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中秋写元夕52(1 / 2)

中秋之前两天,杨轩的病也完全好了,不过几天下来,就更显瘦了。

坐在汴河相国寺桥头品月楼二的厢房里,堂倌刚收拾好吃剩的饭菜,几名太学学子就开始摇头晃的吟诗,你一首我一首把有关月夜的古诗词抛了出来。

谈到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时,王墨林道:“自古以来,我认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写得最好的一首诗词,其他诗写的都只是一幅画,而《春江花月夜》是一幅动着的画,就像坐上一只萤火虫,沿江穿越飞行着所看到。一幅宏大的画面。”

唐淼这时插话道:“其实,大宋也有一首很好的月夜词,不过也是被禁了。是苏轼写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太学生也不是小孩了,知道被官家禁意味着什么,苏轼的《水调歌头》虽是好词,但上次唐淼提及秦观一事后,他们问问博士或学正就知道那是他们不能触碰的元祐禁令。

听着唐淼缓缓念出《水调歌头》,众人安静了一会。不知道是否沉醉在这首诗词中。

这时,纪晓林压低了声音,轻声说道:“说个你们不知道的消息,官家为了打压元祐党人,还在皇宫里立了一个‘元祐党人籍’碑,在崇宁五年正月,天空出现彗星,电闪雷鸣,一声霹雳将文德殿东墙上的元祐党人碑劈为两半。官家大惧,他以为这是上天的震怒,于是在深夜时分偷偷命人将此碑彻底损毁。”

这话一出,又来了一阵厢房的安静。

选这个酒楼是周杰建议的,因为从临河窗户能看到龙津桥上的人和举动。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过年时还对柳娘子和杨轩表哥不感兴趣的周杰,突然开始感兴趣起来。周杰和唐淼趴在窗户,一个侧着头看蔡水河面上的月亮倒影,一个则看着桥面。

桥面上男男女女,也有贩卖食物和饰品的小摊,忽然周杰喊道:“我表哥来了。”说完,用手指着桥面。

认识杨轩的几名同学围了过来,和唐淼一起顺着周杰的手指方向看去。

“脸都看不清,怎么确定是你表哥?”

“是啊,还以为看得很清了。”

周杰争辩道:“我表哥那个子,一看就知道是他。”

另一同学说道:“真不是,你表哥比那人要瘦。”

桥面上,一名瘦高男子正穿过桥面上站立或缓行的路人,像在寻找着什么。忽而那瘦高男子转身,和几步远外四盏灯笼之下站着的一名笑脸盈盈的女子对视,然后相向而行,再互执其手。

看着这一幕,唐淼像是触电了一样,喊了起来:“我想起来了,我想起来了。”“快把笔墨给我!”

然后从桌边正在写古诗抛书包的同学手中把笔抢了过去,在纸的空白处写上了: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王墨林问道:“唐同学怎么不直接写宋字?又是先写简体字啊??”

唐淼笑着回道:“我都是这样的,记起的都是简体字,先把诗词写下来省得忘了。再对照着用宋字抄出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