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唐淼标点符30(1 / 2)

宋朝宗学分小学与大学,学生处限于“南宫北宅”的皇室子孙,后宗室之疏远者亦可入学。

《唐淼标点符》既然传到了“宗学”,那没多久也传到了皇宫之内。

宋徽宗并非保守之人,自登基以来,便极力推崇王安石变法,打压当初的元祐党人势力,甚至作出过激的政令,颁旨销毁“三苏”、黄庭坚、秦观为代表的守旧派作品。其时,大宋开国后经过一百多年的和平,各地仕族为巩固势力,地方科举舞弊不断。选上来殿试之人不是地方氏族后人,就是模式化、夸夸其谈的读书人。并且仅通过殿试一纸定终身,宋徽宗觉得太儿戏了,靠一篇殿试文章来判断一个读书人的治理能力实在太荒谬。

于是,宋徽宗在登基第四年便取消科举殿试选择官员的制度,也就是断绝了地方氏族势力把控了发解试名额的弊端,截断了地方仕族通过把持地方科举获取上升渠道的弊病。

这十七年间,官员选拔皆出自汴京太学院的上舍生。宋徽宗觉得通过数年的学习和考核,可以更好的观察和判断一名读书人的治理能力。

但结果换来的是,消灭了地方势力的对发解试上榜名额的控制,又变成了太学学阀门派对学生成为上舍生把控,也就是另一种模式的固化。

宣和五年,宋徽宗颁旨,取消时间长达十七年之久的科举殿试选拔官员方式又被恢复了,希望通过增加太学学阀门派势力外的人才选拔。

对于唐淼标点这种新的断句标点符号,宋徽宗当然也不会拒绝。稍作尝试之下,宋徽宗便发现使用了标点符号之后,文章和书籍变得非常容易阅读理解。联想到要是能让官员的奏章都用上这标点符号的话,那以后每天批阅那些繁多的奏章就不必那么费脑子时,宋徽宗几乎要哭出来了。省出来的时间可以多去见见李师师、赵元奴该是多好啊,一想到这好处后,宋徽宗当即决定在大宋全境推广《标点符号》。

朝堂上,宋徽宗便亲自跟众多大臣推介起标点符号,大赞其高明之处。众大臣中,自然有个别人早已了解这标点符号,当中跟太学来往密切的宰相蔡京站了出来,道:“启禀陛下,臣以为,陛下的看法非常独到,推广此标点符号,不但能让官府之间的文书表述更加清晰易懂,还能让更多初识宋字、读书不多的人也能看得懂文书和书籍,对促进黎民开化非常有帮助。”

宋徽宗面露悦色道:“宰执这些年推广教育,可谓劳苦功高。听说,这标点符号是出自太学院,想想朕每年花费巨资在太学,培养大宋之人才,也算有了收获。”

早已了解唐淼标点符号的官员中自然有太学祭酒鲍开先。在宋徽宗提及唐淼的标点符号时,他就在等着陛下提及太学院。当听到宋徽宗说出太学院三字时,他使站了出来道:“禀陛下,自陛下登基以来,极力推崇教育,耗费巨资把太学院扩大一倍不止,至今光是外舍辟雍就有近四千师生。受皇恩的学生人数是大宋开国以来最多的,这也让更多出身平民的学生有机会进入太学院学习圣贤之道。这多年的厚积,才有了今日之薄发,实乃陛下之功、天下百姓之福。”

鲍开先一顿马屁拍下来,宋徽宗甚觉舒服,不禁喜上眉梢。但宋徽宗也知道不能只顾自己被吹捧,跟臣子也需要商业互吹的,便说道:“那是祭酒大人在太学的多年辛苦付出,才有如此硕果。”

工部侍郎李擢自然不会错过捞功劳的机会,也站了出来说道:“禀陛下,此标点符号创造之人,正是下官在四月发现之人才。当其时,下官不想错失人才,念其年幼年仅十四,故多次发函至国子监祭酒请求批准将其纳入算学院。此子不但精通用于文书表达的标点符号,而且还精通新算术算法,比以往大宋的算术更为简捷、准确,甚至让圆形面积、球体大小这类极其复杂的计算都变得极其容易。日前,下官已经计划在工部推广新算术方法,不但如此,下官还在户部尝试了新算术的应用,户部的账房官员学习后一致反映计算账本的时间节省了十之六七。而且,下官打算在太学院和算学院推广教授此新算术,以便日后更好的利于大宋,造福天下。”

李擢滔滔不绝,一点也没提及唐淼之名,还抢提拔人才的功劳。旁边一众大臣不禁暗暗骂道真能抢功啊,不但抢功抢到户部头上,甚至连太学、算学院都没放过。鲍开先这时深深后悔,嘴慢真是吃亏啊,要是自己先把太学推广算术之事说出来,哪轮到李擢这样抢功。

宋徽宗奇怪道:“还有此事?侍郎如何认识此少年?”

李擢被宋徽宗这么一问,怔住了,因为如果说出顾泉、陈仲夫极力推荐的缘由,自己的功劳就减少一半了。

李擢努力寻思该如何回答陛下之时,郑太师(郑皇后的父亲)也站了出来,道:“陛下,说起此少年,跟臣子甚有渊源。其乃臣弟于数月前,遣人前往池州所请之人才。此前京城学府流传的《三字经》、《青玉案·元夕》,还有‘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据传就是此少年所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