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如愿的清欢 4、理想的偏差25(1 / 2)

新店在一番忙碌后终于大功告成,赶在元旦前开业了,朋友们和老客户都来庆贺捧场,邹云十分开心,很感激大家的支持。到年底了,街上十分热闹,新旧交替,各人迎来送往,商务宴请,客情维护,都离不开一个礼字,因此茶社的人气也还不错,有一个好的开端,也算是极大的鼓励。因着门店的面积略大一些,装出三个喝茶的茶台,每天得空来闲坐的朋友也不少,大家在一起品茶聊天互通有无,也是一件开心的事情。李芍药就是其中一个,久而久之发展成无话不谈、不分彼此的好姐妹,女人之间的友情就是这样吧,觉得气味相投,便像谈恋爱一样情到深处自然浓。

这天下午接到林总的电话,说他晚上在茶社附近应酬,结束后带几个朋友过来喝茶,叫她准备一下。自打新店开业后,林总和莫慕言时常的过来关照生意,有时是二人闲坐聊天,有时是商务会谈,常常见面,便更熟络起来,言语上也更随意一些了。

晚上七八点,林总一行四五个人如约而来,莫总也在其中。邹云早已准备好各色茶点水果,人到齐,便招呼泡茶。几人落座,林总介绍:“这是刘总,我的供货商;这是小邹老板,她是茶道科班出生,她家的茶叶还不错,以后买茶就找她。”邹云笑容满面的道一声“你好”,那刘总却不理会,满面红光粗声大气的和旁边人还在说些什么,她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但是很快又恢复笑容,转过头问林总喝什么茶,林总又接着说:“看刘总喝什么茶,刘总的建材生意做的大,产品俏的狠,我们常常一货难求啊,要发货还得排队呢。”

刘总听了这话,才转过头来说:“老林又笑话我做什么,我们做点小买卖糊口而已。”

林总笑道:“我们都等着你发话呢,看喝什么茶。”

那刘总看邹云两眼,大声问道:“你这里有什么好茶呀?最贵的拿出来泡。”

邹云一见这土财主气势,心里已觉得膈应,这真是学院派的毛病,总觉得茶道好歹也是有文化属性的,怎的这般粗鄙。便道:“看您喜欢喝什么品类的,我们这里有红茶绿茶乌龙茶普洱茶白茶等等……”

不等她介绍完,刘总直接打断道:“那就喝红茶吧,大红袍有没有?”

邹云起身去茶柜拿茶叶,道:“有的,大红袍是乌龙茶,不是红茶。”

“什么乌龙青龙的,我喝茶的时候你还在穿开裆裤吧,我喝过的茶比你走过的路都多,还没你清楚?”那刘总不悦,依然粗声大气。

林总在旁说到:“那肯定是刘总更专业了,你还不向刘总多学习。”

因着见面的第一感觉已经不好,邹云听了这些话心里有些反感,碍于林总的面子还是没做声,但是脸上实在已经笑不出来,便低下头泡茶。大红袍都是装成8克一袋,刚拆开袋子,那刘总说:“把你这茶叶给我看看,你这是多少钱一斤的?”

邹云将茶荷递给他,答道:“这是五千一斤的。”

刘总本来一身酒气,又一手夹着烟,一手接过茶荷,邹云感觉肉眼可见的这些异味全都附着到茶叶上了,顿时更加反感,伸手拿回茶荷说:“茶叶都串上烟味啦。”

刘总十分不悦,说:“你这是什么茶,看着就不太好,行吧,你先泡了喝喝看。”

邹云便温杯洁具,低头泡起来,一会将茶汤斟到各人面前的品杯,行了一个伸掌礼,道:“请品尝。”

那刘总一口饮尽,茶汤在口腔里发出吹哨的声音,然后咽下去,才说:“嗯~你这茶不是正岩的,我平常都只喝母树大红袍。花钱都难买到的。”

邹云听了这话觉得可笑,心里本就有些鄙夷,一时表情没控制住,露出一丝戏谑的笑,嘴里还是克制的说:“啊,那您很厉害了,很多年前就听说母树大红袍受国家保护,早已不采茶了。”

她这笑被刘总看在眼里,估计有些恼怒,张口说到:“你这是什么垃圾茶拿出来糊弄我们。”

邹云正要张口,林总赶紧道:“你这丫头怎么回事,跟你说了刘总是专业的。你还不快把你压箱底的茶叶拿出来我们喝。”说罢朝她挤挤眼。

邹云会心一笑,道:“好的。”又起身去茶柜找茶叶,这时她心里已经起了一个坏点子,决定要捉弄这个刘总一番。于是她又拿出一个茶叶罐,其实这个罐里的茶叶和刚才泡的是同一款,因着平常销售要取试泡茶,都装成那样8克一袋方便拿取,还剩这么一点就装在罐子里,她递过罐子给林总,说:“这个茶叶就这一点了,这是我武夷山的同学寄给我的,她说是专门供给京城的顶级会所的,我也不太记得这是哪一款了,看看这个合不合刘总的口味。”

林总打开看看,又还给她说:“这个看着还行,就喝这个。”

邹云又烧一壶水,重新泡一壶茶,这时刘总不知是酒醒了还是顾及林总在场,尝了尝新泡的茶,说:“嗯~这个比刚才的好多了。这是什么茶?”

邹云笑笑,说:“我不记得了,我去看看进货单。”说着起身去货柜的抽屉翻了翻,回来说:“不好意思,我刚刚记错了,这个茶还是刚才那个大红袍,我记得我还有一些压箱底的肉桂,这两个茶的罐子看着一样,我也眼花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