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大结局62(1 / 2)

参谋长在掌声中走上主席台:“战友们,弟兄们,自动解散后我们捉鬼斩妖大队还留下一些财产,医院和学校我们赠送给MM抗敌基地人民和芒高坝人民,其余工厂和大队财产由大队部处理给我们的队员;经过各单位队员代表集体讨论,我们的队员在芒高坝是克是留有三种方式:一种是拿着解散费回到华夏国自己淘生活,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人分三匹战马,由大队部护送回国;一种是拿着解散费留在银三坝地区自己淘生活,同样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同样每人分三匹战马,由几个人或者更多人搭伙买下大队所办的工厂,既当工人、又做老板,当然这个价钱对你们绝对只是意思意思;还有一种方式瘪得战马分,解散费也只能拿一半,就是跟着我和大队长、副大队长再走一回‘夷方地’,到瘪得战乱而且文化和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地方克,一心一意地做生意、开工厂、办农场、赚外国人的钱,开枝散叶养育我们的子子孙孙,路费也是由大队部出。为了这些人的前程,大队部已经在遥远的美洲挨某个小国家购买了一个名叫‘猎鲨’的小岛,可以进行种植、养殖、捕鱼、加工,可以搞建筑、搞旅游、开工厂、办经贸公司,足够几千人在那里淘生活了。前往猎鲨小岛的人可以带着家里的父母、妻子、丈夫、儿女一起克,父母克不成或者不想克的可以带两个亲兄弟或者亲姐妹克,人数超出的自家出路费。”

顿了顿参谋长又道:“为了让每个人都过上好日子,保护自己不被外国人欺负,克猎鲨岛的人需要自愿参加一个组织,这个组织的核心是在我们那块土地上建立一个大家庭,既参加劳动搞生产,又承担保护所有家庭成员的义务。这个办法不是我们自个想出来的?是跟人家学习来的,远的我们认不得,在我们YN省的FX湖畔就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榜样,几百个乡里乡亲有地的出地,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十多年前即在湖畔小X山齐心合力办了一个社团,这个社团的名字叫做“小X山合作社”,既种植粮食、菜蔬,又开商店、办肥皂厂、办蚊香厂。借鉴小X山合作社的社规,我们大队部和队员代表们又补充了几条,我们的合作社突出一个‘公’字,所有社员完全平等,男女平等,瘪得哪个高人一等,社长和副社长完全由社员自己投票选择,三年换一回;合作社的社员不一定每个人都在合作社做营生,不管你是离开合作社出克单干还是留在合作社搭伙干?不管你是当公司老板,还是当学者、当医生、当教师,都是社员的一分子,每年都要按照自己的收入交一定比例的资金给合作社,每年回社里参加一些体力劳动,合作社碰到麻烦或者外部威胁时使用枪杆子保护合作社;在家的社员人人都要出力气参加劳动、出力气保护合作社和社员的利益,劳动的时候各尽所能,分配的时候多劳多得,六十岁退休全部人拿一模一样的退休工资;小家庭成员的生老死病费用、住房费用、吃饭费用、读书费用、结婚费用、旅行费用、打官司费用都不需要自家操心,全部由合作社供给,不管病重还是病轻、不管小家庭娃娃读多少年的书,费用完全由合作社负责报销。”

主席台下的队员和主席台上的贵宾们均被震撼了,参谋长接着又道:“今天我先吹个风,大家有什么疑问、有什么听不懂的,可以找我和大队长解释,也可以找各位连长、排长和队员代表解释,根据自己的情况,在三天内慎重地作出对自己有利的决策。”

阅兵式前,秦柱子已经带着李佳芮回到芒高坝,所有人都未想到,在小码头当“将军”当得风生水起的秦柱子,竟然第一个拉着李佳芮跳上台:“我秦柱子从来都是捉鬼斩妖大队的人,今后还是捉鬼斩妖大队的人,我们夫妻不干那个什么‘将军’了,等不得过三天时间才说出来,今天就第一个报名克猎鲨岛参加合作社!”

坐在主席台上的郑老师也走到台前笑眯嚯啰(方言:喜笑颜开)地大声道:“我老郑也报一个名,我老妈妈(老婆)、儿子、儿媳妇、姑娘、两个小孙子加起来一共七个人,都克合作社当一个合作社好社员!”

云焕先生赶紧紧走几步,双手接住郑老师道:“太欢迎老师您家了,老师千万记得带上那张不同寻常的围棋桌喔!”

大队长和参谋长的讲话可不是一件小事情?所有人都像炸了锅一样,纷纷围住了大小干部和几个队员代表们问过来问过克,很快大家都明白了什么是“合作社”?什么是“社员”?什么是“各尽所能”?什么是“多劳多得”?什么是“不养懒人”?什么是“自愿进出”?什么是“黑种人”?什么是“白种人”?什么是“棕种人”?所有人均瘪得百战老兵的“淡定”了,心乱,动作也乱!要么抓耳挠腮地赶紧找到平常要好的朋友们商量,要么赶紧克挨自家老婆通报和请示?

关于个人的何克何从问题:一些人在两年时间里接受了许多进步思想的影响,愿意为国家和民族多做一些事,已经做好了打败日本人后继续为家乡父老扛枪打仗的打算;一些人的父母人老体衰不能走远路了?需要留下尽孝;一些人感觉到身体很疲惫,需要好吃好喝地修养一阵子;一些人手里有了一定资金,决定就在熟悉的地方凭借个人能力发家致富;一些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下不了留或克的决心,最终放弃了再走夷方的全新机遇。

经过一些反复,最后有二百一十三位队员决定回华夏国生活,有一百零一位队员决定留在银三坝(其中七十多位本来就是银三坝人氏,另外很多位则是因为娶了银三坝姑娘做老婆)生活。由大队部做主,把这一百零一位队员集中到一起,给他们每人分了三匹战马,要求他们抽签决定谁到什么工厂?原来就在工厂工作的原地不动,由他们拿出每人解散费的十分之一共同买下所抽到的工厂,把大队所有的财产全部处理了出克。

在回国生活的队员中,有一些志愿人士接到了一个特殊任务:由他们秘密地往MM抗敌基地附近运输了一批卡宾枪、冲锋枪、中正式步枪、轻机枪、重机枪、掷弹筒、迫击炮、步兵炮、高射机枪、七五轻型山炮,包括了一批数量可观的枪弹和炮弹,全部藏匿到一个隐秘的山洞中,其中的一部分中坚分子更是做好了轮流管护数年的准备,到时候会有人前来传达下一步怎么办的命令。

此外,大队部又为留在银三坝的队员出谋划策,要求他们慢慢地设法加入所在地国籍,教给他们与原住居民和谐相处的方式方法,传授共同经营工厂的办法,定下经营原则和维持社会秩序原则,将部分武器包括各人使用的轻、重家伙留在了芒高坝,和当地民团共同承担起保护银三坝居民的义务。

选择第一种方式、第二种方式的队员决定了,加上已经在米国执行任务的六位队员,选择第三种方式的队员刚好也是二百一十三位(包括了几十位银三坝缅族和XL族、LG族子弟),加上他们的家属,到猎鲨小岛的人大概要大大的超过一千人,这些人将从湄公河乘船转XL国MG港,再包乘海轮前往处于另外一个半球的大美洲。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