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再见的另一方83(1 / 2)

念笙不是个按常理出牌的人,突然间,她就冒出了一个念头。

为什么不让曾经大言不惭要爱自己的人,知道自己的生日呢?虽然,前天她就下意识屏蔽了很多人的朋友圈,包括那些她真心爱过的人,为的就是不想虚张声势。

可是此刻想想,她觉得还是有必要让那些值得感恩的人和辜负自己的人,去真实感受一下所谓的特殊时光。

是的,为了呈现一个孤苦女人曾经沧海难为水的美,她打算以发照片的方式,来诠释这个近乎神经质的生日。

彻底打乱了她生活节奏的霍乱时期,实在让她活得太过力不从心。或许唯有影像,还能给她所谓的,可怜的自信。那么爱美的她,该从哪里找信心和勇气去直面曾经逝去的年华呢?!

无论对错,她只想听从心的安排去做。

在没有发图片之前,念笙下意识把刚才涂鸦的诗歌《一米胶片》发给了柏绪。并悄悄解除了柏绪的朋友圈权限。

假如那是她的心灵写照,他会看得懂吗?

她不奢求,只是作为爱的祭奠,简约呈现。或许是八月白皮书才能承载的痛苦履历。

柏绪并没有及时回复她,爱不是勉强,更不必牵强。在念想的收与放之间,总是要学会宽恕的。

过了一会儿,柏绪简单回复了一个表情图片代言的“赞”。

这不要太简单。

念笙并没有回复他,简单对简单,沉默或许是最好的回答。

也是在发了那首诗之后,念笙听从心的安排,先是发了一组照片,九宫格的排版,有八张是她自己的照片,都是自己给自己拍的。

只有中间的一张是镂空的杨树叶掩映的影子照,仿佛她的心灵写照一般。

如此甚好。曾经的自己,在回忆的屏风前,笑得多么美好。但是那些眼神里藏着的故事,却是微笑无法装饰灵魂的万水千山。

不过是一个偶然,谭雅在朋友圈看到了一个诗人朋友发的山口百惠1980年告别演唱会超长完整版的《再见的另一方》。被那将近十分钟的真情演绎彻底给震撼到了,真情无价,却也是有着灵魂的穿透力的。

念笙随心转发到了自己的朋友圈,作为或许的,冥冥之中的生日礼物,给自己。不是礼物的礼物,感人至深的取舍,给爱足够的尊严,去兑现时光无法承载的平凡之美。无论是相聚,还是别离。

随后,念笙陆续收到三五个朋友的祝福,那是温暖的寄予,心会珍惜。爱,强求不得。思念,何尝不是如此?

当然,念笙的前夫除外。余生,念笙也不打算让他看自己的朋友圈,不为什么,因为伤得太深,因为绝对不爱了。

更多的朋友,好像都在忙着,无暇顾及念笙平凡而寥落的生日。

尤其是她的一双儿女。分明是国庆节放假期间,却不知在忙于什么,几乎忘了妈妈的生日。这让她莫名失落。

不知不觉,孩子们都大了,她不该再用浓稠化不开的母爱束缚他们的,只是从内心里,她希望自己含辛茹苦养大的孩子,要学会感恩才是。

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是不可能在这个尘世间找到灵魂皈依的。

念笙在心里权衡,倘若十二点之前,两个孩子还没有想起自己的生日,她就把发照片的那个朋友圈信息给删除了,不为什么,作为一个含辛茹苦的母亲,她不快乐!一个不快乐的人,又何必招摇过去式的美丽。

而她在那几张照片的前边是标注了标题“秋天的女儿,妈妈的女儿,诗歌的女儿。要快乐!今天!”

该记得的人,总会记得。不该记得的人,不该是自己的儿女。作为妈妈的念笙有多孤独,他们怎么可以不懂呢?

这含辛茹苦的二十多年,她抵押了青春,到底是为了什么?

前夫从来没有意识到,他对念笙的伤害,以及对孩子的伤害有多深刻。一个家的覆灭,给记忆留下的创伤,终究是无法宽恕的回放。

但是,时间会给出答案的,早晚都会给出答案的。

还没有捱到中午十二点,念笙就灰心了。于是决绝地删除了那些定格了回眸时光的照片。仿佛是再也没有太多犹豫的余地了,该看到的人,都看到了。该祝福的人都祝福了,这都是定数。

删除照片的同时,一并删除的还有一些朋友的祝福和点赞。作为莫名的亏欠感,念笙整理了昨天涂鸦的凌乱碎句,五味陈杂的忧思,简单修改补充了一下,配了前几日回故乡花博园自拍的生活照,发到了朋友圈,作为组诗的名字,她拟了《海又升起》。

这仿佛是她从朋友圈的音乐视频《出埃及记》里获得的灵感,那恢弘的场面和激扬顿挫的乐章完美协调,简直是天作之合,仿佛有穿透几个世纪的魔力,令人莫名震撼。

音符的力量仿佛要掀起时间的海浪,翻卷历史的过往。

1。

许多年前的今天

母亲把我带到这个,多情又无情的尘世

许多年后的此刻,我试着用爱换算悲喜

2。

看到这款名为“布拉格”的,烘焙面包圈

我能想到更多的是,萧红在文字里描述的那个

代言饥饿感的大列巴

3。

河岸的杨柳风,郁躁着

台风“蒲公英”的前奏

等待雨的重幕,加剧叶子的离散

4。

一枚黄透的柳叶,跌撞我的肩头

仿佛爱人的轻拍

惹了回眸

5。

从不喜欢按常理出牌的人

突然杀了一个

漂亮的回马枪,还原另一个

6。

逃避,怯懦,敷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