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家长里短40(1 / 2)

大年夜之后就到了人们四处走亲访友的时节。

众所周知,考验别人是不道德的,但90年的时候谢友芬确实无奈,不得已当了一回败坏哈德莱堡的人,四处找亲友借钱。

当时李四的形象在很多亲友眼中并不好,但谢友芬借钱的原因是给儿媳妇治病,不是给儿子打伤人赔钱,所以很多亲友还是量力而行提供了一点帮助,但也有些亲友选择袖手旁观一毛不拔。

李四如今发达了,对曾经向自己伸出过援手的亲友,哪怕就是借了一百两百也怀着感恩心,过年去看这些亲友的时候会提好多东西,给他们小孩的红包也是一千起跳,而对那些有能力却不愿帮忙的,如今就尽量不来往了。

有些当初不帮忙的亲友自己识相,虽然背后酸溜溜,但也不来纠缠。有些人却不仅小气还没皮没脸,听到有人得了好处,就来主动接近李家。

山不过去,他们就过来,还不空手来,多少带点便宜的副食品啥的,也会发个小红包给李勇敢,这是指着效仿宗藩朝贡体系呢。然而李四对大人啥都不回赠,给人家小孩的红包也奇薄无比,打开来一看就一张两块钱。

本来以李四和谢友芬的性格都做不到这个地步,但李勇敢前世在魔都长大,觉得很多时候魔都式的小气也没什么不好,力劝两人应当以直报怨,以冷淡对薄情。

李四和谢友芬对李勇敢言听计从习惯了,再想起当初去借钱时人家难看的脸难听的话,这才能跨出这一步。

那些想占便宜的人偷鸡不成蚀把米,当然气得不行,他们都知道李四当年是啥样人,说不定现在也是,所以不敢当面说什么,但背后说话要多难听有多难听。

然而李家的状态早就过了人言可畏的阶段,李家在他们不重视的人中的口碑,对李家的影响为零。

除了当初帮忙关系好的,当初不帮忙关系不好的,其实还有第三种情况。

因为谢友芬的父母生前跟着儿子一起生活,所以每年都是谢友芬回代表娘家的弟弟家去拜年,这个习惯在谢友芬父母去世后也没有改变。年初二,在谢友芬带领下,三个子女全家一块上她弟弟家。

谢友芬的弟弟当时给谢友芬拿了1000块钱,算是袁青山之外给的第二多的了。可谢友芬和她弟媳赵秋萍又不对付了几十年,赵秋萍经常以这1000块钱的事对谢友芬拿捏,这就导致两边关系很有点复杂。

李勇敢听说过这段复杂关系的前因后果,觉得其实是老谢家当初有点问题,才导致明明关系挺好的亲姐弟如今也不常走动。

话说谢友芬和赵秋萍原来是扫盲班的同学加闺蜜,两个人在大姑娘那会儿关系非常好,不是亲姐妹胜似亲姐妹,不时会到对方家中作客,赵秋萍也就和谢友芬的弟弟熟悉了。

谢友芬结婚挺早,赵秋萍却到快30都没结婚,按当时的标准来说是不折不扣的老姑娘了。谢友芬为赵秋萍着急,经常张罗着为她介绍自己厂里的男青年,却都被赵秋萍拒绝。

有一天,谢友芬回娘家时又在说想把谁谁介绍给赵秋萍,弟弟突然生气地打断,并跟家里人宣布他在跟赵秋萍处对象。

谢家哗然。

俗话说女大三抱金砖,问题是谢友芬比她弟弟大六岁,赵秋萍又比谢友芬大三岁,抱三块金砖未免太重了。

谢友芬的父母非常不满意这段关系,当下给两人交往设置阻碍。本来谢友芬只觉得错愕,并没一定想拆散弟弟和赵秋萍,可在父母不停地念叨下,耳根软的她也渐渐跟他们站到同一阵线,并对赵秋萍口出恶言,指责她当初到自己家是不安好心,勾引自己的弟弟。

赵秋萍闻言大怒,把这视为闺蜜的背叛,两人从此交恶。

尴尬的是,谢友芬的弟弟最后还是娶了赵秋萍,谢友芬的父母也在大孙女出生后接受了这个媳妇,公公婆婆与媳妇的关系虽然一直磕磕绊绊,但直到他们去世也从没有大吵大闹撕破脸的时候。

闹了半天,就谢友芬一个做了恶人。老太太心里苦,可又不愿意服输。

李勇敢觉得首先男女之间的事复杂得很,谁勾引谁不好说,其次从时间上来看,哪怕是赵秋萍先对自己的舅爷爷出手,那也是舅爷爷成年之后的事,没有什么不可以的,确实是奶奶谢友芬说话草率了。不过奶奶年纪那么大,也不可能说让她认错什么的,最好能想个办法拉平她的心理劣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