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阴招出怨气,天富因何送凶人?(1 / 2)

说的既全面又单一,是个高人之作。还有点儿与众不同的样子。郝师爷说道,冯县你觉得这副对联不错?冯县点头的,是啊,走,会会这位高僧。于是,几人步入禅院。老林抢先走在前面冲。到屋里喊道,有人吗?有贵客到。说着步入正房门。推门进屋。只见正厅内的观音座下一位老和尚。手拿着书,正给两个徒弟讲解着什么。看到老林推门进来。年轻的小徒弟起身相迎,林海说县长大人、冯县令驾到。快迎接吧,听到此话,老和尚沉思一下。这才慢慢起身。老林急了。说,是咱们县长亲自到了,你不能快点啊。老和尚还是不着急。只听身后有人笑道,哈哈,不急,冯县与郝师爷也同时步入。老林闪身一旁,冯县拱手笑道,老当家一向可好。冯某人。仓促到访,没有打扰老当家的雅兴吧?老方丈起身,双手合十道。不敢不敢,贵客驾到,有失远迎,还望恕罪。二人客套一番,宾主落座,其余人等另有坐处。一大一小两个徒弟,有的往火盆里加炭。有的沏茶倒水。

方丈大道,敢问贵县高姓大名?冯县一笑,鄙人姓冯。免贵。还请问高增法号怎么称呼?方长道,贫僧法号(污尘)。还望贵县莫笑。哎,冯下摆摆手道,污尘。这个,这个,(川河纳污,万物归尘),高僧这个法号未免也有点儿太低调了吧。污尘道。想必冯县也是博学之人,比一般人见识超长。冯县一乐道,哪里哪里,博学实不敢当,爱学而已。在下听闻高增,高增也是文武全才之人呐,怎么如此高才却落到这贫寒之地,了此残生啊。污尘道。高才贫僧实不敢当。只是看破凡间俗世,不愿与世沉浮。也就远离尘世了。冯县道,高增请恕在下直言。我看高僧言谈。此前也绝非泛泛之辈,是不是有什么灾祸?或者是有什么大的是非才落到此落发吧。污尘脸色一沉。面有难色,冯县笑道,在下绝非恶意,也绝不追究什么,只是心中怎样想就怎样说出来。还望高增,见谅。污尘合十道,善哉善哉,冯县耳聪目明。心思缜密,贫僧敬佩,冯县道,莫要高抬我了。不过在下听闻高僧还上通医术,不知能否?不待冯县说完,污尘一笑道,好说,伸手过来,让贫僧把脉,冯县伸过手臂,污尘认真把脉,一会儿道。贵县贵体并无大碍。只是似乎有点心浮,还望凡事静心呀。冯县心中一惊但,高增不不仅会医病,还善于观心呀?

污尘合十道,在下实属口随心动,顺嘴道来,还望贵县见谅,冯县一笑。二人喝茶交谈,甚是投机。说话间,两位徒弟地摆上斋饭。大家用过午饭,也就。告辞。走了。

冯县等人骑马悠闲的走在回程的路上。郝师爷说。冯县与方丈,他的甚是投机呀,冯县道,此也着实是个高人呐,着实也看不出他以前的经历。在他身上也一定有点秘密。不过我的心思他倒是看了个透啊。郝师爷说,也确实是个高人呐。既然冯倩对高增有好感。不知对尼姑庵有兴趣吗?冯县眼前一亮,问,还有尼姑庙吗?好时也到。离观音庙几里地?有一个尼姑庵。有三个尼姑。是一个老尼姑与两个女弟子。冯县气的一举马鞭要打郝师爷说,你这个老东西,怎么不说早说?郝师爷一抬手求饶道,小的错,是小的错。等我们以后有时间一定带你去看看如何。冯县收回手说到。那老尼姑有什么特长吗?郝师爷回答。听说是个半仙尼姑?什么看手相,算八字都是很准的。当初也是个高门之女,只不过命不好。家道中落,投亲亲败,成亲夫亡。于是落发出家了。冯县苦笑道,哎呀。这就是命啊,常言道,人好不如命好。这好人有好报的道理,不能说是骗人的,但也绝不是全对的。

冬季的农村,在年前是结婚的好日子。农闲时期,这也是农村人的一大乐事。大村镇又有一家要举办喜事了。远亲近邻都来道喜帮忙。贫困的村民。面对这一件喜事。嗯。那自然也是拿出全部的积蓄。东挪西借的,尽量把喜事办的场面一些,热闹一些。18岁的小新郎。刘浩也穿着崭新的旧衣服。人五人六的。兴致之极。其中,安静民与方家父子也来帮忙。虽然这两家已成仇人,但对于本村的喜事,也是各尽其责吧。明日去20里外的村里迎娶新娘。今天下午,村中长辈、管事的要把明天的一切安排妥当,安排了村里几辆大小马车。这九辆马车今天下午都要给棚带红。最前面是灯笼放炮的。最后的车是。存放炮药的。中间什么新郎呀,亲属呀,管事的等等吧。安静民家的一辆小马车排在倒数第二,恰巧方天宝车在最后。方家是一批大菊花青的马,套一辆大车。管事的安排好一切之后。也到了晚饭时间,众人在新郎家小饮几杯,吃过晚饭,各自回家安歇。

次日清晨五点多钟。新郎家几声炮响。炮声是告诉那些帮忙的人们。该来集合了。这种装填火药的三眼枪是农村办喜事。唯一的开路大炮。时间不大,各路人员到齐。主家以及管事的人。帮忙的人也渐渐热闹起来了。菜多肉少的饺子热腾腾的出锅了。让那些所有去迎亲的人多少先吃点。不是管饱的,一人几个饺子,再加碗面汤。大伙儿趁热吃点,感觉身上也舒服。柴秀才与那花夫妻也来帮忙,自然是少不了的。那些喜字啊,对联啦,自然也都是柴秀才的事儿。马花近来,也和邻居们混熟了。她和人们说说笑笑的,忙里忙外。孙大狗不知和刘家有什么亲戚关系,也赶着大车加入迎亲的队伍。

九辆马车整装待发,冬日的清晨才是一夜最冷的时候,管事的一声令下,炮手的的三声炮响,大队人马出发了。小小的西北风吹在赶车人脸上发疼。一路的马蹄与铃声回响在漆黑的土路上。走在最前面的马车上两盏大红灯笼。照不到马前方的路。灯笼只是红,只是个样子。老人们都说马有夜眼。那就是他两条前腿内侧的那两块儿不长肉的黑点。这两个黑点差不多有半个鸡大。这种说法合理不合理?自然无人去解释,也不知道从古至今传说了多少代。可马这种家庭牲畜也确实可以走夜路。不知道为什么,在漆黑的夜晚可以看见道路。人却是不行的。自然界各种动物的本能。是人不能攀比的,然而人是有头脑与智慧的。而这种智慧是有善恶之分的。善恶的本性是无法用各种道德。礼数可以挽回的,也不是各种学术与道教。可以改变的。也可以说是人性的永恒吧。走在马队最后面的方天宝。凶恶的目光注视着走在他前面的安静民。安静民的一匹小红马拉着小马车,那就是他寻仇。寻找出口恶气的目标。那是他的眼中钉,肉中刺,不除掉他,方天宝一天也不会舒服。他爹与爷爷也是如此。恶根的基因,在这祖辈三代人的血脉里、骨髓中更是根深蒂固。

一向为人善良老实的安静民。人性的性格和他的名字。是一样的,一个安静本分的人。然而,天性善良的人。并不是因为你本分就不会有仇人。上天不会眷顾你,你的命。也极有可能不会掌握在你自己手中。

马车队到了那座破败的石桥。桥面不宽,但有点儿长。赶车人大多对这里十里八乡的道路非常熟悉。迎亲的车队每逢过桥都要放炮三声,以示吉祥。炮响过后。有人喊道,过桥啦。人们挥动马鞭。大队车马摸黑上了桥。此时,西风欲烈。幽雪飘零。车马铃声急促。赶车人眯着眼睛,因为惧怕凉风寒雪的寒冷。而此时,方天宝却怒目圆睁,怒火已冲上他的脑门。此时他有要吃人的怒气凶相,只见它挥动长鞭急崔青马。超越安静民。由于桥面太窄。两辆车难以并行。也就在大青马的整个马身与安静民的车相挤的时候,方天宝长鞭一挥,打在安静民小红马的头上。嘴里还说声,操你妈的让一下,小红马一惊,鸣叫一声,强壮的大青马往前一冲,可怜的小红马连人带车一下子掉到桥下。大青马也静了下来。前车人员,虽然没看到,却也听到异常异常之声,感觉不对。有人大喊叫,哈,出事了,有车掉桥下了。所有车马就地停下,赶了过来。有人说这雪天路滑,有人说这也不应该呀,也有人将目光转向方天宝。此时,方天宝也装的像平常人一样说,我也没注意呀,风这样大,又有雪。我是一直紧跟着。闭着眼低着头的,大家也是无奈之极。打着灯笼下桥救人。只是人也早已断气。一车两命,早已魂飞天外了。其实大家也清楚,这座桥只要掉下去的人或是马,就没一个活的。这都多少年代的事实证明了。而离此八里地另外的一座桥,与此差不多的石桥,掉下去的人,大多不要说死,几乎连点伤都没有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从古至今。应该没有一个人说得清楚。喜事遇上丧事。虽也时有发生,但毕竟是少数的。无奈之中,管事的让一辆小马车速回报信。把人弄走,办理后事,留一人看守现场,其余的人还得继续赶路去迎娶新娘。

新婚车马迎娶新娘回来,路上路过石桥村。天早已大亮。村民也早已将人和车弄走了。新婚照结。新丧必办。

东歌西哭事常有,

唯有今日喜悲分。

恶人此时殊快意,

善妇却有欲死心。

村民们也有过来帮忙宝理丧事的。也有两头忙的。刘家办完喜事,也过来安慰一下。安静民老婆及家人。此时也就下午了。安静民老婆与父母。问出事的原因?大家都说没看到。因为当时风雪交加。都急着赶路,谁都没注意。也只有走在最后面的方天宝可能看到了。可他说当时在闭眼睡觉,什么也没看到。其实大家心里也明白点什么,但毕竟谁也没看到。老天爷也急得哭着下雪。可能也是老天爷,雪眼朦胧,看不清楚。这也不能怪老天爷不睁眼呀。

当天夜里。安家父母与怀孕三个月的妻子,在寒冷的房中守着安静民的灵堂。三人毫无睡意。说几句不说几句的。都认为是方天宝害的。于是决定天亮后去县衙告状。

刘浩这小子,当晚怎么还会将安静民的丧事放在心上?新婚之夜,春宵一刻值千金呀。都说人心向善,全村的人当晚也就议论一下此事罢了。当然也有兴奋的,可谁又能真的把此事真正的放在心上呢?这就是现实中的世道,也是现实中的人心。从古至今如此。从今到永远,似乎也是如此。

第二天早晨,安静民父母去县衙告状。诉说此事。县衙也派人来调查,但必定是一无人证。二无证据,又是雪天路滑的,自然无法断定。一连三天都是如此。县衙最后是怒目而去。绝对是不管了。

三天后,新的廊六号赶马车送新娘回门了。阿佳也出殡了。此事似乎也就。了结了。安静您老婆回娘家了,这一走就是一年多。

话说方天宝家是几代单传,可恰恰到了方天宝这一辈。他老婆是一口气生了三个女孩儿。把个方家人给急的也是没办法。想让老婆再生个儿子。可方天宝老婆却再也生不出来了。也许是方家命中有子,也许是别的原因。哎呦。就是在方家被砍树的。第二年。刚入秋的时候。方天宝夫妻在天未亮时,听到有婴儿哭声。二人奇怪,出门查看。父亲的怀里。抱着一个包裹严实的小婴儿。原来是方天宝父亲先听到的,他只穿了一件裤头就出来看怎么回事儿。看是一个婴儿,就抱了起来。三人簇拥着进的房间,解开严实的小棉被。一看,原来是一个多月大的男婴。见此情景,三人是喜笑颜开,行了。这是上天所赐。也算是方家有后了。此事不大,却也在一天之内传遍了全村。村民都对这事儿也不在意。方家富裕。也正好缺个男孩。养不起孩子的人家也会送人。这也正常,没什么奇怪的。方家给孩子起名(方大全。)意思是,此子却成全了一家人全部的心愿。如今,方大全已经五岁了。他比柴秀才家的儿子。柴进人大几个月?这一转眼都是五年前的事儿了。真是日月如梭呀。

前一时期安静民的老婆也回来了。

她照顾年迈的公婆,听说他由于过度伤心,腹中之子也流产了。在这几年之中,县衙中的老林由于对柴秀才的私恨,有事没事的总是在他人面前说柴秀才的坏话。再加上他的下牙的身份,人们多少对他也有所顾及,柴秀才教书的日子也是越来越不好过。没想到如今流落到在本村教学的地步了。这是他绝对没想到的。然而。这对他也是一个意外之喜。总之,今年的春节是有着落了,哎,过了一年再说一年吧,也只能如此了。

柴秀才在家中。教儿子认字。突然听到门外有人高喊,柴老师,在家吗?一家人一听就知道是赶车拉货的孙大狗。在这几年中,孙大狗经常向他们请教学习。几年的学习,让孙大狗这个粗壮的年轻人增进不少。一般常用的字,他几乎全会了。大部分时间,那个本村的刘浩也和他一起来学习。他两人关系特别好。如今,刘浩已是。一儿一女的父亲了。刘浩和孙大狗二人进来。老柴夫妻起身相迎,孙大狗笑道,多谢柴老师这几年的教导,给您添了不少麻烦,这也快过年了,给你送点年货,算是一点心意。二人一人一份放在炕上,柴家夫妻客气道,这怎么好呀?几人客气一番之后。也就各自归去了。

老柴望着二人走去的背影,摇头笑道。这年轻人呐。哎,怎么说呀,人是好人,可干这苦力的活?基本上没人对学习。,费这么大劲呀。是有出息的人呐。

方家自从有了这个方大全的儿子以后。那简直是一家人,每天都是开心的。这个小泉更是全家人的开心果。这一家子虽然蛮横无理,更没什么知识文化。大字不识几个?对于这个儿子。是更不教什么做人的道理。那就是一个亲,一个爱,一个娇生惯养。他们不像一些有素质、有文化修养的人那样对外人说。这孩子虽然是我领养的。可是我们一直把他当成亲生的看待。一定要让他知道感恩,懂得爱等等。这些这一切的道理,对他们来一家人来说。那就是去他妈的。什么你妈的做人道理?懂得感恩,这都是扯不着的废话。只要方大全一哭一闹,方天宝那是怒斥他三个女儿和老婆,说道。你们是瞎了还是聋了?你们怎么看孩子的?儿子哭了你们看不到吗?为这事儿,他三个女儿都挨过放天宝的打。以至于方大全大一点后,和邻居小孩们打了架。如果自家孩子打到了别人家的孩子,那方天宝一家人高兴。回来抱着夸奖。但表面还装模作样的,去给被打的孩子家长赔礼道歉。如果方大全被打了。这一家人那可简直真疯了,那护犊子护的厉害。回家后再交教育方大全,以后再打架,往死里干,咱不能吃亏。什么东西是咱的,就绝不能给别人,咱家的地。也不能让别人霸占。这种思想也就深深的扎根在方大全幼小的心灵里了。这也是让他长大以后,致死不变的,当人做混子的哲学理念。哼哼。

过完年后,柴秀才继续在本村教学。学生们大小良莠不齐,智商相差更大。有的学生不能说过目不忘。但学起来也很快。有的学生不能说打死学不会。大概学过就忘。那是打死也记不起来。不知道哪个国家一个名人叫。华罗庚的。他说过一句名言是。(知识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知识确实出于勤奋。不学习是没有成绩的,可这天才怎么积累呀?就拿老吴家这个儿子吴桂明。来说吧。那是今天学了一,明天忘了二。一撇一捺,一个大,就一个人字。就是怎么教也不学不会。大冬天的,把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急出一头汗。这个人字也写不好,也真不知道那个外国名人。华罗庚对此有什么看法?也许他知道。怎样让这个看似聪明而内心却是一头猪的孩子?怎样把勤奋积累成天才?

那个临近村的。小男孩似的牛君君还算成绩平平。虽说天分不高。什么字多教几遍也还能学会。他家中祖传制作芝麻糖,手艺不错。有时也给老师带着。有点特殊的手艺的人家。多少比正常人家的生活好一点。这个牛军君却是个另类女孩儿,总是喜欢。拿根棒槌玩。就是农村人捶布的木头棒槌,是枣木制作的,特别沉。你说一个女孩子,没事总是拿个棒槌鼓弄着玩,这沉乎乎的,让谁看了也不是那么回事儿啊。有一天,观音庙的污尘老和尚来北村里给人看病。看到牛军军甚是喜爱。牛军军拿着棒槌和污尘玩,从那以后,污尘就教牛君君子一些民间武术。牛君君也爱学。这一晃就多少年过去了?

192几年夏天,国民军阀混战,全国人心惶惶,老百姓们是躲事儿也躲不过来。石有三的军队。被东北奉军张作霖追到了。大村镇附近。当时是天不作美。大雨瓢泼,河水暴涨。逃命的军队无法过河。小桥早已被洪水冲的看不见了踪影。就算有几条小船这样大的洪水。小船也是无法通过的。河边倒是有个破败而无人看守的龙王庙,当官的入庙求龙王不要下雨了。又是磕头又是烧香的求了好一阵。出门一看,乌云压顶翻腾而过,雨是越下越大。这天也到了傍晚时间,基本也全黑了。一道闪电划过,把这个当官的给气的回到庙。就给了那个泥塑的老龙王一个耳光。怒气走出。石友三听说此事,命人一刀,结果了那个当官的命。你说这种人的思维怎么就?就能统领军队了,也真是怪哉。这泥塑的龙王还真的能管住天上下雨不下雨的事儿啊。哎,又是长叹一声。迷信又害死了多少人?其实,这并不是迷信害人,是人自己在害自己。不是也有人不信神佛吗?也包括那些庙里的和尚,他们之中也有外表让人烧香拜佛,而自己却不信那一套的。这迷信与不迷信,与有文化没文化并没有关系,各种人群也都有信与不信的。

石友三斩了打龙王的官,看天上下的雨很大。天黑了,后面追兵也快到了。没办法了。用十分钟通知各部队,不管这一套那一套的了,逃命要紧,只要过了河就可以保住命。让人们各想办法。造木头也好,找门板也罢,速速过河集结。一切物资装备都不要了,其实也没有多少装备和物资了。一路逃命,早丢的差不多了,此时千军万马像下饺子一样都往河里跳。也是车马装备全部入河,绝不能留给敌人。混乱的战争也不知道要了多少人的命。这死在河水中的军兵们。谁又能记住他们的姓名。此次战役。国人又有几个人知道?然而,记住此事又有何用?石有三他这次过河,留给世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在几十年以后。人们还经常到河塘里的沙子中。捡拾到大洋以及各种宝贝,此事绝对真实。也就是在2010年以前,还有不少人在这个河河滩中寻找宝贝。在199几年的一次洪水过后,河床上寻宝的人员众多。有收古董的商贩在河岸上等着收购。直到今天,此河附近的村民还能说出。许多此类的奇闻异事。

一夜的雷声雨声,伴随着枪炮声早已结束了。凤军追到,看到河水也没办法。连夜回军了,次日的清晨却是烈日高升,晴空万里。方家却迎来了一件。大好事。那就是昨夜在石有三的军兵们跳河逃命的时候。有一辆拉物资的牛车。拉车的大母牛。看到看到军兵跳河。老母牛鄙视他们,心说。四散奔跑。逃命不好吗?真他妈笨死了。于是翘着牛逼,拉着车溜达了。老母牛拉着一车物资。漫无目的的游走,它也是神使鬼差的一直走进了方天宝的院子里。方天宝的爷爷这几天也有。发财前之前的预兆,总是感觉有好事儿。感觉非常明显。一家人或多或少也都有这种感觉。这是人的第六感觉。与神鬼绝无丝毫关系。早上的一车物资,也着实让方家发了笔大财。不能说是全县首富吧,但在十里八村的也数一数二的了。而人品的好坏。与是否节俭毫无关联的。大多数人们认为,无德之人败家。此话也不是全对的,方家父子也是挺会过的。知道勤俭持家,虽然发了财,但也不至于挥霍。一家人重新盖了新房,建了大院儿。一家人又请来远亲近邻。前来庆贺乔迁新居,活跃的气氛之中。又有一个喜事。就是那头拉来物资的。功臣老母牛又产下一只小牛。这可真是喜上加喜,一家人真是乐翻天了。亲朋好友纷纷举杯祝贺。方老爷子领着小孙子方大全,在院中放起鞭炮。二起脚。真是!

天眷奸人

人逢喜事精神爽。

好事连连亲友多。

新居落成牛添喜。

放起鞭炮敲起锣。

世俗之人永远是这样,不管你人品好坏。只要有钱有势,就会有亲朋好友。这于笑贫不笑娼,也大同小异。那么,这世上什么人会没朋友呢?那就是穷在大街无人问了。穷在大街的人。也是不论人品好坏。极少会有人理你。无论什么样的人,也无法改变这一事实。如今方家发财了,有钱了,人缘自然也就更好了。

常言道,物极必反。这句话也不全是真理。也只能说在某一方面是对的。方家庆贺完之后,方天宝的爷爷病了。那是煎汤熬药的,服饰也不见好。人的孝心与人品的善恶似乎没有多大关系。方天宝父子对这老头。也是挺孝顺的。正在这时,邻村一家的母牛也生了一只小牛。大概也七八天了,老母牛死了,小牛犊失去了母亲,没了奶吃也会饿的。方天宝用几个小钱将这样小牛买了回来。他心里想的倒是挺美。让家中这只大母牛同时喂养两只小牛犊。自己又赚了。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大母牛是死活不让这只领来的小牛犊吃奶。大母牛很宁。不是用头顶,他就是用脚踢它。急得方天宝。狠狠的打这只大母牛。就这样一直僵持了两天。把领来的这只小小牛犊饿的整天直叫,大母牛也被折腾的够呛。方天宝父子也急得够呛。这天清晨,方天宝又急了,硬是让小牛犊让他吃老母牛奶。天宝父亲拽着牛头。正在父子俩较劲的时候,奇怪的一幕发生了。大母牛不让自己生的小牛吃奶了,而是用舌头去舔领来的那只小牛犊。舔的那个仔细,那个认真,舔起来没完没了。

正在这时,观音庙的污尘和尚来了。他是来给方爷看病的。前几日,方家为老爷子的病。去请污尘和尚,请了几次。不是有事分不开身,就是不在庙里。鱼尘和尚也素闻方家父子为人,不想来?可是方家三番五次的来请。又送来不少礼物。污尘也觉得情面上过不去,于是今天早上过来看看。正赶上大母牛认亲。他舔小牛犊的目的是让。这头牛身上有自己的味道。这他们牛家从认亲的隆重仪式。但这可不是只走个形式。实际意义上,他要抛弃自己亲生的小牛。来当这只认领小牛的母亲了。他的行为与方天宝领养方大全的心情和心思是一样的。这是一种天性无私的爱。是不需要用语言来表达的,更不需要对外人说,他虽然是我领养的,但我会把他当成亲生的一样来看待。等一类的废话。这种废话是虚伪的。是说给别人听的,是在表现自己,而真正的爱是不需要用语言表达的。这种不需要用语言表达的爱。在人类中。是不分人群、国籍、高低贵贱的,牛也是如此,这种真爱是不需要什么专家讲师,或者是圣贤去教你。或任何人去怎样做的。方天宝与大母牛。不会说,更不会写。却真实的做到了。而相反的是。有一些满口仁义道德的人,他们的行为也许连这只牛都不如,就更不用说这个天性恶劣的放天宝了。

方家父子见到污尘和尚的到来,也顾不上牛了。赶紧将老大和尚迎进屋中,为老头儿看病。和尚认真的为老头儿把脉之后。皱了一下眉。平静的走出了房间,方家父子不解。追问病情如何?大和尚没吱声儿。似乎在用心用力想什么。不觉中走出了院子,来到街上。大和尚两天想了半天,最后摇摇头说。贫僧实在无力回天了,料理后事吧。方家父子很无奈。他们绝对相信这个大和尚的话。因为他们知道。全县最权威的医生。就是这个大和尚,虽然他不常给人治病。但却绝对权威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