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发展规划(1 / 2)

李牧之所以将他建立的避难所取名为“万灵”,是冀望着在未来,自己的避难所能够庇护世间的各种生灵,而不仅是人类。

避难所内现在约有三百多人,其中青壮年男女站撸百分之八十,剩下的百分之二十则为老人和小孩。

随着万灵城的初步建成,李牧决定将自己一直以来的发展规划提上日程。

在这个规划中,工作重心有三点:

其一是,清理万灵城内被积雪覆盖的千亩水稻田,并统计所有的人口信息。

这一步的主要负责人是成成,由他带领一百人将水稻田内的积雪全部清理,然后再翻土进行播种。

首次翻土由李牧帮忙,争取早点播种,以后的种植将由避难所居民完全负责。

而播种的作物选定了三种,分别是血麦、土豆以及米萝。

只要这千亩的农田全部都能种上,不仅可以解决避难后面的食物问题,还可以及早将欠钱市长的一万斤土豆和三万斤米萝早点换上。

李牧在末世前就是是一个不喜欢欠别人东西的人。

无论是人情还是钱,一天没还,心里就有压力,只要有能力,李牧必然会第一时间偿还。

这三种作物的种植都需要用到兽血,所以第二个工作重心则是狩猎足够的变异兽,以及畜养家禽。

这个工作交给阿骚负责。

自从麾下有了三百多名幸存者后,李牧的心中就隐隐有了一些压力。

现在他需要负责的不再是三个人的饮食和安全,而是三百多个人,并且以后还会更多。

在他修建城墙的这段时间,避难所内的食物储备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尽管李牧会在休息之余努力催熟食物,但面对三百人的需求,依旧是杯水车薪。

直到成成和阿骚开始捕猎变异兽补充食物,情况才得以缓解。

但捕杀变异兽需要一定的实力,没进万灵城之前,这些幸存者连饭都吃不饱,更别说补充足够的源能进行觉醒,或者成为源武者。

所以在肉食方面,李牧打算同时采取两种办法。

第一种,由阿骚带领城内最强壮的二十人,捕杀一些一阶二阶的普通变异兽,兽血拿来种田,兽肉补充食物。

第二种,和西湖避难所交易一批可以饲养的家禽,比如鸡、鸭。

养殖家禽不止有了一批可以随时补充的肉食,最重要的是拥有了可持续的发展。

鸡鸭所下的蛋可以拿来吃,也可以继续孵化小鸡小鸭。

鸡生蛋,蛋生鸡,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第三个工作重心关系着万灵城未来的发展,万灵城未来能不能睥睨官方建立的大型避难所,甚至超过,这一切都系于李牧的研究工作上。

在没有建立万灵城之前,李牧都是自己一个人单打独斗。

无论是对于已有的植物进行改良优化,还是将不同植物融合创造新的植物,李牧都是靠自己灵光一现的想法。

正所谓一人计短,二人计长,人类能够生存这么多年,靠的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勇武,而是集体的智慧!

李牧虽然有了改造植物的能力,但他的想法会受到局限,一些基础知识的储备也很是匮乏。

假如李牧拥有国家农科院的帮助,那改造出来的新型植物不知道要比现在多多少倍。

而这也是李牧建立万灵城的一个重要目的,创建属于自己的团队。

返回