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天涯沦落人65(2 / 2)

而今,她们却是相识了几十年的同窗。

霍乱时期,天下乌鸦一般黑,哪里的境况都不好。

离婚后的苏歌,和念笙却是有着天壤之别的。婚内出轨的前夫,几乎是以净身出户的方式,和苏歌离婚的。苏歌不但得到了足够多的资产,而且把房子转到了自己儿子名下。毕竟,那都是苏歌赌上了青春,和前夫打拼的所在。

大约也是为了逃离那个打拼了半辈子的伤心地,苏歌带着儿子到BJ谋生,也是不容易。

倒是后来,在朋友的介绍下,认识了一个离过婚的东北男人,暂时凑合着住在出租房里。那个男人在BJ开了一家旅游公司,只是大环境的影响下,已然到了濒临破产的境地。

苏歌在车里倾听了念笙声泪俱下的讲述之后,也是在深有感触之余,表示同情。

但是苏歌比念笙要坚强很多,这也是让念笙肃然起敬的灵魂指认。

为了安抚像受伤的小鹿般的念笙,苏歌邀请念笙去她下榻的酒店叙旧。当两个伤痕累累的女人敞开心扉,互换了痛苦的经历之后,简直是醍醐灌顶的感觉。

岁月真是不饶人呀!要想更坦然地活下去,念笙必须要有一技之长才有立足之地。

鉴于念笙的年龄和做家庭主妇的经历,苏歌也劝念笙去做月嫂。不但工资高,而且能学到一些技能。

苏歌去BJ之后,也是修了家政从业资格证的,但是她做月嫂的原因,不是为了生存而做。而是为了在亲身实践中找到经验,后续用自己手头的资金来开连锁的家政公司的。

但是鉴于霍乱时期的不稳定性,她暂时放弃了这个规划。

之前,念笙的闺蜜也是劝过念笙去考一个月嫂证,从事家政行业。说是工资特别高,至少一个月的工资要有餐饮行业的两倍高。念笙一直没放在心上。

当转行意味着挑战,念笙总会在瞻前顾后之余,觉得有些力不从心。

虽然她还没有从根本上想过去做北漂,毕竟,父亲年事已高,儿女尚未独立。内心里又有太多不舍,即使对于破旧的出租屋,她也是有感情的,心安处即是家。

她承认自己是个怀旧的人,在她生命中最落魄的时候,唯独这简约而朴实的出租屋和善良的女房东,给她莫名的温暖和安全感。

这让她在命运的低谷,喘一口气,逼着自己安静下来。找一个,或者更多坚强的理由。咬着牙,活下去!除了活下去,也只有咬着牙活下去,和命运死磕到底。

人说,安居乐业。居不安,如何乐业?

这不仅仅是念笙要面对的问题,严峻的问题。更是普世的沦落人要面对的问题,让时代焦头烂额的问题。一个家的背后,终究是不可言说的寄寓。

虽然念笙这几年在餐饮行业做得十分优秀,但是身体却是严重透支的。即使再拼几年,也是被辞退的结局。

念笙看得远一些,就会很清楚,年纪越大越不好就业的残酷现实。这几次的应聘,已然变向打击了念笙的自尊,给她上了别开生面的一课。

苏歌也用她自己从痛苦的泥潭里挣扎出来的经历告诉念笙,唯有自立自强,才是更好的出路,毕竟岁月不饶人。

但是考虑到现在做家政行业要持证上岗,需要念笙先去考证。最好考一个国家人力资源部颁发的,含金量比较高的证书,才能更有竞争力。

念笙曾经犹豫过,在自己最喜欢的饭店没有停业之前。为了陪伴寒暑假归来的孩子们,为了安于现状,维持相对稳妥的经济收入和亲情维系,没有过多考虑过转行的问题。

自从前夫把她拖入债务的深渊,她是再也不敢奢望更多所谓的机遇去折腾了,甚至奇迹的发生。

她原以为,柏绪的爱,或许会是爱的奇迹,成就原罪的救赎。到头来,不过是半场烟花而已。烟花易冷,各自朝圣。

念笙做家庭主妇十多年,自己一手带大了两个孩子。无论经验还是学历上还是比较适合做母婴师和育儿师的。她爱孩子,爱孩子眼神里清澈的世界,爱孩子天真无邪的笑容。

那仿佛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爱,清澈而宁然。

她从少女时代就爱孩子,好不容易把自己的孩子都养大了。自己却沦落到要去为别人带孩子,作为自己谋生的手段了。这对念笙来说,简直是莫名的讽刺。

可是为了生活,她分明是没有太多余地可以供她选择的。如果有,大约也是洗碗阿姨和扫马路的职业。

如此一来,念笙心里盘算着,不妨趁着失业的空档,先把育婴师的证书给考了。那样或许会多出选择的余地。无论如何,她是不想活成孩子们的负担和累赘的。

毕竟前夫把她们的幸福都毁了,孩子们也是没有家了,孩子们好可怜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