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亲自给新京营发饷银(1 / 2)

“黄得功听旨,朕命你为京营总兵,即日起设立新的京营,实兵实饷,每日勤加操练!”

“臣黄得功谢皇上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道圣旨下来,新的京营就诞生了。

为什么要设立新的京营?

刘邦嘴角露出一个狡黠的弧度。

不破不立,设立新的京营比改革一个旧的京营难度要小的多。

如果在旧的京营里进行改革,既得利益群体就会通过各种方式反抗这些改革措施。

如此必定要经历一番扯皮,改革效果也不一定好。

而如果直接设立一个新的京营,把旧的京营放在一边。

资源都集中到新营,久而久之,旧营就形同虚设了。

效果自然就达到了。

“擂鼓,点兵,聚将!”

刘邦大手一挥。

“是!皇上!”

黄得功马上令鼓手击鼓,聚将点兵。

一炷香的功夫,校场上才到了几千人。

刘邦大马金刀坐在点将台上,淡淡地对黄得功道:“黄将军,这些人就是新京营的骨干,今天没到的全部都是旧京营的。”

“是!皇上!”黄得功抱拳答道。

心中不禁暗叹,皇帝这招实在是高!

突击检查之下,能马上到校场的,都是好兵将,能吃苦耐劳肯听话的。

迟到的或者干脆就不在兵营的,都是勋贵之后或者老兵油子,放在老兵营让他们自己烂在锅里。

京营改革不是没有尝试过,曾经尝试过多次。

但京营的兵大部分都有关系背景,吃喝嫖赌样样来。

军官吃空饷,士兵迟到早退,甚至不来,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既然改革难,那就不改了,让他们自己腐烂,最后相同虚设,自己消亡。

咱们另起炉灶,建立新的京营。

高,皇帝实在是高!

几代先皇没有做到的事情,新皇就这么简单的两道圣旨安排下来,就都解决了。

并且一点浪花都没有掀起来。

“把银子抬上来!”

刘邦再次大手一挥。

一箱箱的银子抬了上来。

“看哪!银子!”

“是银子!要发饷银了吗?”

“皇帝要来发饷银了?”

“俺已经几个月没领饷银了,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

京营虽然大部分都是勋贵子弟,但是也有少部分是老实巴交的穷苦人。

校场上这几千人基本都属于这类。

“各位将士!朕今日亲来组建这新京营,你们就是这新京营的骨干!”刘邦起身缓缓走到校场前面,面向几千官兵,大声说道:“新京营按月足额发饷,先预支半年的饷银。现在开始发饷!”

现场自有厂卫大声重复刘邦的话。

毕竟这么大的校场,几千官兵在这,后面的人可能听不清楚刘邦的声音。

“足额发饷?”

“预支半年?”

“我的个乖乖呀!”

听到皇帝的话,人群瞬间就炸锅了。

大明的财政状况他们是大概了解的,饷银一直都在拖欠,不时发一点也就够个温饱,糊个口。

所有人都非常震惊,不敢相信,但又不得不信。

这是皇帝亲自说的,银子就摆在眼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