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过去式约定(2 / 2)

对于习惯发呆的念笙来说,她不敢看镜子里的自己,落寞而困倦的脸。更不敢去接镜子里近乎绝望的眼神,她实在没有勇气,反复看穿自己。

是的,她不敢,或者说是不屑,和镜子里的另一个自己对峙。她不想以看穿自己的方式,去杀死另一个垂死挣扎的自己。

百无聊赖之际,她突然想起,自己和柏绪的约定。

想起那徒有虚名的爱。想起命运的捉弄。念笙突发奇想,假如自己以还书的名义,去找柏绪,他会怎么想?

他曾坚定地告诉念笙,过完年,他就开着新买来的依维柯来接念笙,以及念笙安置在出租屋里的“破烂”家什。

即使那约定已毫无意义。她也要跟着心的指引,去找柏绪。

与其把他朝夕相伴的书,不小心遗留在阳台上的书,以快递的方式给他寄回去。不如,以千里送鹅毛的方式,亲自给他送回去。或许,更有意义!

借此机会,她真心想去看看到底是怎样的山水,养育了他这样一个固执而深情的人。

当然还有,柏绪为了招引“凤凰”而建的玻璃房子;还有大明湖的春日风光;还有半生向往的李清照故居;还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意抵达。

仅仅是虚构一下,世界就变得美好了许多。

可是她没有足够的盘缠呀!如果酒店把拖欠的两个月工资给发放了,该多好呀!

那必然是一场绝对潇洒的,说走就走的旅行。

而今她囊中羞涩到只剩下400元钱,心愿多尴尬。

她查询了从K市到柏绪所在D市的车次和路费,认真算下来,即使坐长途大巴车,也只够来回的路费。那么,吃喝拉撒住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如果是选择坐高铁,就只能是有去无回的奔赴了。

念笙已经从去哪儿网查过了,明日去D市的高铁票和飞机票几乎都已经没有了。几乎之外的残余,也不过是时间点不靠谱的出发和抵达。念笙可不想做毫无把握的冒险。

念笙和柏绪虽然不爱了,不能再爱了。毕竟曾经动了心,真诚以待。

一时半会儿是放不下这段感情的。原本爱得最浓时,柏绪是铁了心要念笙在过完年,去他那里和他并肩打拼事业的。

念笙也是动了心的,只要有真爱,何处黄土不埋人。

自己本就是走投无路之人,在哪打拼不是打拼。只是一想到自己要远离亲人和孩子,远走他乡。她不得不以逆向思维的方式,考验了柏绪。他是否值得自己托付余生呢?

尤其是柏绪上次从K市返程后,通过离婚证不翼而飞的事件。算是给念笙泼了一盆冷水,彻底把她泼醒了。

事实证明,那是个错误的选择。这也让念笙拿定了主意,不再和他有更深一步发展。

柏绪其实根本就没想好,如何去爱念笙。他想争取爱情,却又不想伤害前妻和家庭。养着前妻还不够,还要同床共枕,这分明是假离婚吗?

掩耳盗铃的假离婚。

念笙又不是不谙世事的小女孩儿,才不要听他摆布。

问题的本质一旦看清楚了,她怎么可能把好不容易争取来的自由,交给一个脚踏两只船的男人。即使柏绪再善良,再诚恳,灵魂的底线就在那里,容不得一丝一毫的挑衅。

曾经念笙以为他拿了离婚证,是自由之身,所以才肯敞开心扉,接受他的追求。

自从他不远千里驾车来到K市和念笙浪漫了几日之后,一回到家,就像变了个人似的。

言谈举止间,为了捍卫他的家庭和前妻,跟下狠心考验他的念笙闹得不可开交。念笙就知道,她们之间是不可能有明天的,即使有明天也是不会有后天的。

这都是感觉说了算的。爱是一种感觉,不必披着思念的外衣,步步为营。

不爱,也是一种感觉,错不到哪里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