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负二楼的起点 5、圣地的俗事(1 / 1)

转眼到了BJ奥运会开幕的日子,举国洋溢着一种民族自豪感,邹云这天也在宿舍电视机前看节目,看着镜头时不时扫过观众席,人山人海只能看到观众手里拿的摄像器材发出的光点,犹如萤火点点汇成星海,邹云心想这里面有一个点是杜仲,他可以身临其境,我却只能看转播,我们眼里的世界是一样的吗?

正看着电视,忽然外面传来一阵吵闹声,时不时还夹杂着打斗的声音,邹云的宿舍在三楼,走出阳台朝外望去,声音是从家属楼那边传过来的,早年间赵东风带领众人建好茶厂后,见村民们还住着土胚房,便提议让大家把前几年的收入拿出来集资建房,景区内不能建太多房子,更不能建高楼,赵东风就分散的建了几处三层楼的房子,外观还是做的古香古色,在景区内也没有什么违和感,反而是一处点缀。老板娘也就是赵东风的夫人,他们住在稍远一点的家属楼,这时只听得那边传来叫骂声,还有一个女人的哭诉声,邹云听着像是老板娘的声音,急忙跑过去看是怎么回事,等她到门口时已看见几个村民在门口打起了120,赵东风趟在地上,腿上都是血,老板娘坐在一边哭诉道“呜呜……他喝了酒就是这样,我没招惹他在看电视,他说什么东西没找到就过来打我,掐我的脖子……我快晕过去了,摸到剪刀也不知道扎他哪儿了,呜呜……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回回喝了酒就是这样……”邹云见状也吓到了,在他心目中虽然赵东风是个山大王性格,但是对这个地方的村民还是有贡献的,老板娘性格也和善,两人不说琴瑟和鸣,也算是夫唱妇随了,这背后竟然有这样不堪的一面,这完全颠覆了邹云过去非黑即白的世界观,原来人性是这样的多面。一会儿救护车过来,众人帮忙把赵东风抬上了车,几个人跟车下了山,邹云也回到宿舍,晚上一直睡不踏实,总被惊醒。

第二天村民们议论纷纷,邹云才得知原来赵东风一直有家暴的习惯,而老板娘----那个年代的妇人,是不懂得反抗的,邹云想起上次和游客吵架,老板娘劝她别太要强,要找性格好的老公日子才好过,可这眼前的事情又怎么说呢?老板娘这样和善,赵东风只看人前的样子,也算大义之士,为何会有家暴这种事发生?邹云实在无法理解。

晚上邹云看见跟车下山的村民回来,问了一下赵东风的情况,说是没什么大碍,受了点外伤休养几天就好了。邹云也跟着松了一口气,想着自己将来会遇到什么样的丈夫呢?那还是很遥远的事情呢。

过了几日,厂里生产的药枕也开始展售,因为厂里主要生产绿茶,每年只有春茶一季,其他时间都停产,大仙山盛产各种草药,赵东风想着车间空着也是空着,茶闲季节就制作一种药枕,销量也还不错。这天上午,游客不算很多,邹云摆好货品后同事们看着展位,自己就来到茶亭坐着,看着来了一辆大巴车,人员稀少,就没起身。只见一个年轻的女孩子穿的很体面,下车来四处转了转,到展位上倒了一杯茶水,听见同事们给她介绍药枕,就停下来仔细的看了看,听说这个药枕可以治偏头疼,不知道想买给家里的谁,就说“我买四个,你们帮我包一下,我上车去拿钱”,只见女孩子上车后走到窗边一个闭目养神的男子身边,弯下腰神色有些恭谨的说着什么,男子听了从口袋掏出钱包,接着男子张口说了句什么,从那口型上看应该是在问多少钱,女孩子又说了几句,男子直接塞回钱包,摆摆手继续闭目养神,那女孩子一下脸红了,继续弯着腰说了些什么,后面那男的始终没有睁过眼,也没开过口。女孩子站了一会,通红着脸下来跟同事说“不好意思,这个枕头先不要了,给你们添麻烦了”,说罢回到车上,闷闷的坐着,男子依然不睁眼不开口。直至车子离去。

这一幕被邹云看在眼里,心想这俩人是什么关系呢,看着年龄差距也不算大,是夫妻的话女方为何要这样看脸色?难道是小三?小三不是都把男人哄得团团转的吗?彼时邹云对小三的认知都来源于电视剧,她还不知道生活中的小三,是多种多样的,那时候的她还秉承着自强的,非黑即白的世界观,自然也是瞧不起小三的。

一说起小三,邹云想到很小的时候,父母在某处租了一间门面开早餐店,那还是90年代初期,那时房东有个女儿和自己差不多大,两人总在一起玩耍,房东有很多门面,自然算有钱人,房东太太是个全职主妇,不知道为什么时不时能见到房东两口子打架,听邻居们讲才知道房东在外面有小三,时不时的不回家,房东太太知道了就吵架,自然恨到浓处就会动手。那房东太太人前风光,穿金戴银,其实花每一分钱甚至连买卫生用品的钱都要伸手找老公要,这样过了几年,后来邹云家搬走,没再见过房东一家,但是听父母说她们后来还是离婚了,女方净身出户,男的事业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溃败的一塌糊涂。

邹云又想起512那天,妈妈说的毕业了就自己养活自己,伸手要钱的时代过去了。一时间有些感慨,妈妈没有什么文化,却只是身体力行的向子女们传达一种朴素的价值观:那就是要自强,一切都要靠自己,自己有的才算有。想到这里,邹云心说也是该规划一下自己了,这份工作一眼可以看到60岁,收入也有限,总不能一辈子当营业员吧,这大仙山好是好,却不是我这要讨生活的俗人久呆的地方,在这样的起心动念中,日子很快到了年底,邹云想着回家过年就不来了,还想自己创业的话,只有回家乡,虽然家里没钱没势,好歹本地人也好做事一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