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特别的女人节(2 / 2)

她不需要任何的怜悯,却需要起码的尊重和理解。

为了两个孩子,她一直在做着超出她心灵负荷的挣扎。她只想靠自己的能力说话,靠自己的业绩说话,她说得到做得到。没有什么能摧毁她人格里自带的诚信。

念笙在工作上从不拖泥带水,为了两个孩子,她一直在咬着牙,努力打拼。人前笑,人后哭,自己舔舐命运强加给她的伤口,不肯认输。

念笙像被霜打的茄子般,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到出租屋。每上一个台阶,都觉得很吃力。是的,她要回去拿工作服,还给酒店。毕竟,一套工装还有200元押金,

这一走,她不知道会走到哪里去。再回来,或许就难了。

最令她失望的是,酒店若能发给员工一个月的工资,对大家也是安慰呀!毕竟,大家刚刚过完年,挣得都是辛苦钱。真不知道老板是怎样想的,如此失去人心,来日,倘若酒店重新营业,谁还会走回头路呢?

如此残酷的现实,着实又给念笙上了特殊的一课,绝对不靠谱的一课。

原以为的长久和稳定,不过是忽然散场的悲怆感。让沦陷在生活最底层的人,苟延残喘在通向春天的路上,未免让人扼腕。

对于念笙来说,这几年接连遭遇的磨难和震荡,几乎让她看透了人生。

死,并不可怕,可怕的却是毫无尊严的活。

念笙的绝望越是彻底,她就越是想咬牙活下去,她倒是想看看自己究竟能活成什么样子。

婚姻没了,家没了,工作没了。她除了两个孩子,几乎什么都没有了。

这种近乎一无所有的感觉,对于自由这两个字既是讽刺又是摧残。

仿佛一切都可以重头再来,但是念笙清楚地很,想重头再来,实在是太难了。

她已不再年轻,她该拿什么做资本去赌明天呢?还好,她还有诗歌和远方。而这些不过是精神上的支撑,生活具体到柴迷油盐上,终究是残酷得不能再清贫的现实。

人活着,总是要面对温饱的吧!

这是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她唯一要面对的是找下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挣钱,养家糊口。

即便如此,她也绝不动摇,绝不复婚,她宁愿流浪街头,也不要重回毫无温暖和尊严的婚姻坟墓和围城。

但这并不影响她对爱的向往和信仰。

她只是没有遇到像《山楂树之恋》里的老三和撒哈拉的荷西那样互补灵魂的人而已。

如果余生遇不到,她宁愿孤独终老。她原以为柏绪会是她生命中的稻草和奇迹,但时间告诉她,他不是。

柏绪的爱,始终配不上念笙承受的苦难。她们之间,不过是一个错误的美丽,宿命的缘分而已。

她曾和他说得很清楚,她们之间结束了。不要再有任何的情感纠葛。

柏绪也是对念笙很失望的,也曾下了断言,说他们之间只适合做朋友。却是不适合做恋人的。

适合不适合,念笙不想跟他争论。当单边的念想,感觉不到爱的温度和回应,不如让念想的灯盏悄然熄灭。

诚如诗人朵渔写下的诗句:

“如果爱是一种狂热的拥有,那么,放弃爱

如果恨是一种黑暗的反刍,那么,放弃恨

如果活只是在于时光搏斗,那么,放弃活

如果死只是对活的一种否定,那么,不死”

是的,要活着,向死而生的活着,不死。从精神上,成就另一个自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