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不读书何以修秘法(1 / 2)

岩渠林家,十代经营、五世昌盛人才鼎盛的顶级门阀世家,姻亲故旧遍布朝野,一朝族灭天下震怖。

岩渠是个县城,林家因此得名,但是县城因林家而名闻天下,林家祖宅家就在县城之外。只不过岩渠世家的家城不比县城小,坚固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世人提起这林家为表尊敬,只提岩渠二字便天下皆知所指。岩渠林氏时代书香为天下文脉望族。

林家犀守堂藏书汗牛充栋,连神都皇族和国子监的藏书加起来都比不上,常年有抄书人在此,因此灯火彻夜不息。

不但如此犀首堂还是文脉重地,天下大儒莫不以在此讲课为身份的象征,所以这里常年有大儒讲经论道,天下有‘未进犀首堂,不敢称大家’之说。

犀首堂之外还有峦山草庐,这个草庐是当年大庚开国太祖亲自请林家先祖出山,二人在此谈论天下大势最后确定君臣关系之所。王子皇孙到此都要跪拜。

可惜三年前一场大变之后犀守堂和峦山草庐皆毁于一旦,整个岩渠家城火光冲天。林家一族主要人员尽皆丧命。那是蓄谋已久有计划有步骤的屠杀,否则那么大一个家城怎么做到的杀光林家老幼?

林渊,字忘荃。岩渠嫡系最后一个幸存者。也是三年背尸人现在莫三思。他无法用自己的本名活下去。三年前的那场屠杀迷雾重重太多难以看清的事情。

他总觉得暗中不知道有都少双眼睛盯着岩渠世家林氏。自己一旦被发现,将要面对的无论是好意还是恶意,他都是无法承受的。

毕竟岩渠世家的遗产太丰厚了,纵然犀首堂和草庐毁灭,家城变成断壁残垣。但是林家残存的东西依然是某些家族几代无法积攒的。

自己一旦出现很可能被当成傀儡,除死再无自由。

林家是庞然大物,能把庞然大物给崩塌的必然也不是小鱼小虾,这事儿不急也不能急。林渊很明白一个不小心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跟苟日新分回到客栈之后,他第一次开始默念心魔经开始修炼,精粹的心魔之血在身体里面澎湃的流淌,不断的积攒着力量改变着身体。心魔不死滴血重生,是心魔经的总纲、是修炼方法也是功法的特性。

心魔经魔门本源之经,内容精深玄奥晦涩难懂。但是罗巨松十年的摸索给他留下了精粹的底子,可是他走的是一条弯路。根本无法理解心魔经的精髓。

林渊传承心魔经之后只读了一遍就明白了,罗巨松生啖人心,魔血练体只是心魔经的最低级手段。甚至根本就是走了岔路。这是心魔经不是体魔经啊。

起初他以为自己理解错了,毕竟罗巨松修炼了十年。难道还能不如自己?他还没自大道这种藐视前辈的狂妄地步。但是在此仔细推敲考据之后发现,这位前辈真错了。

从此问题从心魔经本身转到了为什么罗巨松会错了?他倒是希望罗巨松前辈错了,因为生啖人心这种手段他真的干不出来也不能干。可是他又不敢轻易否定。

困扰了好久之后他终于想明白了,理由很简单,简单到他想要笑。罗巨松没读过书,心魔经太过玄奥难明。很多东西他都理解肤浅而片面,但是竟然练的入门也真是难得。

摄心为魔万恶唯从,化身为魔万恶难破。这句话让他变成了生啖人心妄想练体成魔,结果走了岔路。

林渊家学渊源,随便在家里听一堂课都是当世大儒的精深学问,人心唯危,道心唯微。这种精细的学问罗巨松不懂甚至听都听不明白。

林渊的理解是,善之最善则诸善皆彰,善良到了最极致就能自然能彰显所有的善良。恶之最恶则万恶皆伏,恶到了极致则能让所有的恶降服。这就是心魔经的根本心法。恶到极致就是神魔,万恶不破,万魔俯首。

摄心为魔则万恶唯从,摄身为魔则万恶不破。

其根本在于炼体铸心内外两修,内为本外为辅,只不过外用的时候确是用各种手段作用于身体,扰人心神、窥人恶念、彰人心魔让人行为失常甚至疯癫为己所用,这种方法典型的邪魔外道。

异术的传承千奇百怪,有的是师徒相传心口相授。有的是一念相传万法聚生,还有的是启发入门法随修走。

以前的林渊对异术很着迷,利用家里的犀守堂搜集了很多关于异术的书,为此没少被父亲严厉惩处甚至疼爱他的祖父也多次劝勉,要远离怪力乱神。

但他就是乐此不疲。依然打量的偷偷搜集有关异术的一切记录。幸亏如此才有今天的精深领悟,他判断自己这种情况属于最后一种法随修走。这种传承方式只需要有人领进门传授了源法,接下来的功法就会随着修为的增加自然的出现。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林渊不得而知,他那点知识也就是知道这种情况已经是最大限度。现在他只有心魔经初级阶段的传承,但是各种运用手段倒是非常多。

心法为本,符咒为用。修炼完之后他就去了客栈后面的汤厂把自己冲洗干净。至于是不是阴阳脸已经不重要了,现在他不怕被人记住特征,苟日新不是个重要人物,不过有他背书已经足够。

第二天一早苟日新精神百倍的起床摁着女人又来了一场大战,动作刚猛依然神勇,大战之后还拎着自己刀练习了一趟刀法精神百倍虎虎生风。这下对这个仙人更加的佩服之至,连阳奉阴违的心思都不敢有了。

现在有了奔头有了效果自然就忽略了自己是一条狗,甚至生死还是在人家手里的事实。对于他来说想的多不如吃得多,所以当狗也无所谓只要能吃肉,在女人依依不舍如水目光的注视下,高高兴兴的倒衙门去点卯。

今天他颇有点雄赳赳的意思。

吃过早餐之后林渊假扮的莫三思换了一套干净的衣服,直接出城朝着莲花山而去。莲花山不但有须弥寺出名。跟须弥寺隔谷相望的还有一个更加有名的颖水书院。

这颖水书院有教无类但是管理严格。什么人都可以去听课能经过初考的都可以成为这里的学生,但是月评不合格的马上撵出去。三年无所成的撵出去,三年有所成的才能真正的自称颖水书院的学生。

外地学子慕名游学而来的非常多,林渊就是看中了这一点。

他成为这里的学生。作为曾经的岩渠林家的小郎君,天下文宗的嫡系传人,耳濡目染之下对于初考所需的学问可以说是手到擒来。毕竟起点不一样他耳濡目染的东西都不是这颖水书院能教出来的。

颖水书院在莲花县很强,不过跟岩渠林家相比那是萤火之光与皓月争辉,没什么可比性的。

林渊这种外来学子在颖水书院到处都是,不过只能集合在外院听课,不经过初试考评是进不去的。

莲花山远看高低起伏曾峦叠翠,但是登高鸟瞰就会发现这些山峰远近交错、团簇围绕如同盛开的莲花而得名。峰峦之间沟壑纵横,细如飘带的小溪,粗如匹练的大河交相穿插。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