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有喜了(1 / 2)

众人恭声应诺。

张杨接着道:“奉孝,一会散会后你把我军情况详细说于元直,代我陪元直参观军营、铁器堂、书天监。

元直你二人拟定秋后战事,其余诸公全力配合不得懈怠。”

众人激动应诺。

张杨接着道:“引荐德才兼备,德高望重之人为教育部长,全郡修建学校,从郡到县、从县到镇修建。

保证辖内所有孩子都有学念,不论男女,一律免费上学,只收书费,每本书费1000文,不得收其他任何钱。校长、教师都食俸禄。”

众人很是感动,有些人热泪盈眶,抱拳恭声应诺。

张杨接着道:“文案,把今天的会议内容复制多份分于诸公,今天会议到此结束。”

众人起身恭敬应诺有序退出。

待众人走后,张杨回到内宅,去王夫人处温存去了,不过没能如愿,王夫人身体不适,呕吐不止,浑身无力。张杨很是心疼,让护卫招来医官。

诊断后医官忙下跪道喜:“恭喜主公,夫人有喜了。”

张杨激动的道:“什么?再说一遍。”

医官恭敬道:“回主公,夫人有喜了。”

张杨大喜道:“好好好,太好了,有赏,赏赐黄金百两。”

医官拜谢后,开了一副安胎药和滋补药后退出。

张杨激动的坐在王夫人床边,大手把着王夫人柔嫩的小手,含情脉脉的看着王夫人道:“夫人受苦了,好生养胎,不可猛烈运动了。”

王夫人娇羞道:“妾身知道啦,夫君放心吧。”

温存一阵后,二人用过晚膳,张杨来到了书房,吩咐侍女上杯茶水,张杨坐在桌案前总结分析起来。

如今军队一切大好,政务清明。学校必须物色合适的教育部正副部长,以后张杨直接对接教育部正副部长,每个县设立一个5人左右的教育局。

教育局归教育部直管。教育部正副部长虽然没有太大实权,但是也是至关重要的职位,张杨沉思苦想前世三国史,分析哪两个人适合这两个职位。

还真想出两个人来。第一个是管宁,字幼安。北海郡朱虚县人。管宁是春秋时期名相管仲的后代。

前世黄巾大乱以后,管宁到了辽东,就居住在山谷中,开始做讲解《诗经》和《书经》,主持教化工作。

后来曹操一统北方,曹操死后,曹丕征招管宁为官,管宁坚持不受,继续教书育人。

曹丕死后,曹芳多次聘请管宁,管宁都没接受,到死一直在教书育人。

第二个是管宁的同县好友。邴原,字根矩。邴原从小聪慧,熟读《孝经》与《论语》。

邴原年轻时与割席断义的管宁齐名,二人都以节操高尚著称于世,州府下令征召他们出任官职,两人都一样坚持不受。

黄巾起义爆发后,孔融任北海国相,向朝廷举荐邴原为人才。但邴原认为黄巾军势力兴盛,于是前往辽东郡。

想到就做,张杨让人叫来张福。通过这几个月严格训练,天眼成员训练的很成功,身份泄露的情况下,跑不了的必须自杀,组织规定已经贯彻人心了,

现在天眼成员通过考核的已经分派到全国各地了。

张杨之前已经把驯养信鸽的方法教给了张福,信鸽现在归巢公里数800公里左右,换鸽传信,全国通信,基本一天就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