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孙坚身死(1 / 2)

华雄回答道:“典韦,我不是危言耸听,

我说一种情况,典韦你勇冠三军,这大伙都是知道的。

如果你在前头厮杀,本应该随你陷阵的兄弟,贪图敌人身上浮财,逗留不前,缴人衣甲。

到时候,就是你自己身陷敌阵,就是再勇,也终有力竭之时吧。”

典韦听了华雄这话,想起之前白波贼来犯,那时他就是杀敌杀到力竭。

如果不是有林睿帮忙分担压力,或者白波贼再多坚持一刻,那场战斗的胜负还未可知。

接下来,华雄开始讲解旗鼓的不同含义,以及军法禁条具体有哪些。

这八百士卒中,有一半是老兵,有他们的带领,剩下的新兵训练进度也颇为喜人。

公孙瓒,字伯圭,出生在幽州辽西郡令支的一个贵族家庭,

他有着让当时大部分人羡慕的贵族身份,这对他以后的工作和事业都有极大的帮助,

只是还有一些遗憾,那就是他是家里的庶子,

在那个嫡长子继承制的社会里,想世袭祖宗的官爵几乎是不可能的,

甚至连“孝廉”和“茂才”都难以被举荐,公孙瓒就是这样不幸的一位。

但是公孙瓒并没有因此灰心丧气,他坚信一个事实,

那就是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不久他的机会来了。

他凭借俊朗的帅哥形象,加上声音洪亮嗓门大的优点,

很快得到了当地一把手侯姓太守的赏识。

侯太守不但让他做了自己的东床快婿,

而且公费派遣他到卢植门下深造进修。

与此同时,后来成为一方诸侯的刘备也拜在卢植的门下,

公孙瓒和刘备在卢植的门下做了两年的同学,这一步也是公孙瓒发迹的起点。

后来,公孙瓒的岳父调任他乡,来了个新太守。

没多久,新任刘太守犯事了,被贬到瘴气遍布的日南。

公孙瓒跟随囚车南下,准备陪刘太守一起去日南,

日南瘴气遍地,公孙瓒觉得自己可能有去无回,便连遗书都留了。

但没走多远,刘太守就被赦免了,公孙瓒不仅不用去日南,还收获了好名声。

从此就被举为了孝廉,一路官运亨通。

就是这样一个有着大气运的公孙瓒,现在和袁绍结成了死仇。

袁绍之前想夺取冀州,便写信让公孙瓒出兵,给韩馥压力。

结果公孙瓒按照约定出兵了,韩馥也果然因为害怕公孙瓒和刘备、关羽、张飞,

便将冀州让给了袁绍,但袁绍得到冀州后,便反悔了,

不愿意分一半的土地给公孙瓒,还冒用董卓的名义杀了公孙瓒的族弟。

这件事不但侮辱了公孙瓒的人格,而且侮辱了他的智商。

公孙瓒自然是咽不下这口气,他发兵与袁绍争夺冀州。

袁绍麾下有颜良、文丑和麴义,而公孙瓒麾下则有刘备、关羽、张飞和赵云。

双方各有胜负,在冀州打得不可开交。

两军相拒月余,有人来长安报知董卓。

李儒对卓曰:“袁绍与公孙瓒,亦当今豪杰。现在磐河厮杀,

宜假天子之诏,差人往和解之。二人感德,必顺太师矣。”

卓曰:“善。”

次日便使太傅马日磾、太仆赵岐,赍诏前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