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我承认之前说话有点大声81(1 / 2)

疯了的大水牛躺在那里,脖子上插着锈迹斑斑的钢钎,伤口和口鼻都在咕嘟嘟冒血,它之前四肢挣扎以至于周围地面都有些翻卷。

这一幕对于寻常人来说还是相当惊人的。

尤其之前大水牛疯狂横冲直撞的样子和此时躺在那里不动的画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始作俑者的陶安则一下子就成为了村民们的焦点。

他看着白白净净高高大大斯斯文文,居然凭一根钢钎就把疯了的大水牛干掉了!

就那么眼花缭乱的一下,村民们压根就没看清,牛脖子上就插着钢钎在冒血了,然后挣扎一番躺那里不动……

陶安站在大水牛一二十米外静静打量,哪怕它已经不动了依旧没有放松警惕,小心一点总不会有错的。

他记得很小的时候,爷爷奶奶杀年猪,猪血都已经放干了,眼看就要下锅用开水汤猪毛,然而明明死去的大肥猪却扑腾了一下,给人杀猪匠差点把蛋蛋踢碎。

反正这会儿哪怕谨慎过头了,也总好过意外的发生。

见危机解除了,村民们这才渐渐围了过来,七嘴八舌说什么的都有,有的后怕,有的惋惜,有的激动,有的惊叹,还有哗然的……

“刚才好黑人哦,牛跑起来我肝都在颤,囊个就疯了呐”

“二大爷打电话说是遭蛇咬的,怕是五步蛇哟”

“陶安你囊个了?没得事撒?刚刚好黑人嘛,你居然一棍棍将它插死了,凶得批爆哟”

“这条牛可惜了,还能犁地好几年的”

“耶~,看不出来撒,城里头回来的娃儿都弄个厉害嗦,听说你最近在练武?”

“二伯呢?还在树上,脚杆软了,下不来,大家快来帮哈忙……”

看到七嘴八舌陆续蜂拥而来的村民,吵吵嚷嚷陶安也听不清楚他们说些什么,不过还是大声提醒道:“先站远点,不要靠近,万一牛板一哈囊个办嘛,整到一法式不得了哦”

回来一段时间,陶安的老家话说得越发顺溜了,他在省城多年,平时虽然也说方言,但在老家这边,口音还是有点区别的,咋说呢,比起老家这边,省城那边的方言有点‘拉丝儿’。

反正经过他这一提醒,村民们虽然心情各异,但却不敢靠近死去的疯牛了,实在是之前那家伙太过吓人,所谓虎死余威在,疯牛虽然不是虎,但依旧有余威。

如此陶安反倒成为了村民们焦点。

“伱囊个弄个楞个厉害呐?”有一村妇看向陶安惊叹道,无法想象斯斯文文的陶安有这本事,一棍子就插死疯牛了,她都没看清。

老实说,她这句方言外省人听着肯定打脑壳。

边上有人附和道:“对头,你不怕迈?要是我的话,脚杆都打闪闪,更别说给它一下子了”

“运气好运气好,我也是被黑麻了,慌张之下给了它一钎子,囊晓得就弄死了”,陶安尽量和稀泥,倒不是刻意隐瞒什么,只是解释起来太麻烦。

就在他被围观的时候,按辈分陶安的称呼二叔公的老人,在其他人的帮助下总算是下树来到了这边。

他看着死去的大水牛心情格外复杂,后怕是肯定的,随之而来的是心痛,心痛养了多年的牛,也心痛这是一大笔损失。

这么大一头牛如今价值一两万呢,在农村家庭来说可是不小的数目。

可事已至此,他也没办法,浑浊的目光巡视周围,最后看向陶安心有余悸道:“人没得事就是最好的”

现如今,虽然穷的依旧穷,富的依旧富,但再穷至少生活还过得去,不至于家里死了一头牛就天塌了,人没事儿就是最好的结果。

如果因为自家牛疯了,导致有人受伤亦或者出什么意外,二叔公那才不知道怎么办呢。

“二伯,牛死了,肉还能不能吃?如果卖了的话,还能挽回点损失”,有人把注意力转移到了死去的疯牛身上。

虽然弄死疯牛的陶安关注度更大,但对农村人来说,很多时候更关心实际,陶安再厉害那也是他的事,最多让人惊叹,茶余饭后让人讨论一段时间,可牛啊这些东西可是和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

二叔公也有些茫然的摇摇头道:“我也不晓得牛肉还能不能吃,怕是不得行哟,我看到它被一条洛铁头咬的,没一哈哈就发狂了,身上有毒,怕是要不得了”

洛铁头是一种剧毒毒蛇,这点陶安还是略有耳闻的,只是这种毒蛇的毒能让一头大水牛疯吗?难道是神经毒素?也不一定,也有可能大水牛只是单纯的吃痛发狂,反正事情都这样了,纠结那么多也没用。

“那囊个办呐?”有人追问,这该如何收场。

担惊受怕后的二叔公干脆坐在地上长吁短叹道:“等公安和消防的到了,看他们囊个说嘛”

现在农村人都接触网络了,反正什么事儿找他们一准没错,他们就跟万能的一样。

警报声已经越来越近了,而且估计是消息很快传出的原因,陆陆续续还有人跑来看热闹,越聚越多。

等待的过程中,处于中心的二叔公回头看向陶安说:“安仔,今天你差点出事儿,而且多亏你了,要不然还不晓得囊个收场,晚上来我家吃饭”

老人家心头后怕,用这种最朴实的想法表达自己的心情。

陶安摇头婉拒道:“没得事二叔公,我也就受到了点惊吓,吃饭就算了,毕竟哪怕不是我,等下公安消防到来疯牛也还不是分分钟解决”

二叔公还想坚持一下,不过边上却有人再度将注意力转移在陶安身上问:“刚才那种情况,你是囊个反应过来的呢?要是我,估计遭一牛脑壳就顶死了!”

陶安心头哭笑不得,暗道虽然自己一钎子把疯牛插死了,但还在正常人范畴,巧合也好,意外也罢,都解释得过去,毕竟人被杀就会死,牛也一样。

如果是自己身上发光,一拳将其锤死,亦或者发出剑气刀芒斩杀,那才解释不清呢,虽然自己如今没那样的本事,反正目前问题不大。

村民们这会儿也就觉得刺激罢了,还不至于离奇的程度。

当然,这也是在没出什么大的事故前提下,否则这会儿就不是这样一副和谐画面了。

不待陶安说什么,这会儿公安和消防的都到了,在一些村民的引路下来到了山坳中,好家伙,人来的还不少,有公安,有特警,跟着消防,甚至后面还有医护人员,陆陆续续得有二三十人。

眼尖的陶安居然还在人群后面看到了抗摄像机的!

就一头牛发疯了而已,至于这么大阵仗吗?

不过仔细一琢磨的话,这种事情可大可小,往小了说就是一头牛发疯,往大了说,是很可能闹出人命的,为了防止意外发生,重视起来似乎也正常。

不可否认的一点是,一些公安特警是带枪来的,真家伙,而且他们一来,似乎空气中都充满了安全的气息,哪怕之前疯牛已经死了似乎都没有因为他们的到来而让人更安全。

他们到来的第一时间就开始疏散群众询问情况。

可是呢,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村民们害怕疯牛却不怕他们,疏散工作让人头疼,打不得骂不得那叫一个无语,而且周围七嘴八舌说什么的都有,吵得人家‘办案’人员一阵头大。

好在疯牛已经死了,场面再怎么样也不至于更糟糕。

当公安消防到来的时候,人们被吸引了注意力,陶安就默默的退到了人群之后,出风头的事情他并没有什么兴趣,甚至他都还想默默溜走呢。

然而快速了解事情经过之后,他还是被人推出来了……

“居然是你!”带队的王警官看到被推出人群的陶安当即惊讶道。

这种场合陶安也没套近乎,而且双方也不熟,只得笑道:“王警官,是你带队来的啊”

这不明摆着的事情嘛,腰里别枪的王警官摆摆手说:“他们说疯牛是你一钎子插死的?你还有这本事?”

“运气好运气好,我也是慌不择路被逼得没办法了”,陶安一脸后怕道,倒没有多少是装的。

虽然有点离谱,但事实就是这样,之前已经了解过了,他还是点点头说:“确实太危险了,这次你还真是运气好,以后……以后也不想出这种事情,但如果真发生了,最好离远点,等我们来处理,出了事情后悔都来不及”

不管是出于职责还是场面话吧,人家至少是真心在为群众安全考虑。

他们后面到来,没有亲眼目睹之前的场面,而且疯牛都死了,也就没一开始那么紧张了,接下来按流程处理就是。

陶安顺便问了一句道:“王警官,这头牛接下来怎么办?”

他这一句话,倒是将周围一些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

“出了这样的事情,牛虽然死了,我们也是要带回去的,而且还需要几个人和我们一起去做个笔录,对了,牛是你杀死的,你也要去”,王警官想了想说道。

陶安赶紧说:“不是,我的意思是,这头牛该如何处理,它毕竟我二叔公养好几年了,你也知道这对他老人家来说是不小的损失”

“这个我也不好说,根据你们的说法,牛是被蛇咬了发疯的,那么就有毒,大概率是不能卖了,这个我们也没办法……”,王警官叹息道,自认倒霉的话他没说得出口。

说话的时候,其他警务人员在维持秩序,消防去牛那边查看情况,跟来的医护人员见没什么事儿就撤了,倒是有抗摄像机的在到处拍摄询问……

王警官一句话就把周围的人干沉默了,二叔公听到他的话也目光黯然。

是啊,出了这种事情,自认倒霉之外还能怎么办?人家警务人员也没有义务赔偿啊。

想了想,王警官试探性的问:“对了,这头牛有没有买保险?如果有的话,倒是可以找保险公司进行赔偿……”

其实他也就随便一问,保险这种东西嘛,懂的都懂,尤其是农村人,更是没有给牲口买保险的习惯。

陶安闻言,和其他人都下意识看向了无比惆怅的二叔公。

哪儿知他眼睛一亮道:“嘿,别说,我家牛还真买了保险的,去年有人下乡推销牲口保险,我被烦得不行,顺便就买了,左右不过几十块钱,真能陪啊?”

还有这事儿?

王警官当即笑道:“这就好办了,等下老人家你去找到保险单,我们这边也帮你联系一下……”,说道这里,他看向后面的摄像机又道:“出了疯牛‘伤人’事件,这么多人出动,县电视台的都来了,搞不好要上本地新闻,如今又是网络时代,我看很多人都用手机拍摄了,估计会发朋友圈和短视频,多少还是有点舆论的嘛,加上我们这边沟通,估计赔付的问题不大”

听他这么一说,貌似事情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二叔公皱着的眉头也舒展开来了。

接下来就是走流程,拍照记录,询问民众情况,消防的打算把牛弄走,需要检测过后出具证明,还能食用会进行归还,不能食用需要进行正规销毁。

然后呢,一些相关人员需要跟他们一起回去做笔录,只是走个过程,毕竟又不是什么犯罪,仅仅只是一次寻常意外罢了。

陶安作为一个相对关键的人物,自然是要跟去的。

可他突然想到家里还熬着的白花露,这要是去了就耽搁关键收尾了啊,于是不得不向王警官提出:“我能不能不和你们去?家里有要紧的事情,能不能通融一下啊,实在不行我忙完了自己去?”

“这……,也不是不可以,毕竟你又不是什么罪犯,严格的说起来还是做了好事儿呢,情况我们基本上都了解了,还做了记录的,你看一下,确定没问题签个字就行了”,王警官想了想,不知道处于什么情况,居然同意了下来。

这倒是让陶安自己都感到意外,不过这样一来再好不过了,不必那么麻烦。

接过他递来的简单记录,陶安看了看,情况属实,也就签了自己的名字。

对他来说,这件事情算是告一段落了,后面的事情自然由二叔公以及他的家人去派出所处理,关于死去疯牛的赔付,派出所方面也会尽量帮忙。

事情处理得差不多,该回家的回家。

散场的时候陶安才留意到,好家伙,不知不觉四面八方居然汇聚了几百号人跑来看热闹,不都说农村如今地广人稀吗,这些人那儿来的?

而且那几个拿手机拍摄的,貌似是本地有那么一丢丢名气的网红吧?

“陶先生,我们是本地电视台的,能不能对你做一个简单的采访?就问你几个简单的问题,你随便回答就好了,其他的我们都了解得差不多了”

就在陶安回家的时候,扛着摄像机的人找到了他。

自己居然也有被采访的一天?打牛英雄?

他突然想到,影视或者小说中的人练武之后都会第一时间想到把牛怎么怎么样,未曾想自己居然真的有这么一天……

“采访有钱吗?”陶安好奇的问了一嘴。

拿着话筒的人被他一句话差点噎住,哭笑不得道:“陶先生说笑了,钱肯定是没有的,我们都穷得叮当响呢,本地电视台本身就没有什么关注,但为了维持下去,总要找到事情报道吧”

“开个玩笑,别当真,想问什么就问吧,我没问题,对了,播出的时候能不能打码?我只是不想出风头,这又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情”,陶安笑了笑道。

对方嘴角一抽,心说你是不是想得有点多了?我们就认真工作(敷衍了事)而已,还真能给你搞出名不成?

但他还是说:“我们自然是遵从当事人的意愿,好吧,我们正式开始,请问陶先生,当时你是怎么得知这件事情的,然后来到这里后是怎么想的,看到了什么,面对疯牛是什么样的心态?对于现在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都是一些很正常的问题,也不存在什么事先沟通对稿,陶安如实回答即可,双方简单交流就分开了,毕竟这又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新闻,过后都不会泛起什么浪花。

总之事情就这么结束了,人们逐渐散去,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当然了,在这个人手一个智能手机的时代,这个事情在本地还是渐渐开始流传的,毕竟发朋友圈发短视频的还是有那么一些人……

回到家之后,陶安一拍脑门哭笑不得道:“合着我跑去一趟,经历惊心动魄不说,还损失了一根钢钎呗?”

他那根捅死疯牛的钢钎被带走当成‘证物’了。

前前后后忙碌了几个小时,回来也才中午,距离白花露起锅的最后关头还早。

抛开其他不谈,陶安开始认真审视自己的这次遭遇,心头颇有感悟。

“不得不说,经历这样一遭,我的‘战斗力’起码翻了一倍!”思索下来陶安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

所谓的战斗力翻倍,并不是他一下子体魄亦或者修炼的功法提升了多少,而是因为心灵上的成长,当战胜恐惧之后,心态自然就不一样了。

个人关起门来练武,练得再厉害,危机关头连心理那一关都过不了,一身本身能发挥出一半就不错了,而当迈过了心头拿到坎,本事能正常发挥,那样一来肯定是不一样的。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一些坏人为什么会让人感到害怕和恐惧?是因为他们有多么厉害吗?当然不是,通常而言,坏人的体质和其他人没有太大差距,可他们为什么会让人害怕?是因为他们心理占据优势,不害怕,敢下手,这就是让人害怕的根源。

普通人面对他们,心理上被压制只会束手束脚,明知他们也不比自己多一条胳膊腿。

“今天面对疯牛,那样的情况下,相当于生死危机了吧,我能冷静下来,最终将它杀死,战胜了内心的恐惧,尽管过程很短暂,但这无异于生死搏杀了,对于我自身的成长,比找个陪练所谓的实战经验不知道要好多少,下一次,面对类似危险的情况,我有过经历经验,不至于那么惊慌失措,一身本事就能正常乃至超长发挥,这不就相当于战斗力翻倍?”

一番总结下来,陶安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事实。

说实话,陶安生活在和平社会,这样的‘历练’机会是很难得的,若是搁异世界那边,初出茅庐的练武之人,很多都倒在这第一步了,没见过血的人,是没有资格成为江湖中人的,可见血就意味着杀戮与危险啊。

不知道为什么,回忆起之前捅死疯牛那一瞬间的画面,恐惧惊险刺激等等情绪一下子涌上心头,最终他那一钎子下去,这些情绪都平复了,以至于他心头居然有一种莫名的情绪在涌动,似乎在期待下一次类似的情况发生!

当脑海中出现这样的念头,陶安自己都吓了一跳,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难道刺激也有瘾?战胜恐惧之后会让人心头滋生一种难以言表的快感?所以我才会有这样的想法?”

难怪国外那么多人爱好作死。

陶安清楚的明白,自己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

“身怀利器杀心自起,见过血之后,心态就不一样了,难怪杜青峰在教导徒弟的时候把练武先练德这句话挂在嘴边,若是心态不稳,人一旦见过血之后,很容易走上歪路啊,当一个人只会用暴力解决问题的时候,那么他必定不被世俗所接纳了”

明白了自己心态或许出了问题,陶安后知后觉的有些后怕,还好发现的及时,否则他也很难保证自己将来会不会做出什么冲动的事情,如今既然发现了,慢慢调整自己的心态还来得及。

不得不承认的是,人的一生,很多时候往往会因为一件事情而改变自己的未来,是好是坏,站在十字路口的时候,若不能认清自己,很可能只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以后多留意一下自己的心态变化,别一不小心冲动之下做出无法挽回的事情”

手机铃声打断了陶安的思绪,不知不觉时间来到了白花露制作的关键时刻,于是他不去多想,开始忙碌起来,分散一下注意力也好。

来到厨房,电子砂锅内白花露的各种材料熬煮了一天一夜,淡淡的水雾升腾,各种奇怪的味道混合在一起分外复杂。

时间到了,他直接关火,端着砂锅来到堂屋,开盖后,虽然一天来多次加水,但里面的东西依旧只剩下半锅,各种材料混合,就像熬了一锅浓汤似的,呈现浑浊的昏黄颜色。

如果不是还有最后一步没开始,陶安严重怀疑这玩意居然是效果神奇的白花露,好在目前只是半成品。

边上陶安放上了一个瓷盆,瓷盆上面盖上一张滤纸用皮筋固定,然后端起砂锅将滚烫的熬煮物倾倒下去进行过滤,不需要杂质,只需要液体就够了。

滤纸只能由液体通过,过滤得很慢,陶安却很有耐心。

足足持续了十多分钟才完成,得到了一升多的昏黄液体,其余的东西已经没用了。

到了这个时候,真正关键时刻到来,需要添加湖泥,作为催化剂一样的作用。

湖泥陶安早就处理准备好,从水缸内将浸泡密封的竹筒取出,拿来电子秤,勺子和玻璃杯。

放湖泥的竹筒开封后,竹筒经过多天的水中浸泡很潮湿,里面原本尘粉状的湖泥在潮湿的环境下成为了膏状物,有点像制作瓷器的黏土,但比那还细腻得多。

电子秤称量勺子杯子,然后陶安才用勺子从竹筒中挖了配比分量的膏状物湖泥放入杯子。

确定配比没出错之后,他先将竹筒再度密封放水缸储存,剩下的以后还能用,需要这样的储存方式。

然后他才将取出放入玻璃杯的那部分湖泥加一定量的水进行搅拌,最终得到了一杯灰白色的液体,有点像过期牛奶。

这就是白花露的关键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成与不成,就看倒入熬煮过滤后的液体最终结果。

没有犹豫,趁着熬煮液体还未冷却,陶安开始倾倒湖泥液体进去进行搅拌。

神奇的一幕发生,原本昏黄的液体,气味成分复杂,但随着湖泥液体的加入搅拌,它各种复杂的气味在变淡,而且本身颜色也在发生改变,甚至原本的液体也快速变得粘稠,一开始像糊糊,接着像糖浆,最后变成了有点像果冻的膏状物。

当最后的湖泥液体倒入搅拌完成,最终瓷盆内呈现出来的是黑褐色膏状物,同时散发着淡淡的草木清香,具体什么味道陶安很难用言语形容,非要描述的话,就是有一种大自然的天然味道。

“这就是白花露?结果和配方上描述的差不多,这算是成了吗?”看着最终成品,陶安也没有十足把握,毕竟这玩意还没有经过验证。

事已至此,他也不纠结那么多了,如何验证效果已经有了想法,现在需要等白花露彻底冷却之后进行储存。趁着它冷却的时间,陶安找了个玻璃瓶洗刷烤干,然后把白花露放入玻璃瓶内盖好盖子。

别说,这玩意黑乎乎的膏状物,居然一点都不粘连,而且可塑性很好,倒也方便他转移至玻璃瓶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