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六面开花之三合一的厉害54(1 / 2)

十家村的地形虽然易守难攻,毕竟周周围围都在日本军队的势力范围内,在十家村打仗容易被兵力占优势的敌人团团包围,最后还得进行突围战?最好的应对方法还是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立即往于自己有利的某个方向再走一程,牢牢地掌握住行军方向主动权、战场选择权、战与不战主动权。这样做的好处一个是再不让对手堵在自己的前面,另一个则更多是为十家村四十多个村民的安全着想。

说干就干,伤员的情况已经有所改善,三个突击队人少马少容易调头,大家七手八脚将需要携带的粮食、马料、武器一捆一绑,分分钟装上马驮子,全体人马立即驰往茫茫森林。

紧接着,两股追剿日军也在十家村暂时汇合了,不仅仅兵强马壮,还从十家村村民口中知道了抗日军的基本情况。所有清楚敌情的日本兵均非常高兴,均对最后歼灭这些抗日军信心十足。

心里面带着一股强烈的报复邪火的日军,当然要紧紧咬住前面的抗日军了,两股日军合成一支大约两百七十人的追剿队伍,骑着大洋马或者本地马,携带两挺重机枪、六挺轻机枪、八具掷弹筒、二门轻迫击炮,就跟在突击队后面,两军之间仅有十多千米的距离?

在现有的五十几位队员中,许光汉连长无论是职位还是资历和经验,绝对是妥妥的老大哥。当三个突击队爬上一个小山坡时,许连长仔细看了看周围地形,哈哈笑道:“我们后边跟着的敌人必须坚决解决掉,让他们随随便便跟着搞不好就要出大事?你们几位好好看看下面这个山沟,实在是个打伏击的好地方,日本兵进来后,两头一掐一个都跑不掉,我几个是不是就在这叠上给日军来一家伙?”

众人听罢,都又观察了周围,顺保、王栋、邵小队副队长均赞成道:“确实是个好地方,日本兵想要追击我们,只有走这条山沟沟或者爬我们现在站立的半山坡,日本兵一旦进了这个地方,不死都要脱层皮!”

我们的青年邵大纲也仔细看了这个地形,在别人俱都作出认定的时候并未讲话,想了想对许光汉连长道:“老大哥,我还是有不同意见,我觉得这条山沟沟虽然是个打伏击的绝秒之地,但是它的纵深却有点短,日军既然将近三百人,加上骡马一个跟着一个走的话,这条山沟沟最多只能容纳一百七、八十号人马,剩下的一半人我们很难一口就全部吃掉?这一半人完全可能和我们拼老命?而且也会向绿头苍蝇一样继续盯着我们追?何况碰到这种地形日本人也会特别警惕?”

许光汉连长听到不同意见后,并未摆老资格固执己见,自己又认认真真审视了山沟沟的前前后后:“小邵队长不错啊,这个‘比较短’幸好被你看出来了,如果贸然在这叠上打起来,确实有你说的那个可能性,本老大哥确实是心急了,漏算了日军和马队的行军长度,我放弃先前的提议,我们继续前进,再找找其它不会引起日本兵特别注意的、可以一劳永逸解决日本兵的地方?”

紧接着突击队又来到一个半缓山坡,山脚下是一个半个足球场大小的小平坝,几个队长慎重地打量一番山势、地形后,都下了决心,决定就在这叠上稳稳打一仗。大家把伤员和骡马藏在安全的地方,开始延着山粱挖掘战壕、修造外表看不出来的阻击工事。

大约两个半小时后,一心想要建功立业的两百多日军果然又跟将上来。在这之前,日军指挥官曾在刚才那个山沟沟沟口犹豫了一会,并且派遣二个得力的军曹,各带着十几个士兵搜索了山沟上的左右山坡,在山坡上发现了很多突击队遗留的痕迹,还发现这伙足有五、六十人的华夏军极为“胆怯”,遇到如此上佳的地形,却根本瘪得与“蝗军”打上一场的勇气?带队的少佐对前面敌人未免产生了一些不屑感觉,这种“不屑”感觉虽然不太浓、不太深,却刚好足以影响一支军队的胜利与失败了?

眼下日军追剿队又来到一个缓坡,建功心切的少佐先生根本未采取任何防范措施,也完全未重视身后的小平坝,仅仅用望远镜粗略地朝山上看了看,连搜索尖兵都不派,即让前面一百多人摆出散兵线压上山顶。

奉命继续追击的下级军官和士兵们也很大意,携带三挺轻机枪、三具掷弹筒作为主要打击武器,士兵与士兵之间仅间隔两、三米就开始攀爬缓坡了。前后人马的衔接和火力掩护也有问题?排头兵已经接近坡顶突击队战壕,后卫一百多人还在山脚下,重武器则静静地躺在马驮子中,而且大部分人均无应该有的战场警惕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