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这次老刘要给皇太极搅个天翻地覆37(1 / 2)

御林军队列的中部,仍然有一列马车队。

这是朱侯婴的皇家马车队的一个分队,朱侯婴还在大凌河往长生岛的路上。

马车队里承载的是刘邦新纳入后宫的几个嫔妃和才人。

长生岛那边已经修建了简易的皇帝行营。

还有简易的后宫。

刘邦这可不是为了享乐。

而是为了皇家血脉的传承。

再忙,也不能耽误了培育后代。

以后老刘都会这样安排。

出行的时候会带上一队后宫,怀孕了就送回去养胎。

什么事都不耽误。

很快,御林军就到了天津港水师码头。

星罗棋布的水师战船和运输船正在海面上等候着。

拂晓的时候,曹文诏的平奴骑兵营已经走了一波了。

现在轮到御林军。

刘邦跟朱可夫上了天津水师的旗舰,御林军精锐先上战舰,战舰装满后,再上运输船。

刘邦的旗舰和一队战舰先启航了。

后面还有战舰和运输船还在继续装船。

战舰开道,虽然内陆海面上没有敌对的水师,但是水贼也不可不防。

天津水师目前有战船三百多艘,运输船八百多艘。

不过这些战船跟郑芝龙的舰队完全没有可比性。

最大的战舰也就是郑芝龙送来的那种,六门红衣大炮的。

就是这种战舰,也才十来艘。

其余的都是小型战舰,最多装两门红衣大炮,甚至没有红衣大炮,只是一般的小型火炮和弗朗机。

运输船也参差不齐,大的运输船挤一挤可以装几百人,小的就是渔船改装的。

现在是战时,物资紧缺,天津水师这个架子总算是搭起来了,细节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御林军一万五千人,曹文诏的平奴营两万人马,连人带马,一趟是运不过去的,要两三趟。

先开始运了再说。

从天津港到长生岛的直线距离是四百多里,接近五百里,顺风的情况下两天就可以到了。

最多三天。

正好这几天都是顺风,所以刘邦定在这几天出发。

这段时间将士们都已经习了水性了。

不说水性有多好,至少是在水里可以不沉,可以简单的游一段距离。

这就够了。

船也都坐过了,起码可以做到不晕船。

那些晕船的将士,每天都会被拉去坐两个时辰,直到不晕为止。

一路上也是顺风顺水,风向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天津水师的这个旗舰,长四十四丈,约一百五十米,宽十八丈,约六十米,是仿郑和下西洋时的宝船的规模建造的。

天津水师就这么一艘巨型战舰,只有六个红衣大炮的炮位,也就只装了六门。

火炮数量也不是跟船体大小直接对应的。

郑芝龙的战舰比这个要小,但是也能装二十门红衣大炮。

这艘旗舰现在就充当着刘邦的移动皇宫,他在上面处理奏章,举行酒局。

带来的后宫嫔妃也都住在上面。

酒局结束了,刘邦就与她们谈人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