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援二姑计划35(2 / 2)

袁小山:“欸欸?你别闹!”

一家人新买卖开业的日子,中午商务宴请完,晚上自然是家宴。

今天剪彩仪式效果很好,4s店开张第一天就有人提车,而且不止一单,袁青山和李晓娟相当高兴,李四也乐呵地赞美姐姐姐夫有本事,袁小山因为最近干的不错,又展现出孝心,也是大家夸奖的对象。

宴席欢乐的气氛持续了很久,谢友芬突然问道:“小四啊,你二姐二姐夫那事你办得咋样了?”

她之前去看自己的二女儿,坐车到镇上之后,还要再坐近三个小时车,颠得七荤八素,才能到二女儿二女婿教书的村落。两夫妇平常就住在学校的校舍,里面只有电,水和煤气都是没有的,水要自己挑,柴要自己劈,虽然村民经常会帮忙准备这些东西,但总的来说条件还是比较艰苦。其实80年代末谢友芬也来过这里,当时并没觉得怎么样,如今好日子过惯了,再看着这条件就觉得二女儿可怜。二女婿的父亲还健在,住在镇上,所以谢友芬也不指望二女儿二女婿跟大女儿大女婿一样搬到w市来,但她回w市以后严令儿子要把他二姐二姐夫弄回镇上生活。

李四酒略有点多,抱怨道:“这得让二姐二姐夫自己跟你说,一点赖不着我,我为他们的事跟他们镇里领导都说好了的,两夫妻编制由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一起调到他们镇上最好的小学去,而且二姐夫一去就有个教导主任的位子等着他。嘿,事到临头我二姐二姐夫自己倒反悔了,说舍不得村里的孩子,那你叫我怎么办?”

谢友芬听李四的语气就不是很高兴,为了二女儿压着火问:“那你就不能想想别的办法?”

李四摇头道:“没办法,我二姐二姐夫这俩人呐,都不知道他们咋寻思的。”

李勇敢准知道李四该倒霉了。

果然,谢友芬抄起筷子就朝李四头上敲去。“咋寻思的?他们咋寻思的当初帮你这个白眼狼!你小时候跟人打架打破了头晕倒在家门口,你大哥去当兵,你大姐下乡插队,我在上班,是谁背着你跑到厂医院?那会儿家里困难,你老喊吃不饱,是谁总把自己的粥留一口给你?小兰生病那会儿是谁往咱家榛蘑和林蛙一袋袋的寄?人家从来不收学生家送的东西,就当时为你破个例!你倒好啊,现如今轻飘飘一句没办法就完了?”

李四不敢躲,怕老妈探身过来摔着什么的,只能骇然拿手遮挡:“妈,你消消气,我就这么一说,我再想办法,再想!哎呦!眼睛可不敢乱戳啊!妈!小辈都看着呢!”

袁青山、李晓娟、袁小山连忙去劝。

李勇敢没劝,在边上道:“爸呀,你确实是傻,这办法不是很容易想吗?”

谢友芬听到最宝贝的大孙子说话,总算停了手,期待地望着他。

李勇敢:“二姑二姑父不舍得村里的孩子,那就把村里孩子一起搬到镇上呗。爸你直接给他们镇里捐建一座寄宿制新小学,再捐两辆校车。新小学不止容纳二姑二姑父他们一个村的学生,问问附近一些零散的乡村小学愿不愿意集中到这所小学里,教师和学生都提供宿舍,伙食免费,周末校车接送孩子。镇上生活条件好一点,新小学设施也更好,他们应该都会愿意来的,有可能的话,最好再招点水平过得去的新老师。每年多产生的财政支出你负责捐助,再给镇上一点添头,这不就得了?二姑二姑父也不用当什么教导主任了,直接当正副校长就完了。”

金钱法师又变相念出那道万能的咒语: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李四一听,拳击手掌道:“对啊!我格局还是小了。”

袁青山不清楚李家的家底,有些担心道:“事是好事,不过这得花好多钱吧,等我们生意起来一起凑凑,小山,你现在是大人了,也得出力啊。”

袁小山拍着胸脯道:“好嘞爸,小姨的事我肯定不能含糊。”

李勇敢撇嘴道:“姑父,表哥,不用你们,我爸自己有,他跟别的老板瞎凑热闹往庙里都扔不少钱了。”

李四挠头道:“哎呀,我也不信这个,但当时我和老周老魏他们一起去,他们都掏钱了,我拉不下那个面子不给。”

李勇敢:“剃光头的比我还好赚,下次我也开个庙好了。”

谢友芬毕竟年纪大,说道:“勇敢,可不敢乱说啊,都是行善积德。”

李勇敢吐舌道:“是是,奶奶,我不说了。”

其实李勇敢尊重他人诉诸宗教满足自己精神需求的选择,且认为一个普通人只要是用合法获得的资源享受生活,满足自己包括精神需求在内的需求的时候,没有考虑他人需求的义务。但是,单从所谓行善积德这一角度来说,捐助教育比捐钱给有组织宗教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两者量化一下,捐助教育作为分子除以捐助有组织宗教,结果一定是无穷大。

捐钱给有组织宗教或许满足了捐助者的个人精神需求,或许是完全零回报率投资,又或许是获得人脉关系的不确定回报投资,总之跟行善积德一点关系没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