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练兵,喝酒(1 / 2)

刘邦完全可以直接组建一支几万人的御林军,但是他没有这么做。

因为他是皇帝,才刚刚登基,很多事情需要他总揽全局,还无法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一支军队上。

另外一个关键原因,根据他多年的带兵经验,一支军队由小逐步做大,才是最稳的。

这能确保军队的战力,也更能确保他对军队的掌控力。

现在这几百人的队伍,以后都将是这支御林军的军官。

当然,前提是活着的话。

现在朝夕相处,以后还要生死与共的这帮兄弟,将是他的军队管理干部团队,也将是他真正亲手掌握军权的骨干。

带领御林军返回皇宫后,刘邦径直来到御书房。

朱家卫的酒局已经准备好了,所有人都在等候他的到来。

一番君臣见礼之后,皇帝入座,其他人也都跟着入席。

“朱聿键听旨,朕命你为朱家卫指挥同知,朕不在京城期间,你负责处理朱家卫日常事宜。若遇大事,快马向朕禀报!”

觥筹交错之间,刘邦下了一道圣旨。

“臣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聿键跪拜领旨。

朱聿键今年二十五岁,是老唐王的孙子,唐王世子的嫡长子。

历史上就是他在建奴寇关的时候,自组了一支军队进京勤王,却被朱由检严旨呵斥,令锦衣卫将他幽禁在凤阳。

一直到南明弘光朝廷建立的时候,他才被放出来。

弘光朝廷覆灭之后,他被郑芝龙和大臣们拥立为帝,是为隆武帝。

隆武帝试图挽回局面,励精图治,怎奈何郑芝龙之流只是海盗出身,只想着挟天子以令诸侯。

隆武帝近乎于傀儡皇帝,许多政令和主张都得不到实施。

最后兵败被俘,绝食而亡。

可谓是铮铮铁骨,抗清的意志坚不可摧。

这样一个宗室子弟,刘邦将他任命为朱家卫指挥同知,也就是朱家卫的二把手,意义就比较深远了。

老刘准备出去浪。

皇帝出去浪,正常来说就要有太子监国。

但朱由检又没有儿子,立不了太子,也没有活着的亲兄弟。

所以老刘想了个稳妥又折中的办法。

设一个朱家卫的指挥同知,作为隐含的监国宗室,并不明确宣布为皇位继承人。

一旦刘邦遭遇不测,朱聿键可以顺势监国理政,进而继位。

以他的铮铮铁骨,肯定会代表朱家和大明跟后金死磕到底。

毕竟刘邦这是要出去浪,去亲自领兵打仗的。

风险系数远高于原历史空间里每天缩在皇宫的朱由检。

如果局面展开顺利的话,朱慈烺一出生,刘邦会将他立为太子,兼任朱家卫指挥同知。

指挥同知按明朝的官制一般设置两名,特殊情况下可以设置多名。

下面还可以任命指挥佥事,指挥同知和指挥佥事都可以作为辅政宗室,稳固朱家和太子的地位。

做完这个安排,刘邦心里安心不少。

自己这个穿越者胆子是比朱由检肥多了,但是这样带来了很多不可预知的风险。

自己万一挂了,大明怎么办?

现在打了这个补丁,局面就稳固多了。

刘邦和一众朱家卫的宗室子弟畅快地喝起来,不断推杯换盏,好不热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