知从何处扯下的牛皮。

  这时,火光大起。

  郑唤堂用最后一点力气,把自己的肠子扯出来,再把这块牛皮放了进去。

  他知道自己死后,仵作会替他收尸。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