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章 陈三娃33(1 / 2)

祖籍陕西韩城县,杏花村中有家园,姐弟姻缘生了变,堂上滴血蒙屈冤……

隔得很远一段距离,就能听见三滴血的秦腔声,听到这声音母亲罗丽娟乐呵呵的笑了出来。生日里老母亲最大的爱好就是抱着收音机听秦腔,不过由于家里的收音机不知道什么原因坏掉了,所以母亲已经好久没有听秦腔了

把母亲放在离唱戏不远处的一处高台以后发生在路边摆摊的摊贩中转了起来,很块华生就来到了一个卖油糕油饼的地方,平时家里没有什么好东西加上家庭拮据很少给母亲,还有孩子们买什么吃食,所以花生也不知道他们喜欢吃什么,但是这不用知道。有油有糖就够了。这年头的老人孩子有几个人不喜欢吃那种又油又甜的东西呢?所以这油糕油饼就是最好的东西了,关键是其他的东西也不方便打包,华生没有说的是这两种东西也是他的最爱,后世那么多好吃的但是每次儿子开车带他去镇上这两种东西他都会吃,想来这一脉相承的祖孙三代人口味也不会差太多吧!

很快华生就买了十个油饼跟二十个油糕并用麻纸包好带给了母亲,这姐姐也有自己家的一摊子事要忙,等忙完了再过来都不知道几点了,所以华生先给母亲跟儿女买了些吃食让他们先吃着,然后他才来到了周杨家开始忙碌

其实需要的东西昨天晚上已经准备好了,一般早上吃的都是哨子面,顶多再弄几个菜,等华生来的时候,这黄豆盘子跟水煮蛋已经弄好了,花生用线把水煮蛋切成八瓣然后放在黄豆顶上,再给周围放上一些莲菜,油炸豆腐,黄瓜片,胡萝卜片还有肉片这一道经典的豆豆盘子就算是做好了,接下来的几道菜更是简单,直接装盘就好了。

下来需要华生亲自去做的事情就比较重要了,那就是烩臊子,发生他们家乡的臊子面,跟其他地方的臊子面不一样,他们这里的做法一般都是用白萝卜,冬瓜,肉末跟黄花木耳都切成丁,然后放锅里边炒出香味儿出锅,然后有条件的给锅里加入熬好的大骨头汤,没有条件的直接将清水烧开然后把炒好的臊子头下进去,再用红薯淀粉勾芡,直到成为那种牛肉胡辣汤一般的粘稠度,再在里边儿下入豆腐跟韭菜,这臊子面的臊子就算是做好了,之后再把压好的碱面煮熟并过水在浇上臊子这就算是成了,这种勾了芡的哨子面对于当地人来说情有独钟,所以人们常说宁愿不吃下午的酒席也要吃这个臊子面。

等所有人都吃过饭以后,华生端了一老碗的臊子面,送到了老母亲和两个孩子面前,看着家人大口的吸溜着面条华生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这个时候晚上看到了一个佝偻的身影

三娃你干什么去?华生大声问道。

这个时候三娃转过身来,这是一个个子只有1米1不到1米2左右的成年人,只见他脚上穿了一双漏出脚趾头的破布鞋,身上是一身黑色犹如烂棉絮的衣服,长长的头发胡乱披散在脑袋上,一个手上拿着一个看起来挺有分量的钵盂另一个手则是拉着背在身后的蛇皮袋子,他是十里八乡有名的要饭的,这到周家坪来不用说也是准备到周杨家里要饭的

这三娃姓陈从小就个子不高,本人又好吃懒做所以跟家里的兄弟也处不到一块儿,早早就分了家,之后自己找了一个破窑洞就一直以要饭为生,这三娃也不是一般人,这个年代乞讨的人随便给口吃的就行,但是这三娃的嘴特别叼那些没有啥味道的馍馍他可看不上,后来索性他也不到普通人家去要饭,就看谁家过红白喜事他就去索要人家的剩菜剩饭。这种剩饭剩菜不仅油水大,而且味道也好,虽说这个时代不太可能能剩下什么好东西,但就是那些汤汤水水的菜汁,他也不嫌弃,当然这个世界不是所有人都那么心地善良愿意施舍东西给他,事实上是大家现在的日子都不好过哪有富裕的,而这三娃也是个会说话的做事的,白事就嚎啕大哭比别人家亲儿子哭的都伤心,红事他就呵呵直笑说一些祝福语,大家都讲究一个伸手不打笑脸人,所以大家也会多少给他一点东西。当然了这世界也有那么些油盐不进的人,让这三娃混个肚儿圆就算不错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