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开4s店(1 / 2)

前一世,李勇敢的父亲是一位严厉不失慈爱的魔都高中老师,把李勇敢一路鸡娃鸡进了魔都top2。而李勇敢的母亲则是一位证券报资深记者,经常在家谈论工作上的见闻,不仅如此,李勇敢18岁前在家是不被允许看漫画和电视的,更遑论玩游戏,只能把看报纸作为娱乐活动,最常看的又是母亲供职的报社报纸。也因此,李勇敢对整个90年代和21世纪初金融市场的诸多大事和政策变化都非常熟悉。

李勇敢研究生毕业后进了地产行业,一路做到城市总,对国内地产行业的前世今生也有充分了解。

有了金融、地产两个大容量造富行业的知识储备和技能组,再加上多年来日常通过社交圈和媒体获得的各种额外信息,李勇敢穿越后拥有的信息差有着极其恐怖的变现能力。

李勇敢前一世,国内最先打造银证保一体化金融帝国的是涌金系的魏老板。

这一世,当然换成了穿越者李勇敢。

参股银行、券商、保险,并且拿到典当和拍卖行牌照,打通全链条后,李勇敢可以用当前大几亿的自有资金,去调用超千亿的资金。

而他调用这些钱的战绩又几乎是百战百胜,甚至渐渐有了头羊效应,他投资一些外界原本不看好的实体项目时,也能引来大胆的跟随者。

李勇敢开始为国家高科技产业发展做力所能及的贡献就是利用这种头羊效应。他将一部分资金投入到将来国家会被卡脖子的产业上,投到这些产业的钱,以及那些跟他过来的钱,很长时间都是不能回本的,甚至为了维持还要不断往里大量贴钱。这也是李勇敢的百战百胜之前有个几乎的原因。

但是,不到二十年后国家在这些关键领域被卡脖子时,追赶的起点会高不少。那些跟过来的钱如果能坚持到那个时候,也会获得合适的回报,要知道多年后聚焦关键高科技产业国产替代的热钱,多到外溢后将合肥顶级歌厅的果盘价格顶得比帝都魔都还高。

李勇敢投资地产类项目那就更稳当了,这个时代拿地并非一定要招拍挂,很多时候都是讲关系和概念,李勇敢完成初步原始积累后,出手大方,广交朋友,关系挺硬,讲概念更是领先当前一个时代,大商场拿地之外,什么动物园拿地,水族馆拿地都提前冒出来了。如果土地招拍挂那更好,他能调用的钱又多,又对未来的趋势有绝对把握,出手拍地无往而不利,现在多花俩,就当帮将来节省土地增值税了。

李勇敢的穿越者能力还带来一个有趣的副产品。90年代,金融市场存在很多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低风险高回报套利机会,这些机会本该只有那些神通广大的人才能利用。李四和李勇敢却每次都能“收到风声”,找关系切入到回报最丰厚的那些项目里要求分一杯羹。因为李家可以挥舞的资本大棒太大,又只是要求切一块,并没有吃干抹净的行为,一般都能得逞。

久而久之,很多神通广大的人都开始寻思,收到风声后只要肯花钱,找到合适的桥梁介入并不稀奇,但最开始这些风声李家是如何收到的呢?再加上李四明显不太懂行,李勇敢懂行却又年轻得过分,于是五花八门各种传闻就出现了,其核心便是李四就一门面加保镖,根本不是李勇敢亲爹,李勇敢是某位顶级神通广大者的私生子,因为是少年天才所以被放出来着力培养。

李四听到这些传闻后又不好主动澄清,别提心里多膈应了。

总之,李勇敢做的绝大部分生意回报率都极高。

但就在不久前,李四帮“半退休享受生活”的李勇敢跟学校请了整整两周病假,两人不远千里飞到花城,谈妥了一桩未来一段时间内肯定赚钱,但相比李勇敢操的其它盘,回报率要低许多的生意。

跟他们同行的还有袁青山。

李勇敢那天从游戏厅回家后,李四和奶奶刚好都在,就随口聊起大姑父袁青山找地方开维修部的事情。

李四是当真把自己欠袁青山三百万这回事放在心里,于是就跟儿子和母亲商量,怎么让袁青山收这个钱。

奶奶很清醒。她和李四一样,其实并不掌握李家究竟有多少钱,只确信单以经济条件而论,儿子孙子把女儿女婿全养起来都可以。但她认为这绝不是一个好主意。首先,袁青山本身能力其实很强,李四都曾有一段时间仰仗于他,现在李四发达了就简单粗暴地砸钱,会有伤及袁青山自尊心的问题。其次,就算袁青山愿意接受李四养着他们全家,老话说斗米恩升米仇,原来好端端的亲戚,毫无来由地养着也可能把人养废养刁。

李四又提出不如以合股的名义,由自己出钱给袁青山开维修部,最好这维修部再开大一点儿,能花出去这三百万。

李勇敢一合计,以这年头的物价,李四的想法是没可能实现的,就是真开了这么一豪华维修部,也没有相匹配的车给袁青山修,到时候天天亏钱,反而给袁青山添堵。

于是李勇敢跟李四说,不如让袁青山开4s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