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怀万民天下无疆,同源血是为华夏(1 / 2)

赵云想了想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便是这‘王土’与‘王臣’。”

“是啊,可这天下,大有人在意‘王土’,却无人在乎‘王臣’。”

赵云点点头。

他知道王臣指的是臣民、臣子,是包括了所有百姓的。

“天下人都知道抗击匈奴,保卫边疆,捍卫领土,却不在乎流民百姓,不在乎他们食不果腹,饿殍遍野。须知,这天下乃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组成的,成事的也是人。”

赵云点点头,深以为然。

“所以,我辈的眼光不应该拘泥于一个小小的家族,小小的世家,”周霄目光迥然,“你要知道,你的视野放在这里,也就是个小家族。”

“那一国之雄主呢?”

“是将全天下视为自己的家族!”

“可这还不是最高境界!”周霄语气压低,变得有些莫测起来,“如果只是这样,那就只能看到很局限的东西,只能看到这天下成为一个庄园。”

“却看不到更长久的存在!”

赵云忍不住问道:“那是什么?”

“是打破了藩篱,将视野从王土看向王臣的时候。”

“那时候才会发现,人才是根本,这片土地上生存的,拥有同根同源的人,才是根本!”

周霄攥起拳头,好像要攥住什么:“如今,叫作华夏!”

赵云重重点头,一颗心怦怦直跳,感觉很是振奋。

他喃喃重复道:“是啊,大丈夫当胸怀万民!”

在周霄的记忆中,未来公孙瓒与袁绍相争,冀州绝大部分势力都投靠袁绍,但是赵云带着常山的义从径直去了公孙瓒处。

要说公孙瓒的人格魅力?

袁本初背后的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一呼百应,他比不过。

公孙瓒最大的标签是抗击异族,是震慑北疆!

这才是赵云选择了公孙瓒的根本原因,他本就有保卫边疆的想法,本就有家国情怀。

周霄在这段时间还了解到,原来赵云除了赵霖曾经还有一位兄长,可惜早年遇上异族入侵殒身在北疆,如今提起来依旧悲恸不已。

但凡生活在靠近北疆之处,总是难免仇视异族的。

过去几十年,鲜卑檀石槐纠结草原势力建立的王庭强势无比,每到秋高马肥之时便大肆侵略幽并,生活在此的百姓随时面临鲜卑铁骑入侵。

十年前的熹平六年(公元177年),仅一年便大举入侵三十余次!

同时,汉军组织的反攻又以惨败告终,出战者十死其九,而原本依附的乌桓也蠢蠢欲动,边境动荡……

但这种仇视并非无益。

它可以把一个人牢固而难以改变的观念钻出一个孔,这个孔代表了无限的可能。

如今,周霄正在扩大它……

======

马家坞堡。

马盛已称病多日,缩在自家坞里不出。

其实他屁事儿没有,此时正与何拓下六博棋。

他很清楚自己毫无武力,既然安国随时要乱还是敬而远之的好,所以打算过来了年再露面。

当然,也可以是安国换了天。

他落下一字,问道:“大兄,可联系上那伙贼人了?”

“想来是已被剿灭,不过我找到了更合适的人选,”何拓一边琢磨着下一步该怎么走一边说道,“这帮人可是打着复仇的旗号来的,名正言顺!”

他落下一子,直起身来:“如此,待黄巾攻城之时就可趁乱射杀周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