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20(2 / 2)

唐淼回答道:“有一首诗也是只记得一半,‘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我一下就记住了。”

张桐眼神登时定住了,确实是一首一听或一看就能记住的好诗。在脑子细品着、回味了好一会,张桐才道:“太不可思议了,这四句堪比文学大师的作品,我从来没见过,只可惜只有一半。”

其实,贾良玉和罗若浩也怔住了,这首诗确实通俗易懂、又寓意深远,很容易让人共情。贾良玉、罗若浩停下了聊天,这边张桐也停止再问,沉浸在各自的回忆之中。

这时候,店小二开始上饭菜了,这发呆的三人才醒转过来。张桐说道:“我们先吃饭吧,你梦里还有些什么有趣的东西,吃完饭后说给我听。”

唐淼道:“张先生,你昨天的汉朝历史还没跟我说完,还是您继续说。”

一旁的几个年轻人也附和着唐淼,起哄了起来,毕竟怕唐淼再继续写些什么诗词之类,而且哪里比得上霍去病这样英武的传奇故事更有趣。

张桐见状,笑道:“好好好,那吃完饭后我继续说汉末三国,等三国结束了,就该唐小神童回答我的问题了”

唐淼忙着说道:“好的。”

用完膳后,张桐就跟几个年轻人讲了半个时辰的汉末三国史,说到刘关张结义魏蜀吴三分天下,回答了众人的多个问题。张桐讲得口都干了,然后就以今天赶了一天的路、大家都太累早点去休息为借口让众人各自回房。

第二天,又是一大早就起床洗漱,吃早饭时,张桐大声问道:“贾大师,你们这里有谁会骑马?”,然后环视贾良玉等人,期盼有人站起来或举手。

可惜,众人只是抬起头,边吃边看着张桐,在张桐目光扫到自己时摇了摇头。

张桐有些失望,因为他想换坐马车,可以跟唐淼好好聊聊。

张桐的马是西夏良驹,不是普通人想骑就能骑的,摔下来可不是小事。

路上,车队一行人有了之前的经验,坐车坐累了,就下车跟着马车走,走累了,再上马车坐。中午稍微休息一下就继续赶路,这样子,一行车马赶到天黑前到了庐江县。

县城的客栈自然比镇上好,县城有城墙城门,治安匪患少,商家自然多,但还是比不上枞阳、池州。

晚饭时间,张桐就继续追问唐淼梦里的看到的事物,唐淼说出来的事大多数是张桐不明白的,只有算术是张桐稍为了解。然后张桐跟客栈掌柜借了算盘,跟唐淼比计算速度。结果真的让张桐非常吃惊,因为张桐用算盘的计算速度远不如唐淼心里默算的速度快。张桐自己的算术不太好,没什么难题能问到唐淼。张桐心里已经盘算好,回到汴京后,找算术好的朋友来考考唐淼。

从白柳镇到庐江县走的路程不远,但连着赶了两天半的路,大家确实累了,饭后众人都自觉回房梳洗而后上床休息。

第二天也是一大早就出门,这次张桐直接跟文博要求换了一下,让文博骑上赵阳那比较温顺的马,然后李虎骑张桐那匹良驹。而张桐他自己就跟唐淼坐同一马车。一路上,张桐、唐淼两人互相问问题、回答问题,年龄上的代沟已经被相互之间的好奇填平了。

过了白柳镇后,基本是一马平川的平原,车马一行人每天都能多走了十几里路。

张桐的汉朝历史讲完后,又从商周开始讲起,一直讲到大宋。可是,当唐淼问起元朝、明朝、清朝时,张桐却是一脸的不解,和王文通的表现差不多,唐淼便没再追问下去。但唐淼心里的那个疑问却有增无减。

张桐跟唐淼说,其实很多历史故事都在《史记》和后来各朝代的史记类书籍有记载,如果能进到太学院或翰林院,都有机会借这类书籍看。

唐淼很好奇怪的问道:“那是什么书都有吗?有些梦里奇怪的工具和机器,还有火器,很想找书来看看是怎么回事。”

张桐也好奇起来,问道:“工具?机器?火器?”

俩人又交流了起来,这方面张桐给不了唐淼多少回答帮助了,因为他本身真的对这类不怎么了解。

几天下来,这一中年一少年,对对方了解越多,就有了更多的不解,也有了更多的好奇。

张桐已经打定主意了,到汴京后找一些对这些了解的朋友来解答一些未知之谜。而唐淼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到汴京后去书铺找找有没自己想要的书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